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觀音塘

旅遊景點

大理是一個觀音的世界,大理最豐富的神話是觀音的傳說,在眾多的寺宇中,最多的是觀音的寺宇,南詔王是因受觀音的“點化”而得王位,體現了君權神授的觀念,年號則使用“阿嵯耶"(觀音的別稱,意為“密教觀音”)。

觀音塘大石庵


人們最崇信的是觀音,信徒口念觀音經,一心嚮往蓮花世界……觀音由佛而道,自道而巫,成了白族的“本主”。
在很早以前,大理邊境有一股叫沙賊的土匪。這些傢伙專靠燒殺搶掠過活,人們把他們恨得牙齒都咬碎了。
沙賊對大理城早就想得淌口水了,只因大理地形險要,對自己不利,一直不敢輕易進入。這次,他們終於集結了幾千人,蜂擁般地向大理撲來。當沙賊到達城南十橋里時,天己漸漸轉黑了。大小頭目和嘍啰們都 走的精疲力盡,一個個在墳壩里橫七豎八地倒下休息,準備等到天黑後攻城。
正在這時,山坡上緩緩地走下一個老婦人,背著一捆少有的大茅草垛。沙賊們正要抓個人問問大理城的底細,大頭目就迎了上去叫道:"喂!老大媽,你知道大理城在哪嗎?老婦人好像沒有聽見。這時,老婦人和大頭目只相距兩三步了,大頭目又說:“你知道大理城在哪裡嗎?”老婦人用手裡的木杖指指遠處閃爍著幾點燈光的大理城說:“那裡就是。”大頭目問:“有幾里路?”老婦人嗯了一聲,接著說:“我也不曉得有幾里路,我們這裡俗話說:‘望見城,走死人’呢!”
大頭目想再問什。可是老婦火不高興地說:“大哥,你莫拉我問長問短的,等我把百頭歇下你再問。
這時,頭目才猛然意識到老婦人背的是一塊大石頭。說著,老婦人把石頭放下,轟的一聲,地都震動了幾下,頭目驚呆了。老婦人接著說:“你們是哪裡來的,你們要進城做什麼?”
大頭目清醒過來,問:“老大媽!你咋背得起這麼大的石頭啊!”
老婦人說:“啊!這算什麼,我老了,背不起了,我兒子背的比這大得多呢!”
大頭目嚇得直哆嗦,連連問:“大理人都是這樣大的力氣嗎?”
老婦人說:“沒這樣大的力氣,從前唐兵十萬一回,九萬一回來打大理,那怎麼受得了呀?”
這時,很多賊兵也都跑來看,聽得清清楚楚。他們聽這麼一說,都面面相覷,顯出失望和恐懼的神色。
老婦人說:“時候不早了,我明天再來背算了。”說著,拄著木杖一步步地走了。
沙賊商議了一番,在十里河住下來。這天河水很小,河底正好下帳篷,埋鍋造飯。三更時候,疲憊不堪的賊兵正睡得香甜,忽然風雨大作,山洪暴發。賊兵從夢中驚醒,也辨不清東南西北,來不及收拾傢伙,全被洪水捲走了。
這群沙賊就這樣消滅了。大理城南的十里橋,卻從此留下了老婦人背來的大石頭。有人說,誰有這麼大的力氣,還不是觀音老母背的。於是,在大石頭上建立了一座大理石亭閣,閣后建立了莊嚴雄偉的廟宇,供奉觀音菩薩。這就是現在的“大石庵”的來歷,也叫“觀音塘”。
巨石高出水面二米,方圓約4米。巨石上大理石製作的方柱,六棱的石墩,托起一座石門、石窗、石瓦的石亭,結構嚴謹,玲瓏典雅,具有大理白族的獨特造型。四面的大理石柱上,刻寫了筆力蒼勁的楹聯,窗下的石壁上,刻滿了觀音大士,普渡眾生的種種傳說圖案,雕工精細,栩栩如生。庵閣里供奉著漢白玉石雕成的觀音石像。
大理觀音塘
大理觀音塘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為觀音塘大石庵觀音會
196l年,郭沫若先生大理之行到此,寫詩道:
老母負巨石,曾阻敵兵侵。
此必農家女,斷非觀世音。
是的,這位背負巨石的老婦,就是白族婦女的形象。

觀音伏羅剎


蒼山腳下,原是一片澤國。後來水退去了只留下一個耳朵形狀的湖,這就是洱海。海邊山腳下現出了一個壩子,白子白女在這塊新的土地上辛勤勞動,年年豐收,他們的生活過得又甜又美。
過了許多年,這裡忽然出現了一個魔鬼,叫做羅剎。據說羅剎很有一套本事,它會變成老人,小孩或者漂亮的少女、精壯的小夥子……平時和你一起幹活,你都認不出他來。後來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洱海邊上小孩的眼睛常在夜裡被挖了去,人們卻不知道是什麼緣故。過了些時,有人親眼看見羅剎現出原形。用長長的利爪摳去了一個小孩的眼睛,而且即刻吃了,人們才知道這是羅剎乾的壞事。可是誰也不敢與羅剎作對,只在暗地裡商量著對付他的辦法。羅剎知道人們看穿了他,他乾脆明目張膽地霸佔這個地方,自稱魔王,要人們給他童男童女的眼睛吃,否則就要興風作浪,淹沒田莊人畜。當時大理有位老人,名叫張敬,為人慈祥正直,很受人們擁戴。張敬老人知道羅剎吃人眼睛的事,善言相勸,但羅剎不聽,還大白青天現出本像:紅的頭髮,綠的皮膚,皮上還長著一層絨毛,眼睛有雞蛋那麼大,燎牙中間拖著一條有刺的紅舌專吃童男童女的眼睛。
一天,村裡來了個牽黃狗的老和尚,他一不化齋,二不投廟。張敬看到老和尚不是凡人,就把羅剎作惡的事告訴了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坐在上雞邑(大理的一個村子)旁的一抉石頭上念佛。羅剎要吃老和尚的眼睛,和尚用禪杖敲了羅剎的頭三下,羅剎變成一個書生。和尚說:“你就是羅剎馮? 聽說你會吃人眼睛,我也會吃,我們做個朋友吧!”羅剎高興極了,答道:“那太好了!”和尚說:“不過,人眼睛吃多了,會永遠變不成人哩!”羅剎不相信,說:“這我還設有聽說過。”和尚問: “你吃了多沙雙人眼睛了?”羅剎答:“吃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雙。”和尚警告說:再吃一雙,就變不成人形了。羅剎不知好歹。叫道:“鬼話!鬼話!”和尚又用禪杖敲了羅剎的頭三下,羅剎變回了原形。和尚立刻把自己的眼睛取下遞給羅剎,說: “你吃吧!”羅剎倒嚇著了,可它是多麼的貪饞呀!竟接過來吃了。和尚說,“你現在變人吧!”可是羅剎用盡本事也變不成人形,急得暴跳!和尚說。“別忙,別忙,你答應我一件事,我可以讓你仍然會變成人形。”羅剎答應了。和尚說:“我要向你借一塊地打坐,大小隻要我的小黃狗能跳三步,袈裟披一披就夠了。”和尚怕羅剎反悔,又說:“接照規矩,我們還是請中人立個文約吧!”於是請了張敬老人,一位勇敢的金甲神和村中許多父老來做中人,在上雞邑的大石桌上,用石硯、石筆寫了文約,並訂於陰曆三月十五這天在蒼山中和峰下舉行儀式。到了這天中午,四處的人都齊集了,中人也到了場,和尚叫小黃狗跳了三步,黃狗由蒼山跳到了海東。羅剎叫了起來。和尚說:“不忙,不忙,還有袈裟披一披呢!”於是袈裟一披,由上關鋪到下關。羅剎咆哮起來,人們都逃散了,只剩下張敬老人、金甲神及和尚三個。和尚說:“文約已寫定,你不得反侮!”並立即叫金甲神打死羅剎。羅剎知道不是對手,便跪下哀求道:“老師父慈悲為懷,這樣一來,連我在的地方都沒有了!”和尚說“不必愁,我替你準備了一座富麗的宮殿,裡面什麼都有比人眼睛好吃的東西有得是,現在就領你去看看。”羅剎只得依從,跟隨和尚到蓮花峰(蒼山十九峰之一)下,果然好一座宮殿,亭台樓閣,林池橋樑都有,比洱海水府好得多,羅剎便欣然同意了,和尚說:“我在蒼山廟煮好了粉絲,招待今天參加儀式的人,也請你吃一碗。”羅剎說:“我還是想吃人眼睛。”和尚說,“可以。”隨既拿出黑豆往洱海里一撒,既刻變出千千萬萬像眼睛的東西螺螄來,讓他吃了。羅剎又接過粉絲一口喝下只聽“咔嚓”一聲,一根鐵鏈鎖住了脖子,隨即地動山搖,宮殿化為萬丈石岩,把羅剎鎮住。和尚化成黃蜂飛走了。羅剎叫呀叫,可是即使魔力再高也沒辦法了!和尚說:“我立根鐵標在洞口這就是鐵樹,等哪年鐵樹開花了,我就放你出來”從此,作惡多端的羅剎就永遠被鎮住了。
借地的第二天,老和尚在原來舉行借地儀式的地方築了一個石台,登台講經,彈指說法。那和尚口吐蓮花,端坐上面。四方百姓都知道老和尚法力廣大,都來拜聽。人多了,各處來的人也藉機互相做些生意。講經的第五天,既陰曆三月二十日,老和尚對大家說:“現在我要走了,以後每年三月十五到二十日,你們都可以來這裡趕會。因為每年這幾天羅剎都要看看這裡人多不多,人少了他還會作怪的。”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對張敬老人說:“收伏羅剎時,你出了不少力,現在我封你做賓居大王。永世為神 ……”說完左右出現兩個童子,侍立在旁,一隻白象跪在和尚面前。老和尚揺身一變,變成一位索服女子,手執楊柳凈瓶,騎著白象,駕著彩雲向南而去。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老和尚原來是觀音大士。
從此,每年三月中旬,自族人民都要涌到觀音舉行借地儀式和講經的地方,舉行盛會,叫“觀音會”。因為人們在觀音會上交易物品,所以又叫觀音市,久而久之,又演變成了有名的“大理三月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