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書懷

近代葉劍英元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八十書懷》是近代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葉劍英元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抒發了詩人對革命事業的未來充滿的堅定信念,體現了他嚴謹自勵謙遜質樸的品質。

作品原文


八十書懷
八十毋勞論廢興,長征接力有來人。
導師創業垂千古,儕輩跟隨愧望塵①。
億萬愚公齊破立,五洲權霸共沉淪。
老夫喜作黃昏頌②,滿目青山夕照明。

註釋譯文


①儕輩:我們這輩人,我們這些人。儕:輩,類。望塵:“望塵莫及”的縮語。《後漢書·趙咨傳》:“咨不為留,(曹)懸送至亭次,望塵莫及。”因此用喻別人進展快,自己遠遠地落在後頭。
②老夫:作者自稱。

創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於1977年葉劍英80壽辰。那時是打倒“四人幫”后的第二年,中國正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1976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相繼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團氣焰囂張,加快了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黨和軍隊中的許多老同志在這危急的情況下密切關注著國家的命運,盼望著能團結和指揮黨內健康力量同“四人幫”作鬥爭的人,在這關鍵時刻,人們不約而同地把希望寄托在了葉劍英身上。而他自己,也早已意識到了肩上的重任。毛澤東彌留之際,曾特意把葉劍英招到病床前,拉著他的手有話要說,後來人們認為這是毛澤東在心臟停止跳動前夕,已預見到國家面臨的危難,因而要對葉劍英有所囑託。葉劍英經過認真考慮,決定挺身而出,堅決鬥爭。戰鬥在悄悄醞釀,至今人們還流傳著葉劍英同王震擺手勢打啞迷的故事。經過周密的部署,葉劍英同華國鋒等一起果斷指揮了粉碎“四人幫”的戰鬥,使這場黨內健康力量同“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決戰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從而結束了“十年浩劫”,在危難之際挽救了國家,挽救了黨。葉劍英在這場嚴峻的鬥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為黨和國家作出了重大貢獻,贏得了人們的衷心愛戴。
1977年5月14日,各界人士紛紛前往祝賀葉帥80大壽,戰友、親朋濟濟一堂,高朋滿座,以至於當粟裕將軍最後一個趕到時,鄧小平開玩笑地說;“別讓他進來,坐不下了。”人們開懷暢敘,共賀新勝,對葉劍英的貢獻作出了很高評價,並題詩相贈。徐向前元帥的賀詩道:“呂端當愧公一籌,導師評論早有定。當年英,勁倍增,八佚猶似四十前。射虎屠龍宿有志,二三鬼神一掃光。”
葉劍英讀著大家的賀詩,仍保持著虛懷若谷的品格,同時為國家充滿新的希望而振奮。送走客人們之後,他思緒萬千,揮筆寫下了這首七律。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自壽詩”,奏出了時代的優美旋律,唱出了一曲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暮年歡歌。
“八十毋勞論廢興,長征接力有來人。”年高八十無須再去談論歷史的廢興,革命征途上有新一代力量接過前人的重擔。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億萬群眾的事業,需要若干代人的努力奮鬥。葉劍英這位革命事業長征路上的“勞人”,已到暮年仍壯心不已,“老驥仍將萬里行”,但他更寄希望於後來人,一直非常重視對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培養。如他早在1973年贈給肖勁光將軍的詩中說道:“滄溟列艦聳層樓,王濬年高雪滿頭。應向青年尋後繼,不拘一格莫嫌仇。”(《在海軍總結會上》)。在《八一年春節》這首詩中又寫道:“宏觀代謝依新陳,接力華年一代興。”打倒“四人幫”之後,中國百業待興,歷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這時許多老革命家都已離開了人世,葉劍英等老同志也已年高,但是一批年富力強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已成長起來,長征路上湧現出—代新人。《書懷》首聯一句,表現的正是詩人對革命事業後繼有人感到欣慰和喜悅。同肘,這句詩也反映出葉劍英謙遜淡泊的崇高品德。1976年,年近80高齡的葉劍英仍在出國家於危難、扭轉乾坤的鬥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之後,他又為黨中央撥亂反正使中國走上正確的軌道作出了突出貢獻,“論功業,幾人晚歲能相況?”但他仍虛懷若谷,總是把那場鬥爭的勝利歸功於黨和人民,從不誇耀個人的作用。當時黨內外一些領導人曾要求葉劍英主持黨中央的工作,被他婉言謝絕。特別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以身示範,帶頭退位讓賢,以便讓年富力強的同志到領導崗位上工作,使黨的事業更加生機勃勃地向前發展,並引用唐代詩人李商隱“雛風清於老風聲”的詩句,說明年輕的超過年老的,是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這首詩歌劈頭提及了國家興亡和後繼有人問題,立意高超,格調昂揚,反映了葉劍英作為一位受人尊敬的老革命家所具有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表現了他融個人位置於歷史長河之中的寬廣胸懷,同時表現出他對革命事業的未來充滿信心的樂觀主義精神。
“導師創業垂千古,儕輩跟隨愧望塵。”這一句,是葉劍英謙遜品格的進一步體現。他作為中國革命的三朝元老,半個多世紀以來,功勛卓著,為黨和人民做出的重大貢獻不勝其數。尤其是在多個歷史緊要關頭,他為挽救黨和革命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曾策應南昌起義;參加領導廣州起義;1935年截獲張國燾分裂危害黨中央的密電,冒著生命危險,挽救毛澤東等同志和紅一方面軍轉危為安,沒有葉劍英此舉,中國歷史也許將要改寫;他還曾參加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逼蔣抗日,促進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建國后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在抵制和推翻“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鬥爭中力挽狂瀾,結束了“十年浩劫”這場災難,再次為中國革命事業立下功勛。毛澤東曾向他贈言:“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周恩來曾讚揚他:“疾風識勁草,板蕩識誠臣!”人民對他的光輝業績更是由衷敬佩,正如人們在他80壽辰的一首賀詩中寫的;“屢挽狂瀾訓,重扶治國綱。琴心舒劍膽,磊落見肝腸。”聶榮臻元帥賀詩曾對其一生概括為:“揭竿羊城五十年,風雨齊州步履艱。川西傳訊忠心耿,京華除害一身膽。行若呂端識大事,功成降侯有愧顏。”然而葉劍英盛德若愚,他在詩中謙遜地說: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創立的豐功偉績流芳千古,自己望塵莫及。該詩頷聯這兩句詩,表現出詩人雖已功勛卓著,仍不自滿,還嚴謹自勵的謙遜質樸的品質,為後人樹立了榜樣。
“億萬愚公齊破立,五洲權霸共沉淪。”這一聯格調趨向激越豪放,詩人以極大的熱情頌揚億萬人民群眾團結一致,破舊立新,共創新業的雄壯氣勢。展望國際風雲,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使霸權主義處處碰壁,它最終勢必會走向窮途末路直至滅亡。粉碎“四人幫”鬥爭的勝利,國家民族的振興,詩人更加看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歷史掌握在人民手中,違反民意,便是螳臂擋車,自取滅亡。這句詩表現出詩人對人民群眾的力量和人類解放的遠景充滿信心。詩句氣魄宏大,落筆千鈞,堅定有力。
“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晚唐詩人李商隱曾寫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螟登樂游原》)的著名詩句,在對夕陽的讚美中又感慨黃昏已近,表現出無限悵惘。陸遊也有“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卜運算元·詠梅》);辛棄疾更有“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摸魚兒》)這些素以豪放著稱的詩人,面對夕陽卻也不免黯然神傷,慨然於懷。而葉劍英面對黃昏夕陽,心中湧出的卻是一個“喜”字,為世人描繪了一幅新的“黃昏圖”:極目望去,燦爛的夕陽放射出了萬道霞光,照耀著連綿起伏、鬱鬱蔥蔥的青山翠谷,山峰沐浴在陽光里染上了一片金黃色,輝煌奪目,生機勃勃,喜人心懷。正如王國維所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間詞話》)詩人在此一洗前人悲愴傷感之態,賦予黃昏夕陽以新的生命,抒情地唱出了一曲“黃昏頌歌”。充滿生機的畫面,使世人看到了老一輩革命家煥發的青春和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正如聶榮臻元帥在祝壽詩中所稱頌的:“八佚壽翁猶繼承,旗展神州賀新天。”詩人賦予自然界的黃昏以象徵意義,由寫黃昏而吟唱革命的人生晚節,使全詩的思想境界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通觀這首詩,在創作上縱橫開闊,流轉多姿。有看到“長征接力有來人”的喜悅,也有愈老彌堅的奮鬥情懷;有對革命導師的緬懷,也有對人民群眾的頌揚;指出了社會發展的軌跡,展望了人類解放的未來。龍捲風馳,開闔有度,在詩的最後把賓士的思緒停結在了正面的抒志寫懷上,將詩的思想境界引向下高峰,全詩達到了高潮。如江水迂迴,最後奔瀉出谷,體現出詩人在構思上的獨具匠心。
這首詩最為可貴之處在於立意高遠,格調昂揚疏放,振作人心,催人奮發。“書懷”詩寫來很容易流於對往事的回憶敘說,前人甚至不少寫成了感嘆世事之作,如杜甫的《旅夜書懷》。該詩在此則一反常規,詩人目光高遠,有對自己走過的革命道路和導師業績的回顧,更多的則是放眼現實和未來,展望長征路上新生力量的湧現、祖國美好的明天和人類解放的前景,對往昔的回顧也是立意於激勵自己奮鬥不息,大有“凌青雲而直上,浮顥氣之清英”的氣勢。古人云:“大約胸襟高,立志高,見地高,則命意自高。”用這句話來評價葉帥及這首詩的創作,是再恰當不過了。正因為葉劍英具有革命家寬闊高遠的胸懷,才寫出了這些樸實無華、閃爍著深刻哲理的詩句,他的“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可與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相媲美,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為人們所喜愛。
這首抒懷詩也可稱之為是一首自勵詩,不僅是詩人自勵,也鼓舞著世人努力奮發,萬眾一心去創造更為光輝的業績。

作者簡介


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字滄白,原名葉宜偉,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長期擔任黨、國家和軍隊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
1917年,葉劍英進入雲南講武堂學習。后曾參與籌建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師長,後任四軍參謀長。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2月率領所部教導團參加廣州起義,任軍事指揮部副總指揮。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北軍政大學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北平市市長等職。建國后,歷任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廣東省政府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職務,廣東省政府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