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舊縣鄉的結果 展開

舊縣鄉

山東省東平縣轄鄉

徠舊縣鄉地處泰安、濟南、聊城三市交匯處,1996年1月23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將濟南市平陰縣舊縣鄉劃歸泰安市東平縣。舊縣鄉位於山東省東平縣西北隅,碧波蕩漾的東平湖邊。位於縣境西北部,北、東兩面與山東平陰縣接壤,南瀕東平湖並與老湖鎮搭界,西、西南面與斑鳩店鎮為鄰,西北隔黃河與聊城市東阿縣相望。

歷史沿革


舊縣鄉[山東省東平縣舊縣鄉]
舊縣鄉[山東省東平縣舊縣鄉]
1958年建舊縣公社。
1984年改鄉,現為葉邑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舊縣鄉地處泰安、濟南、聊城三市交匯處,東平縣西北隅,碧波蕩漾的東平湖邊。總面積73平方公里,2.3萬畝土地。
舊縣鄉地理位置優越、水路交通便利,220國道、255省道穿境而過,南水北調濟平乾渠工程北接濟南,轄區內2座黃河浮橋是我縣西連聊城的重要鏈接。
舊縣鄉圖片
舊縣鄉圖片

自然資源


鄉內有著名的摩崖石刻、楚霸王墓、鏵山風景區等歷史古迹,人文和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舊縣鄉圖片
舊縣鄉圖片

行政區劃


轄30個行政村轄30個行政村。
舊縣鄉圖片
舊縣鄉圖片

人口民族


人口5.6萬。
舊縣鄉圖片
舊縣鄉圖片

經濟


綜述

2002年地方財政收入255萬元,居民人均收入2162元,農產品總產量9590噸,工業經濟總產值2.80億元,集貿市場成交額6200萬元。

農業

1985年有農用汽車11部,大、中型拖拉機9台,手扶式拖拉機57台,排灌機具161台(套),農副產品加工機械327台(部),收穫機械149台。農業主產小麥、玉米、紅薯。春秋楚人沈諸梁故里,沈諸梁即葉公,即“葉公好龍”典故中的“葉公”。985年糧食總產914.1萬斤,糧食產量雖低於1979年,但煙葉、藥材等經濟作物收入增加。
縣林業保護髮展中心與舊縣鄉對接,結合當地實際調整種植結構,引進東原(山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蘋果為主,獼猴桃、桃、梨為輔的林果產業,打造特色經濟林種植基地。

商業

1985年舊縣供銷社下設10個門市部,個代代理代理店,職工52人。1985年購銷總額53.9萬元,固定資產129.7萬元,流動資金110萬元。個體商販119戶。還有郵電營業所、銀行營業所、信用社、食品經營處、醫藥批發部、糧管所等7個單位。

林業

有荒山宜林面積1.34萬畝,至1985年造林8435畝,四旁植樹22.13萬株,育苗1336畝,封山育林1000畝。1983年將果園、葦園、竹園承包給農民,頒發了林權證

畜牧業

1985年大家畜存欄4301頭,生豬4275頭,山綿羊900隻,家禽3.02萬隻,長毛兔1592隻,蜂156箱。

鄉鎮企業

1975年有水電站、機械廠、拖拉機站。1985年發展為水電站、麵粉廠、機磚廠、配件廠、機械廠,從業117人。聯辦企業29個,從業131人。個體企業210個,從業人員284人。共有224個單位,從業532人,年產值111.6萬元。

澱粉生產

徠舊縣鄉地瓜澱粉加工,歷史悠久,地瓜澱粉加工已成為該鄉的主導產業。半個世紀以來,東平湖沿岸已發展地瓜澱粉加工業607家,僅北部的舊縣鄉一個鄉便擁有400多家。舊縣鄉人均佔有0.4畝土地,且都是山嶺薄地,農民世代只能種植地瓜。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這裡的農民開始進行地瓜澱粉加工,進一步增加地瓜產值。之後,加工業迅速發展,並且,圍繞澱粉加工形成了專業務工人群,形成了運輸業,還形成了消化粉渣的養殖、種植業。到1995年,聯合國薯類研究會議在此召開。澱粉加工業的發展富了一方百姓,但由於家庭式作坊經營,廢水直接排放進入東平湖,造成了嚴重污染。每逢加工旺季,湖水COD含量就嚴重超標,導致大量水生物死亡。
東平縣政府全部關閉廢水不能達標排放的地瓜澱粉加工企業。2008年3月28日,召開動員會議,制訂方案,綜合整治工作全面鋪開。通過開展廣泛深入的政策法規宣傳,全縣人民對關閉工作有了清醒的認識。據初步核算,關閉澱粉加工企業將使許多鄉鎮經濟利益受損,其中,舊縣鄉將損失200多萬元財政收入,全鄉農民家庭收入將損失4000萬元。但是,在對眼前利益和科學發展大計進行比較之後,他們艱難地選擇了犧牲眼前利益。4月7日,舊縣鄉四村第一個舉起了砸沉澱池的大鎚。在大鎚砸向池沿的那一剎那間,村裡有些老人止不住流下了漣漣淚水。這一錘聲震百里湖畔,從這一天起,全縣開始大規模拆除澱粉加工設備。到5月7日,全面徹底拆除設備並已復墾的達到300餘戶,已拆除設備尚未清除垃圾的近300戶。
在關閉澱粉加工企業的同時,東平縣政府全力想方設法為加工戶尋找出路。一是上了5家可以達標排放的大型澱粉加工廠,使這一傳統產業能在當地繼續生存發展。二是扶持原加工戶轉產,幫助他們適時上了食用菌項目,大量生產雞腿菇。已初具規模。三是牽線搭橋,引導原加工戶外出務工。在各級政府幫助下,已有許多人踏上了外出務工之途。
舊縣鄉連年獲得市縣地瓜澱粉加工專業鄉、農副產品龍頭企業建設第一名、全縣個體私營經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經過近幾年的培植和壯大,已發展形成了泰龍、三利、正亮、本才四大精製澱粉(粉條)生產企業,所生產的產品色澤鮮艷,包裝精美,久煮不糊,好吃上口,產品暢銷安徽、河南、江蘇、河北、內蒙等幾十個省市,並出口、韓國、日本、香港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深受客戶的好評。四大企業的帶動,進一步提升了粉條之鄉的品牌和地位,地瓜澱粉加工遍布全鄉30個行政村,其中專業村15個,地瓜澱粉加工戶740處,參與農戶2600戶,年加工地瓜10億斤,年產澱粉2.4億斤,粉條1.8億斤,創產值4億元,能滿足社會各階層對各種地瓜澱粉產品的不同消費需求。該產業的發展還有力地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地瓜加工為依託,利用加工地瓜后的粉渣釀酒在該鄉發展迅速,全鄉小酒廠有120處,大型酒精廠8處,同時,經過與北京農科院和山東省食用菌工作站的積極聯繫,開發了利用酒糟養殖雞腿菇新項目,發展養殖面積達6萬平方米。這一綠色無污染無公害產品投放市場后,立即受到了顧客的青睞。該鄉成為山東省食用菌工作站開發利用酒糟養殖食用菌工作的定點試驗基地。
舊縣鄉在積極發展主導產業的同時,制定優惠政策,立足資源優勢,招商引資,鼓勵規模企業發展,一是凡固定資產投資在200萬元以上的精製加工業戶,獎勵業戶現金2萬戶;二是外來舊縣辦企業,所需土地、供水、供電、通訊按當地最低標準收取費用;三是外商在舊縣投資興辦的項目,免收鄉管轄的一切行政性收費;四是新上外商企業或規模企業(100萬元以上)在稅收上實行以獎代返,第一年所納稅額(鄉留部分)全部返還,第二年按所納稅額的40%獎勵,第三年按所納稅額的20%獎勵,第四年不再獎勵。年內納稅額超過15萬元以上的,第二年、第三年分別按增加10個百分點獎勵。五是鼓勵中介人參與外商來舊縣興業或本鄉人員上規模企業的牽線搭橋工作,凡介紹外地客商來舊縣興業的或本鄉人員上規模企業(100萬元以上)的,鄉財政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獎勵中介人。六是對上對外爭取資金的部門和個人,繳入財政帳戶成為鄉可用財力的,根據繳入財政帳戶的實際數額予以獎勵,50萬元以下獎5%;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獎7%,200萬元以上獎10%。
舊縣鄉境內山多石質好,又瀕臨黃河以北平原地帶,對建材需求面廣量大,發展山石開採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所產產品供不應求,十分暢銷,現有大型石料廠10處,石子廠8處,白灰廠5處,鋸石廠2處,建材加工項目總數達73個。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紛紛前來開採山石,現已有聊城、河南等地開發商來興辦大型石子廠和白灰窯,一個新的建材之鄉將逐步呈現在人們面前。
舊縣鄉
舊縣鄉

文化


特產作物

舊縣鄉粉條
舊縣鄉粉條是舊縣鄉傳統產品。它具有色白柔韌,條細勻稱,久煮湯清,色味不變等特點。因晶瑩透明,被
粉條
粉條
人們譽為“玻璃粉條”。
舊縣粉條以優質地瓜澱粉為原料。地瓜又稱“紅薯”,是我縣山區栽培廣泛的農作物。我縣山地地瓜出粉率高,色白細膩,口感柔滑,是製作舊縣粉條的主要原料。秋季地瓜成熟收刨后,將鮮地瓜機磨粉碎過濾,去除渣料,便可得到澱粉,當地人叫做“粉子”、“粉面”。粉條就是用這種優質澱粉做成的。舊縣粉條選料精,工藝制製作做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劑,堪稱天然“綠色食品”。
粉條可涼拌,可熟燉,可與多種蔬菜及肉類等配用,是一種老少皆宜的大眾化食品,屬於農村的“家常菜”。豬肉燉粉條是舊縣的特色菜,已進入城市飯桌,登上大雅之堂。
舊縣粉條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清朝宣統年間即已生產。改革開放以來,作為主導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全鄉現有1000多處粉坊,年產粉條1億斤,暢銷東北三省和京津地區。舊縣鄉三利、泰龍、正亮三家精製澱粉廠生產的精製粉條已佔據江南各省的大部分超市並出口日本、韓國和中國的港、澳、台地區。1995年聯合國薯類研究中心官員來舊縣鄉考察時,讚譽舊縣鄉為“中國粉條第一鄉”。
玫瑰紅蘋果
舊縣鄉
舊縣鄉
舊縣鄉尹村三村種植玫瑰紅特色蘋果。玫瑰紅蘋果為元帥系短枝型芽變新品種,1979年在山東省第七次蘋果良種鑒定會上定名。因其果濃紅,又產於聞名遐邇的玫瑰之鄉,故定名為“玫瑰紅”蘋果。
l983年獲山東省科委三等獎,l987年獲山東省林業廳優質果品獎,2004年3月被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證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玫瑰紅蘋果果實為長圓錐形,濃紅色,高樁,五棱明顯。果形指數為0.988,果實大而整齊,平均單果重320-350克,最大單果重700克,一級果佔95%以上。果肉黃白色溶溶性性固形物為12.7%。該品種結果早,香味濃,產量高,營養豐富。果實耐貯藏,果樹抗病、抗風力強。果實成熟採摘前落果輕,具有豐產性能強、品質上乘之特點,其經濟效益可與美國新紅星媲美。玫瑰紅蘋果,以其特有的色、香、味、形等特點博得國內外市場的歡迎,遠銷深圳、廣州、福建、哈爾賓、瀋陽等十幾個省、市,並受到外商青睞,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北吉城村雞腿菇
舊縣鄉北吉城村大力發展食用菌反季節栽培,在發展雞腿菇養殖專業村的基礎上,又開發雙孢菇反季節栽培,獲得突破。全村共發展雙孢菇反季節栽培2600平方米,每斤在6-8元,難此一項,全村增收20多萬元。
北吉城村立足粉條之鄉傳統優勢,幾年來利用地瓜加工下腳料發展食用菌生產,已發展雞腿菇養殖面積3萬平方米,成為雞腿菇養殖專業村,為提高市場競爭力,降低收入風險,該村又開發了雙孢菇養殖項目。為提高積極性,在鄉里幫助下,邀請市縣科技專家來講課,同時,鄉村為鼓勵群眾走規模化養殖之路,加大養殖小區配套設施投入,做到雙孢菇養殖發到哪裡,水、電、路就通到哪裡,切實解決菇農利益;為確保菇農長遠利益,鄉村立足北京市場,發揮鄉土人才的作用,保護性收購產品,激發菇農的養殖積極性,從而增加了農民收入.
北吉城村在雞腿菇養殖過程中,堅持遠程教育的學習、應用,做到“產業發展到那個環節,遠程教育就服務到那個環節,遠程教育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全程跟蹤服務”,形成了“養殖產業一條鏈、遠教服務一條龍”的良好格局,做大做強了雞腿菇產業,不僅帶動了本村村強民富,也帶動了周邊村、鎮的發展。

交通


交通、通訊設施先進,220國道從境內穿過。
舊縣鄉圖片
舊縣鄉圖片

社會


教育

解放前有1所高級小學,9所初級小學,教師30人,在校學生350人。1985年發展為初中1所,教師69人,在校學生831人。初級小學45所,134班,教師135人,在校學生2575人。1985年3月,干群集資6萬多元,獻工3.1萬個,辦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1981年鄉辦農林技術班8個,160人。

衛生

解放前只有6家中藥鋪,有醫生9人。1975年成立衛生院。1984年鄉衛生院由西潭凹遷至舊縣街,新建大樓1座,685平方米,設有中、西醫門診部、透視室、化驗室、超聲波、激光等輔助診斷科室。還有防疫站、婦幼保健站,醫務人員18人。村衛生室22個,衛生員48人。個體開業20處,23人。
舊縣鄉圖片
舊縣鄉圖片

旅遊


綜述

舊縣鄉山水秀麗、人傑地靈。轄區內既有著名的距今1500餘年的北齊名僧安道一大字摩崖石刻、楚霸王墓等歷史古迹,也有新版《水滸傳》拍攝地之一的石碣村影視基地等人文景區,人文和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舊縣鄉依託豐富的歷史人文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在深入挖掘自身優勢的基礎上緊緊圍繞“休閑”做文章。投資1億元打造集自駕、探險於一體的旅遊勝地——東平湖大溶洞旅遊風景區,與正在建設的洪頂山碼頭服務區共同組成一條特色旅遊帶;大力建設休閑農業,集成集養殖、採摘、觀賞為一體的高效農業示範園和屯村鋪村東嶽莊園,努力打造我鄉生態旅遊的亮點;積極探索新型特色旅遊方式,正在開發的浮糧店民俗旅遊特色村是集住宿、餐飲、觀光垂釣於一體的大型農家樂,滿足了大眾對特色旅遊的需求。

名勝古迹

鄉政府東行鏵山,北吉城石碣村水滸城風景區屯村鋪摩崖刻經遺址、茅峪泉景區、楚霸王項羽墓

鏵山石刻造像

鏵山位於東平縣舊縣鄉。山雖不高,但逶迤如蟠龍狀,懸崖突兀,怪石嶙峋,山谷幽深,鷹飛鳥鳴,風景如畫。
石刻造像位於山巔面北的朝陽洞內,洞口上部刻“朝陽洞”3個楷體字,左右又有兩洞口,三洞內相連,皆屬自然石洞。洞內有圓雕造像兩尊,據碑文記載,一為白衣大士觀音像,一為護法韋馱像。觀音像為坐式,面北,似坐於石椅上,右手撫膝,左手撫椅肘;頭戴巾,身披斜交大衣,內著僧祗支;面部上寬下窄。像高1.2米,寬0.75米,在造型上與其它地方所見的觀音像略有不同。韋馱像,面東,無首,結跏趺座,右手撫於凸腹上,左手握一物置於左膝上,領下垂佛珠,像高0.8米,寬0.46米。據考,兩造像為明萬曆年間所雕,造像細膩逼真,栩栩如生。洞內還有明清所立的碑刻3方,一為“開山碑記”,二為“兗州府東平州東阿縣鏵山朝陽洞白衣觀音記”,三為“阿邑鏵山佛洞碑記”。其它兩洞內無造像和碑記。山南有碧霞元君祠,系自然石洞加工而成,洞口砌牆有門,洞前部較大,向內漸漸狹窄。前部高3米,向北深約20米。洞內有神台,上供元君塑像,高1.7米,面目慈祥,端莊靜雅。除此之外,還有碑刻4方,最早為大清宣統四年“善士題名碑”。山西麓有“白雲泉”,泉側有康熙年間題記,泉下萬仞高崖,泉水湧出流下,濺沫迸珠,如絲絲細雨,生雲化霧,堪稱奇觀。鏵山奇石形成許多天然景觀,有“獅子峰”、“扇子崖”、“龍虎鬥”、“天鵝卧”、“回馬石”、“渡仙橋”、“瞻岱穴”和“一線天”等自然景觀十餘處。199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此處遊人甚眾。登上鏵山極頂,南眺東平湖,碧波萬頃,帆影如織,雄偉壯觀;北望浪溪河,如玉如練;東西群山相列,雲霧繚繞,為東平湖北畔一大遊覽勝地。

楚霸王項羽墓

楚霸王項羽墓
楚霸王項羽墓
楚霸王項羽墓(頭葬地),在東平縣舊縣鄉舊縣三村東側高台地上,為待批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霸王墓,當地人亦稱霸王墳,墓在墓區偏北處。原存封土直徑100餘米,高10米左右,前為神道,神道前碑刻4方,漢柏數十株,惜“文革”中大部分被毀掉,遂闢為學校、果園和民房。今墓前有一殘存碑記,其碑文曰:“楚霸王□□,一劍亡秦力拔□,重瞳千載孰能攀。秋風蕉鹿行人憾,□寢於今草亦斑。……戊申之春,余來守汶陽,過谷城見村碑苔蘚,古冢□□,詢諸士人亦為□之墓……”。字體為行楷陰刻,頗有宋代瘦金體風韻。

屯村鋪遺址

屯村鋪
屯村鋪
屯村鋪遺址位於東平縣舊縣鄉屯村鋪村東北1.5公里洪頂山之間的東風水庫內和壩西200米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三面環山,遺址東有“茅峪泉”,南北山腰兩處有北齊時的摩崖刻經。遺址區為山坡地,長年經山水沖刷,遺留文化層很少,暴露物十分豐富,大部分都被衝到西大壩內。特別是當時東風水庫及攔水大壩的修築,對遺址佔壓,破壞較為嚴重。遺址區其範圍東西長500米,南北東部寬50米、西部寬200米,呈扇形分佈。從沖刷斷面考查,今存文化層厚度約1至2米之間,土質為山區粘土與坡積物,淤積沙土的混合土,呈灰褐色。遺址區內有兩處較為重要的殘存文化層堆積,皆位於庫內和山腳下,東部長3米,高2米,西部長8米,高2.3米,土質為黑褐色,內有大量的蚌片和器物殘片。附近地里和壩西地里地上散布著大量的器物殘片和大量的蚌片、瓷片等。
舊縣鄉[山東省東平縣舊縣鄉]
舊縣鄉[山東省東平縣舊縣鄉]
舊縣屯村鋪風景區
舊縣屯村鋪風景區
查閱有關志書資料和歷史書籍,對此均無記載,根據揀選標本和現場考查,此遺址屬商周時代的一處遺址。

舊縣三村遺址

舊縣三村遺址位於東平縣舊縣鄉舊縣三村東南霸王墓周圍。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為山坡台形地,長80米,寬150米。土質為粘土和坡積物、沖積沙土的混合土,呈灰褐色。從南面東西向大山水溝沖刷斷面上觀察,文化層厚約6米,南部被山水沖刷比較嚴重,暴露物十分豐富,其中有:蚌片,少量瓮罐殘片和其它陶片。東側有一土建民房,牆壁上布滿許多蚌片和陶片。在遺址西部,村民蓋房動土時,曾發現許多燒灶圓形遺跡,內有紅色燒結土塊。從附近採集的標本有:蚌片(跟屯村鋪遺址採集質地一樣)、泥質夾砂紅褐鬲足、泥質灰陶瓮罐口沿、泥質灰陶,外有繩紋的殘陶片等。
根據採集標本和地貌分析,此遺址是商周時期的一處村落遺址。

洪頂山摩崖刻經

舊縣鄉
舊縣鄉
洪頂山摩崖刻經,是待批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位於東平縣舊縣鄉屯村鋪東北方洪頂山上。山勢險絕,兩峰相峙,幽谷逶邃,古柏參天,經文即鐫刻在兩峰下巨大的石壁間。刻字內容豐富,除刻有佛經、經名、題名、題記之外,還有其它內容的刻字達20篇之多,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刻字群,總面積近1400平方米。
琳琅滿目,氣勢宏偉,可稱“大觀”。
鐫刻經文主要有4片,大致分南北兩部分,刻有《文殊般若波羅蜜經》、《仁王經》、《摩訶衍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一部分或某一篇章。經文直徑一般在20至50厘米之間。所有刻字除少量雙鉤線條刻法之外,均為圓底陰刻。書體多為隸書,有學者評其為“帶隸意的楷書”或“帶楷意的隸書”。兩部分刻字風格各異。北壁刻經文字較大,均在50厘米上下,文字風格接近於泰山《經石峪》,但比《經石峪》字體結構緊密,凝重中多幾分飄逸;南壁刻經字較北壁小,漢隸風韻,樸厚勁媚,方整中多變化,極似《張遷碑》。《張遷碑》原址即位於洪頂山北面,由此可見該碑當時影響之深。
其它內容的刻字大小不等,有橫式、豎式、風格多變,情趣百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一塊平滑巨岩上的“大空王佛”4字,通篇既敦實穩健,又神勢飛動。其中的“佛”字,高約5米,寬4米,筆畫寬達20多厘米。整個字用筆大起大落,端莊雄渾,末一豎筆呈“飛白”狀,又使其多幾分“飄逸灑脫”之韻味,大字旁有安道一書刊等刻字。刻經文前文後有“僧安道一”題名3處。安道一為北齊名僧,“尤工書法”,其名見於我省鄒縣鐵山、尖山摩崖刻經。考其洪頂山諸刻字,書體風格與鄒城市的鐵山、尖山刻字多有相同之處,同有安道一款識,可以說:洪頂山摩崖刻經鐵山、尖山刻經年代一致,同出安道一之手。洪頂山摩崖刻經內容之豐富,刻技之高卓,保存之完整,在中國同時代摩崖刻字中佔有一定位置,可與泰山《經石峪》相媲美。
洪頂山又以“雙峰競秀”而著稱。雙峰的上源有泉,泉水淙淙四季不涸,流過“釣魚台”,流過“飛來石”,幾經飛瀑,注入刻經下方的“凈池”。山西鄰東平湖,那碧波蕩漾、白帆點點的景色近在眼前。這山、這泉與平湖相映,結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洪頂山刻經則是這畫卷上鑲嵌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不斷吸引著更多的國內外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