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的結果 展開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中描寫了胡地惡劣的氣候;稱讚了友人的德才兼備,並頌揚了高仙芝出師的雄壯軍威;還描述了古戰場凄慘的景象,隨後描寫軍中宴樂之盛;最後稱慕友人獲明主重用,自己才能低劣不堪大任,言辭間頗有自薦其才之意。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詩大體分為四層。詩的開頭四句寫安西一帶自然風光。遙遙“熱海”,巍巍“火山”,無邊“白草”,茫茫“胡沙”,構成無比遼闊壯美的邊塞圖景。四句全用對句,語勢整齊勁健,節奏鏗鏘有力,不僅用這特殊環境烘託了劉單判官及出征將士的英雄主義精神,而且以其雄健的氣勢籠罩全篇。在這樣一幅背景下,推出了劉單判官這一人物對他進行熱情讚揚。讚揚他在幕府中表現出的傑出才能,從戎報國、建功立業的英雄精神。以上是第一層,照應題目“赴安西”,讚揚劉單判官。
以下第二層照應題目“呈高開府”盛讚高仙芝率軍出師的聲威並預言其必獲全勝。“孟夏”四句所勾划的環境,既是劉單即將赴邊的環境,也是高仙芝出師的環境。其中“馬疾”和“天窮”三句寫赴邊的緊張與遙遠,渲染出師的氣氛。這四句用景物描寫杯敘述中鋪墊一下;“都護”以下幾句寫高仙芝出征情景,以誇張的浪漫的筆法寫出師時威武雄壯的氣勢,其中所用“二百萬”、“黃金光”、“揚旗”、“伐鼓”、“拂”、“震”等等詞語,都加強著這種氣勢,這對部隊統帥高仙芝自然也是一種委婉的讚揚。“西望”四句設想勝利場面,預言此次出師必獲大捷,充滿昂揚豪邁的激情。
“曾到交河郡”以下十二句為第三層,追憶自己邊庭所見。先用“斷人腸”來總括邊庭印象,然後逐層分述:“塞驛”兩句寫亭堠相望,干戈未息;“赤亭”四句通過“風”這一事物寫塞外苦寒;“夜靜”四句寫古戰場凄涼蕭條。由於詩人對邊地生活有切身體驗,以上描寫均十分真切,其中流露著詩人對邊事的憂慮,客觀上反映出頻繁的征戰給人民給社會帶來的災難。這便是劉單即將奔赴的環境,也是高仙芝輾轉征戰的環境,這種環境暗示著邊塞生活的艱辛。
詩的最後一層寫送別。先寫宴會場面,氣氛的熱烈和歡快映出即將奔赴前線的將士們的激動和樂觀。最後扣應題目“送”字寫慷慨握別,仰慕之情中包含著深深的慰勉。
這篇作品凡五十句,是一篇規模較大的五言古詩,它多方面地展示了邊塞征戰生活的生動畫面,充滿豪邁慷慨的情調。在結構上,這篇作品於敘述中時以景物描寫來作渲染鋪墊,使全詩既氣勢流貫,又舒緩有致,內容豐富而寫來從容不迫。在語言上,這篇作品與高適《武威赴臨洮謁大夫不及因書即事呈河西隴右幕下諸公》《送渾將軍出塞》等邊塞詩一樣,雖為古詩而時用偶句,如“熱海亘鐵門,火山赫金方”,“揚旗拂崑崙,伐鼓展蒲昌”,“渾驅大宛馬,系取樓蘭王”,“軍中宰肥牛,堂上羅羽觴”等等,這些偶句,音節鏗鏘,如堅實的骨架,支撐於詩篇之中,使全詩如流水,既氣勢流蕩,又跳躍奔放。

名家評價

遼寧師範大學教授高光復:全詩張弛有度,灑脫奔放而合於節,有粗筆有細描,有大背景的渲染誇張,有小細部的謹雕慎琢,多種環境氛圍的描寫,如邊塞壯麗風光、戰場的宏大悲壯及陰森慘烈,軍帳中的輕歌曼舞,顯示出詩人駕馭多種藝術風格的高超技藝。行文揮灑自如,氣勢奔放,峻健渾郁,激昂慷慨,聲情並茂,風骨端翔,已顯出岑參邊塞詩的本色。

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載(751年)五月,西北邊境石國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國)等部襲擊唐境。當時的武威(今屬甘肅)太守、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將兵三十萬出征抵抗。此詩是作者於武威送僚友劉單赴軍前之作。

作者簡介


岑參(岑嘉州,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
岑參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因聰穎早慧而五歲讀書、九歲屬文。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了三年後獲授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故世稱“岑嘉州”。文學創作方面,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其邊塞詩尤多佳作,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大曆四年(769年)秋冬之際,岑參卒於成都,享年約五十二歲(51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