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鹽倉鎮的結果 展開

鹽倉鎮

威寧縣下轄鎮

鹽倉鎮為貴州省威寧縣下轄的一個鎮,距326國道3公里,距縣城17公里;東與板底鄉接壤,南與爐山鎮相連,西與羊街鎮相連,西南與草海鎮相交。畢威公路縱穿全境,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鎮機關駐地海撥2300米,最高海撥(祖安山)為2833.9米,最低海撥(可界河)1800米,全鎮總面積為165平方公里。

政區沿革


民國屬威寧縣永寧鄉。1954年1月成立鹽倉鄉,1965年3月改為鹽倉公社,1984年7月改為鹽倉鎮,1992年1月建鎮並鄉撤區,撤銷原鹽倉鎮、么站鄉、高峰鄉,合併建立鹽倉鎮(科局級)。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鹽倉,團結、娛滿、柳坪、松海、可界、營洞、鄧營、二堡、么站、大路、三寨、黎坪、四堡、高峰、興發1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7個村民組。

人口狀況


全鎮轄16個行政村,77個村民組,總人口29806人,少數民族2138人,佔總人口的7.5%,是一個漢、彝、苗、白的多民族雜居的鄉鎮,農業人口29290人,勞動力人口為14635人。人均年收入1680元。年收入在1190元以下的人口為22555人,無勞動力需社會救助的人口為7392人。
全鎮人口文化素質較低,其中:文盲半文盲2410人,小學文化程度18952人,初中文化程度7965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69人。

交通狀況


鹽倉鎮交通方便,畢威公路縱穿全境,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

經濟社會


鹽倉街圖片
鹽倉街圖片
16個行政村中14個村已通電;電網覆蓋率達90%,只有一些散居戶未通電;全鎮人畜飲水困難;5個村修了通村公路,11個村未修通村公路;國家扶貧修建了200個沼氣池;修建了2所村衛生室,在建衛生室2所;全鎮1所中學,11所小學,9個村有了學校。
從2007年起,鹽倉鎮開始執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2009年享受低保人數達1074戶3137人,2009年度共發放了178.6196萬元低保金。
2008年至2009年財政扶貧共投入25萬元,在四堡村和高峰村發展了能繁母豬養殖業和黑山羊養殖業,經濟效益還很可觀。
截止2009年10月,全鎮人口為29806人,其中農業人口29290人,勞動力人口為14635人,全鎮耕地面積約為27021.6畝,其中田地為0畝,土地為27021.6畝,年均糧食產量約為9175.87噸,人均佔有糧食產量約為245公斤。
發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績。2009年,符合政策生育率達84%,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1%。
2009年,外出務工人數達1844人次。勞務經濟收入突破1000萬元,增加了農民收入。

農業

耕地面積2.2萬畝,人均0.77畝,以種植玉米,馬鈴薯、蕎子、芸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040噸,人均373.68千克,其中玉米2000噸,馬鈴薯3868噸,蕎子480噸,芸豆30噸。
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來蔬菜種植面積4310畝,產量2037噸,主要品種有辣椒、蔥、大蒜,白菜等,其中蔥40噸,大蒜20噸,辣椒40噸,白菜1440噸,畜牧業有牛、馬、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牛出欄800頭,年末存欄4370頭。馬出欄470匹,年末存欄1580匹。豬出欄19800隻,年末存欄17300頭。山羊出欄4680隻,年末存欄5550隻。綿羊出欄2160隻,存欄3840隻。家禽出欄22300羽,年末存欄32250羽。

林業

面積98235.55畝,其中國有林15畝,人工種植林33245.68畝,森林覆蓋率45.3﹪。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656.4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6萬元,比上年增長2.89﹪從各鍾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8萬元,增值稅8.9萬元,企業所得稅2.76萬元。2011年末,信用社各類存款餘額3880萬元,比上年增長28.9﹪,各類貸款餘額3280萬元,比上年增長12.32﹪。

地質地貌


鹽倉鎮
鹽倉鎮
鹽倉鎮山地丘陵多、平壩地小,宜林地廣、耕地少。山地面積佔全鎮土地總面積的68%,丘陵面積佔全鎮土地總面積的23.5%,山間平坦壩地面積僅佔全鎮土地總面積的7.5%。
耕地地質較差,耕地不僅面積小,且質量不高。肥力較低、坡度較大、水土流失嚴重、無水利條件保證的三等耕地佔36%。中、下等耕地佔了耕地總面積的80%左右,而且其中還有21%左右是不宜耕地。
鹽倉鎮地貌分為高原面、高中山區和中中山河谷區。
境內山脈眾多,層巒疊嶂,綿延縱橫,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鹽倉鎮最高海拔(祖安山)為2833.9米,最低海拔(可界河)1800米,平均海撥2235米,是典型的涼山或半涼山區域,適應發展畜牧業和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
轄區內有豐富的礦藏資源和旅遊資源,現已探明的礦藏資源有煤礦、鐵礦、鋅礦;有萬畝天然大草原“百草坪”、“烏江源”、“向天墓”群、“奢香夫人”古驛道、“二堡千年古銀杏樹”等旅遊資源。

氣候特點


鹽倉鎮地處高海拔、低氣溫,冬季冷涼,夏季溫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日照多,年均溫13℃,年降水量1100毫米,年無霜期為220天。海拔高度一般在2000一2600米左右,因而雖然所處的緯度基帶為亞熱帶,但是由於高海拔的影響,氣候溫涼。具有冬長無夏,春秋相連,冬春乾旱,夏秋多雨的氣象特點。鹽倉鎮總的氣候資源優勢是:日照多,輻射強,光質好,氣候溫涼宜人;7~8月晴陰相間,陽光和煦,日溫差大,有利於植物碳水化物的轉化和積累。

資源


土地資源

鹽倉鎮
鹽倉鎮
總耕地面積2.1萬畝,人均0.77畝,林地7.5萬畝。鹽倉鎮大部份土地貧脊,土質較薄,石漠化嚴重,荒山荒坡灌木較多,適合人工開採種草,退耕還林,發展養殖業。鹽倉16個村有10個有煤炭,現僅有一家煤礦企業—拖貓山煤礦。現已停工兩年,未開採煤炭,給鹽倉鎮安全生產工作造成很大壓力,群眾生產生活用煤供需矛盾突出。應對煤炭布局生產作規劃,加快煤炭企業工程進度。

旅遊資源

轄區內有豐富的水利資源“烏江源”、利用烏江源得天獨厚地理條件,可開發旅遊業。“向天墓”群、“奢香夫人”古驛道、“二堡千年古銀杏樹”,有萬畝天然大草原“百草坪”等旅遊資源有待開發。白草坪風能蓄量巨大,促成百草坪風能發電項目的實施。

礦產資源

轄區內有豐富的礦藏資源,現已探明的礦藏資源有煤礦、鐵礦、鋅礦。

旅遊景點


古銀杏樹

銀杏,又名公孫樹,即“公種而孫得食”,栽種下去后,要二十年才開花,四十年才結果;又名鴨腳,因葉似鴨掌;又名白果,因其果實形似小杏而核白色,故名白果。銀杏是銀杏類植物唯一生態的後裔,也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一個屬,現存銀杏目中僅一科一屬一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稀有植物。
二堡村千年古銀杏樹
二堡村千年古銀杏樹
二堡千年古銀杏是一棵充滿靈性的神樹。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村民們都喜歡到銀杏樹下燒香許願。那家孩子疼了病了,也喜歡到銀杏樹下祈願求安。很多時候,也順便撿幾片銀杏葉去熬熬水喝,治療感冒、咳嗽一類什麼的,據說效果出奇的好。一說當年紅軍從這裡路過時,楊成武將軍見到這棵樹,感動不已,詩情澎湃,揮筆為銀杏樹題過一首詞,可惜的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流傳下來,成為最大的遺憾。或許是源於此,即便是在全國家家戶戶砸鍋賣鐵大鍊鋼鐵期間,即便周圍的很多樹都被砍光了,一座座的山成為和尚頭的時候,銀杏樹依舊絲毫不損,依舊受到村民們的頂禮膜拜。而銀杏樹,也沒有讓村裡人失望,幾乎年年抽枝展葉,歲歲開花結果。頑強地生長著,幸福地佇立著。銀杏樹已有五百年的歷史,在威寧縣城一提銀杏樹大家就會想到二堡村

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古驛道
奢香夫人古驛道
奢香夫人年十四(公元1375年),嫁與貴州彝族默部水西(今大方)君長、貴州宣慰使靄翠為妻。其夫靄翠,彝名隴贊阿期,系貴州彝族默部德施氏勿阿納四十六世孫,元末襲任順元宣撫使,八番順元宣慰使加雲南行省左丞。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后,在金陵(今南京)建立明王朝中央政權,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撤銷原元建制,設貴州宣撫司。靄翠與水東的宋蒙古歹、普定的女總管適爾等先後率部歸附明王朝。朱元璋皆“予以原官世襲”,“賦稅聽其輸納”。以靄翠為貴州宣撫使;宋蒙古歹為宣撫同知,並賜名曰“欽”。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鑒於靄翠統轄的水西領地較廣,是控制川滇黔邊境的戰略要地,民族眾多,具有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兵力強大,行動統一,其對西南政局的穩定,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於是下詔,“升貴州宣撫司為宣慰司,以靄翠為宣慰使,宋欽為宣慰同知,令靄翠位各宣慰之上,設治所於貴州城內(今貴陽)”。奢香自幼聰明能幹,好學深思,婚後成為靄翠的內助,經常輔佐丈夫處理宣慰司的許多政事。在與丈夫共同生活的過程中,奢香逐步增長了攝政理事的政治才能,以賢能聞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愛戴、尊稱為苴慕,即君長之意。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水東的宋欽死去,由其妻劉淑貞代襲宣慰同知一職。同年,靄翠病逝。由於子尚年幼,不能承襲父職,奢香毅然克忍居孀撫孤之痛,代襲貴州省宣慰使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