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50條詞條名為李偉的結果 展開

李偉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李偉,1974年11月出生於重慶雲陽,畢業於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研究院,目前為教師(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副教授)。

人物簡介


李偉,男,漢族,重慶雲陽人,博士后,中國共產黨黨員,已婚,1974年11月 生。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環境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研究院(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管理科學與工程 博士后,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博士。具有複合知識結構,先後獲工學學士學位、公共管理碩士學位、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中國能 源研究會會員,中國能源系統工程委員會常務委員。四川省區域經濟學會理事、四川省會展經濟促進會常務理事。
在能源安全、氣候變化政治經濟學、全球生態保護政治、全球公共治理等非傳統國際關係領域,以及低碳經濟、低碳城市、低碳技術等環境與發展領域,能源環境戰略規劃、節能規劃、能源系統分析方法、氣候變化與可持續能源管理有較深入的研究。
曾在多個部門任職工作,具有廣闊的視野。2003年在國家開發銀行總行及重慶分行信貸部實習。2007年借調國家能源辦制定《國家能源戰略》。2008年掛職任北京市環境保護局科技和國際合作處處長助理。2008年參與科技部21世紀議程中心工作。具有突出的管理能力。曾在政府機關長期從事領導管理工作,曾在企事業單位、非政府機構組織培訓工作。曾任鄉鎮黨委書記,具有豐富的農村和基層工作經驗。
具有很強科研能力。2005年以來已在<稅務研究><城市發展研究><當代亞太><財經科學><中國人口資源與發展><生態經濟><能源政策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3篇。

在國際和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


2007澳大利亞氣候變化政策的解讀與評價[J].當代亞太.2008,1.第一作者。中文核心CSSCI.
關於二氧化碳稅收問題的理論探討[J.].稅務研究.2008,3.第一作者。中文核心.CSSCI.
當前國際生態保護呈現五大趨勢[J].生態經濟.2007,10:155-157.第一作者。中文核心.CSSCI
價格機制在退耕還林政策波動中的作用[J].人大複印資料,2005,9:21-23.獨立.
城市形態轉換中的生態配置優化[J].城市發展研究,2006,1:52-56,62.獨立。中文核心.CSSCI.
價格機制在退耕還林政策波動中的作用[J].社會科學家,2005,3:70-72.獨立. CSSCI.
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經濟學本質和任務[J].社會科學家,2006(2):54-57.第一作者. CSSCI.
生物經濟熱的冷思考[J].生產力研究,2006,11:169-170.獨立。中文核心.CSSCI.
長江上游地區資源環境可持續性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1):317-320).可持續發展專刊。獨立。中文核心.CSSCI.
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經濟學分析[J].社會科學研究,2005,1:68-70經濟管理專刊。獨立. 中文核心.CSSCI.
雅典奧運會作為媒介事件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美中經濟評論.2004,10:73-75,第一作者。外刊,華盛頓出版.
關於泛珠三角合作中四川的定位思考[J].四川社科界,2005,6:6-8.第二作者.
Design of China ’s natural reserve tourism development criter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J]. World Rev. of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and Sust. Development, Vol. 2, Nos. 1/2, 2006:73-88.第三作者。外刊.
發展生物經濟面臨6大挑戰[J].資源與人居環境,2006,4:18-20.獨立.CNKI.獨立.
產業集群催生隱形冠軍群體[J].環球市場·中國民營企業.2006,9:50-51.獨立.
隱形冠軍與區域經濟發展[J].珠江經濟2006.10:2-6.獨立.
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理論思考[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7(17)1:21-23獨立.
金融深化和城鄉一體化[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6(16)6:58-63.第三作者.
我國自然保護區旅遊開發的小規模控制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 2007(94)2:53-57,67.第二作者。中文核心.CSSCI.
國內二甲醚研究進展.[J].煤炭轉化.2007(30)3:88-95.第一作者。中文核心.CSCD..
新農村新能源建設的思考[J].農村經濟.2007,9:107-108.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隱形冠軍推動區域發展的作用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8,2.獨立。中文核心.CSSCI.
十七大報告的能源解讀[J].能源政策研究.2008.第一作者. 中文核心.CSSCI.
世界保險業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行動研究[J].財經科學.2008.第一作者。中文核心.CSSCI.

科研課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課題《能源利用CO2減排技術路線評價模型與戰略研究》(90410016),主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全球環境變化應對技術研究與示範》,主研 國家自然基金委重點研究基金《西部能源開發利用中的系統複雜性建模方法》041391053,主研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項目(05JJD630035),主研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課題《西部生態重建與經濟建設研究》,(04JZD0010),主研 國家能源辦重點課題《國家能源戰略研究》.主研 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共建協調機制研究》,03BJL054,第一主研 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從碳補償貿易和協議保護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06CJY018)2006,7——2007,7,主研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省屬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基於區域協調發展的長江上游經濟帶創新發展模式與對策研究》,2006,子課題負責人 重慶市委重點課題《關於重慶作為新興直轄市在全國發展大格局中戰略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子課題負責人 2007,能源基金會《實施“十一五”節能戰略規劃研究》,參研 2007,國家能源辦《國家能源戰略總報告研究》,參研 2007,能源基金會《可持續能源高級課程》,主持 2007,中荷農村能源國際合作項目獨立評估,主持 2007,國際能源狀況與發展。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院重點課題,主持 2006,中國城市可持續交通BP公司 批准日期:2005.6,參研 2006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課題《四川省發展循環經濟研究》,主研 2005四川省發改委招標課題《四川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資源環境戰略》GHKT4 2005成都市政府課題《成都市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研究》,第一主研 2005年成都市城市旅遊發展規劃 2004年參與四川省“十一五”能源規劃前期研究 2004年完成成都市打造休閑之都旅遊策劃 2004年完成成都市會展旅遊規劃編製 2004成都市和聖鎮規劃 2004年完成都江堰市旅遊規劃 2004年完成四川省發改委招標課題《四川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資源環境戰略》 2004年完成成都市政府課題《成都市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研究》 2004年參與四川省人力資源規劃 2004年參與成都市會展規劃編製 1998年參與國家移民局重點課題《三峽庫區農村移民安置與可持續發展》 1997年參與國家重點課題《區際差異與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四川大學博士論文《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經濟學分析》 清華大學碩士論文《美國政府經濟政策研究》 在CI和四川林業廳資助下,4次深入川滇藏接壤地區,考查研究區域經濟發展、林業生態。所做自然保護區法經濟分析、生態旅遊研究報告受到資助方好評 2005年8月,參加美國林肯土地研究中心在深圳舉辦的稅收財政研究高級培訓班 2001年重慶市科技項目《脫貧之後奔小康》並獲重慶市第二屆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2005年5月與瑞典交流歐洲企業研究數據處理的課題

重要成果專報


關於泛珠三角合作中四川的定位思考[A].重要成果專報之七:35-41.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要成果專報文集.2005,12.

著作


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0,《脫貧之後奔小康––––國家級貧困縣雲陽可持續發展研究》(專著合作)

獲獎


2001年重慶市科技項目《脫貧之後奔小康》並獲重慶市第二屆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獲獎證書(重社科編號079) 2006屆四川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 2005年四川大學優秀研究生三等獎 2006清華大學公共管理葉葉琴優秀校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