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n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正文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於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遙感所現有職工193人。其中科技人員150人,包括中科院院士4人,研究員29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47人,中級科技人員54人。現有在學博士生141人,碩士生105人,博士后7人。遙感所系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研究所概況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遙感所)1979年成立,作為我國遙感科學與綜合應用技術國家級、開放型研究機構走過了28年輝煌的歷程。在遙感界著名的陳述彭院士、楊世仁研究員、童慶禧院士、徐冠華院士、郭華東研究員、李小文院士歷界所長的帶領下,中科院遙感所成功組織了著名的中國遙感工程三大戰役--騰衝航空遙感試驗、津渤環境遙感試驗、二灘水能開發遙感試驗;“六五”至“九五”連續四個五年計劃主持國家遙感科技攻關項目;建立了中國最完善的高空機載遙感系統;主持了中國第一個遙感重點基金“地表雙向反射特性”、第一個遙感重大基金“遙感信息傳輸機理”、第一個遙感攀登計劃“地表能量交換的遙感定量究”。在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新的歷史階段,由顧行發所長領導的管理團隊以全新的發展思路,提出了中科院遙感所適應新形勢的戰略定位:以遙感科學與技術創新為基礎,以天空地一體化遙感系統論證、綜合國情遙感監測與預警系統為支撐,以遙感科學與試驗、遙感技術前沿與信息挖掘、遙感綜合應用技術、遙感信息工程為主要科研方向,通過完善遙感科學體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國際合作和實施人才戰略,引領我國遙感科技發展,成為國際上有重要前沿科技創新能力的遙感科學技術國立研究機構;通過遙感科學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技術集成、新型遙感前沿技術與遙感系統綜合論證、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構建遙感應用工程化、產業化促進平台和技術培訓基地;為國家安全、資源開發、防災減災、環境保護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為國防現代化、信息化建設提供遙感應用技術支撐,為地方政府、重大工程、企業和公眾用戶提供空間信息服務。
中科院遙感所目前擁有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航天局航天遙感論證中心、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大國家級科研機構,設有遙感輻射傳輸、環境遙感前沿、高光譜遙感、微波遙感、遙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遙感圖像處理、農業與生態遙感、減災與應急遙感監測、遙感空間信息系統、數字地球與導航定位、國土資源遙感、非再生資源遙感等12個研究室,建有國家航空遙感中心、遙感衛星數據接收站、遙感綜合試驗場、遙感數據網路中心等科研支撐體系,在新型遙感探測機理、高光譜遙感技術、紅外多角度遙感技術、微波遙感應用技術、遙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技術、航天遙感系統論證、感測器網路研技術等方面形成了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優勢學科方向,將重點發展海洋遙感、環境遙感、災害遙感、城市遙感和極地遙感等應用研究方向及定量化遙感方法技術、遙感一體化系統集成技術等。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本著科學研究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的建所宗旨和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構建與行業用戶聯盟的新型科技創新體系的發展戰略,中科院遙感所目前與國家環保局聯合建立了“國家環境保護衛星遙感重點實驗室”、與軍事醫學院聯合建立了“公共衛生空間信息技術應用研究中心”、與國務院三峽建委辦公室水庫管理司/中科院資環局共建了“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信息管理中心”、與國家文物局/教育部聯合建立了“遙感考古聯合實驗室”、與國家禁毒委員會聯合建立了“毒品原植物遙感監測中心”等聯合機構,還將繼續與相關行業用戶發展合作關係,共同推進我國遙感業務化系統建設,帶動相關行業產業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
中科院遙感所目前擁有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愛因斯坦”講習教授、2名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2名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5名“百人計劃”、2名國家級“百千萬人才”、58名高級研究人員、200名在職職工、160餘名項目聘用人員、200餘名博士生與博士后、100餘名碩士研究生。為了順應國家對遙感技術的重大需求和取得高強度投入下的科學回報,中科院遙感所面向國內外招聘領軍人才,形成院士、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創新研究員三個層次的學術帶頭人骨幹團隊以及知識、年齡結構更趨合理的科研人力隊伍。
中科院遙感所建所以來,取得了數百項科研成果,其中78項獲國家級和部級科技成果獎,如防汛遙感應用試驗成果獲國家一等獎以及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金礦成礦模式找礦方向及找礦選礦技術方法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取獎和中科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家資源環境遙感宏觀調查與動態研究方面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中科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基於網路的洪澇災情遙感速報系統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定量遙感基礎理論研究獲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遙感信息傳輸及其成像機理研究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騰衝航空遙感試驗”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重大基金項目“地表遙感信息傳輸及其成像機理研究”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津渤環境遙感試驗”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資源環境遙感宏觀調查與動態研究”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高空機載遙感實用系統”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了遙感多位信息集成的裝置和方法、數字水份土壤測量儀等多項技術專利;獲得了30項軟體登記權。建成的國土資源遙感動態監測系統、自然災害遙感監測與應急響應系統、農作物估產與農情預測系統三大遙感應用運行系統以及研發的IRSA遙感圖象處理系統、HIPAS高光譜圖像處理軟體系統、GRACE雷達圖像處理軟體系統、RSQA-CBERS遙感圖像定標軟體系統、地網geobeans網路空間信息平台軟體、衛星定位數據智能記錄與處理系統等核心技術成果在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礦產資源勘探、海洋環境監測、土地利用調查、水資源開發、農作物長勢監測與估產、重大災害監測與評估、城市規劃與市政管理、森林病蟲害防護與監測、公共安全、國防事業、數字地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一五”以來,中科院遙感所承擔了1項973項目、16項863計劃課題、2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以及43項部委委託項目;承擔了中科院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生態環境效應監測、評估與預警”、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北京地區大氣環境監測行動計劃”;作為國家中長期重大科技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應用分系統組長單位,組織開展了前期立項論證和實施方案撰寫工作;將持續開展原始創新、核心技術儲備和應用拓展研究。
中科院遙感所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科技合作,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與國內相關院校、研究所、業務單位建立了廣泛的聯繫和多種合作模式。國際數字地球協會和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掛靠遙感所,主辦刊物有《遙感學報》和《中國圖像圖形學報》 。己開展的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合作研究項目包括:中美太空梭雷達遙感、中法遙感定標、中日高光譜精準農業試驗、中美多角度遙感研究、歐盟支持的可持續發展信息共享平台、亞太經支持的乾旱地區水資源遙感監測管理系統、中日環境監測與水災監測信息系統以及與歐美合作的遙感作物估產研究等;正在以及後續待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有:加拿大熊貓計劃項目、中法航天聯合實驗室建設項目、泰-中政府間遙感合作計劃、澳大利亞CSIRO定標與真實性檢驗科技合作計劃、歐共體CHRIS高光譜遙感合作計劃等;為確立我國在國際遙感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院遙感所全體科研人員將以團結、創新、奮起的嶄新姿態攜手國內外合作夥伴跨入2008年,共同迎接新的科學挑戰,共同開創遙感新天地!

學科方向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所的學科方向是遙感基礎研究、遙感應用研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
遙感所的研究領域包括多角度遙感、高光譜遙感、微波遙感、全球變化遙感、虛擬地理環境遙感、極地遙感;國土資源遙感、生態環境與資源遙感監測、農業估產遙感、災害遙感、固體地球與海洋遙感;遙感信息獲取、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空間定位導航與遙感。
根據知識創新工程的實踐和遙感信息科學事業發展的需要,形成了以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航天局航天遙感論證中心、遙感信息技術部、資源環境遙感應用研究中心、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成的科研機構以及由航空遙感中心、航天數據接收站及網路中心、遙感試驗場組成的科技支撐系統。
為了更有利於遙感科研工作的開展,遙感所還與國務院三峽辦、國家航天局、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聯合建立了數個非法人機構。

成果


遙感所擁有兩架高空遙感飛機,系中國科學院八大科研運行系統之一,承擔院內外遙感飛行,至今已運行19年。
遙感所還是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掛靠單位,對外稱中國環境遙感學會。
遙感所主辦刊物有《遙感學報》和《中國圖像圖形學報》 。均系中國科技期刊核心刊物。

發展戰略


以遙感科學與技術創新為基礎,面向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安全和社會大眾對空間信息的巨大需求,著力打造天空地一體化遙感論證和綜合國情遙感監測與預警兩大重點領域和遙感科學與試驗、遙感技術前沿與信息挖掘、遙感綜合應用、遙感信息工程四大科研方向,全面提升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自主創新能力。
戰略定位
成為我國遙感領域具有開拓、導向、培訓、示範作用的國立研究機構;成為我國遙感科技的引領者;成為國際上有重要前沿科技創新能力的遙感科學技術研究基地。
科技創新戰略目標
以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為發展契機,在未來十五年中,我所將以提高遙感創新能力為主線,攻克制約遙感發展及其在國民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地球系統科學中應用面臨的關鍵科學技術難題,取得國際領先的遙感科學基礎研究成果,開展新型遙感器概念設計和天空地一體化對地觀測系統論證,大幅度提升我國自主遙感信息源的市場佔有率和應用效益,建立自主創新的遙感信息綜合處理與應用體系,引領國家主要行業的遙感應用。
事業發展戰略目標
圍繞科技創新目標,遙感所在人員隊伍、學科布局、科研產出、研究環境、管理方式應逐步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形成學科齊全、科研成果國際一流的綜合性遙感研究機構,成為國際先進的遙感科學基礎研究中心、國家天空地一體化遙感論證中心、國家級的多源遙感數據融合和空間信息同化研究中心、國家安全與資源環境遙感綜合應用中心、遙感與空間信息產業化和國際推廣中心。
加強培養國際一流的遙感科技頂尖人才,力爭培養出10-20名領銜式將帥人才,並形成以他們為核心的5-10個國際一流創新研究團隊,在人才總量與質量上達到世界同領域一流研究所的水平。
建設具有國際一流的實驗設施和科研環境,藉助國家航空遙感系統大科學工程建設,擁有完備的地面遙感試驗場站和大型遙感數據處理設備等國際一流遙感裝備。
建立既有中國特色又能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模式,實現科學家民主化管理,營造團結互助和踏實勤奮的研究所氛圍。
所可持續發展的“6+1”計劃
1)原始創新計劃;
2)綜合集成應用計劃;
3)大眾應用產業化計劃;
4)走出國門計劃;
5)創建和諧創新文化計劃;
6)人才培養、引進計劃;
+1)加強國家級成果獎項的凝鍊。
提出了“抓兩頭、放中間”的發展戰略

未來發展思路


總體發展思路: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1.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為契機,建立遙感科學體系;
2.以服務國家航天事業為目標,建設航天遙感論證體系;
3.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建設綜合信息預警系統;
4.積極推動跨部門、跨學科聯合,促進學科交叉發展;
5.更加切實的重視遙感機理與基礎研究;
6.實施人才戰略,加強人才引進力度;
發揮遙感國家隊作用;引領遙感技術與應用發展
具體發展思路:
n加強原始創新與集成
n放中間,抓兩頭
Ø不與行業競爭,提倡服務與聯合
Ø為國家安全和綜合部門提供一體化方案
Ø為地方、企業、公眾提供空間信息服務
n走出國門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n以國家需求為導向,以建設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為目標,確定遙感所的總體定位
n以加強遙感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進一步凝鍊目標:
Ø開拓前沿遙感機理和遙感應用基礎研究,取得國際領先的遙感科學基礎研究成果
Ø開展新型遙感器概念設計和天空地一體化對地觀測系統論證,提升我國自主遙感信息源的市場佔有率和應用效益
Ø建立自主創新的遙感信息綜合處理與應用體系,引領國家主要行業的遙感應用
n建成國際一流的綜合性國立遙感研究機構
Ø培養和引進國際一流的遙感科技頂尖人才
Ø建設國際一流的試驗設施和科研環境
Ø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科研管理體制
n面嚮應用的天地一體化遙感論證框架
n綜合國情遙感監測與預警系統
Ø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建立資源環境遙感監測與預警系統,提高系統的監測、檢測、驗證和預警能力,提高國家對重大問題的預見和處理能力
Ø在區域、國家與全球三個層次上開展綜合性的、多目標的資源環境遙感監測與預警,為國家提供其不受行政干預、不受部門利益約束的科學信息,為國家重大戰略決策提供有效的科學支持
n地球系統的遙感模擬與同化研究
通過點面結合、瞬間和過程結合,實現遙感面觀測與傳統台站的地面點觀測的信息同化,促進遙感數據到信息的有效轉化。例如,颱風預報麥沙颱風預報不準,我們虛驚一場,因為遙感信息沒有同化進數字預報模式……
Ø遙感輻射傳輸模型與遙感信息的時空尺度效應
Ø遙感模型、先驗知識於一體的典型地物波譜知識庫
Ø多源遙感數據的智能處理與綜合定量反演理論
Ø地球系統的遙感模擬與遙感信息四維同化平台
n深耕兩大行業應用領域
Ø環境:與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衛星中心聯合成立國家環境保護衛星遙感重點實驗室
Ø海洋:與國家海洋局海洋衛星應用中心聯合成立空間海洋聯合研究中心

發展歷程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1963年地理所航空像片綜合利用實驗室
1978年地理所二部
1979年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成立
1986年引進兩架航空遙感飛機,成立航空遙感中心
1994年成立中國科學院遙感信息科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1997年成立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998年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體系
2000年正式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體系
2003年成立國家航天局航天遙感論證中心
2004年成立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06年通過中國科學院二期創新工程評估進入三期創新建設

曾經主持的國家級大型遙感計劃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組織了著名的中國遙感工程三大戰役:騰衝航空遙感試驗、津渤環境遙感試驗和二灘水能開發遙感試驗
連續四個國家五年計劃遙感攻關項目(六五-九五)
第一次定量遙感綜合試驗:北京星-機-地遙感綜合試驗(2001)
第一個遙感重點基金:地表雙向反射特性(1994-1996)
第一個遙感重大基金:遙感信息傳輸機理(1994-1998)
第一個遙感攀登計劃:地表能量交換的遙感定量研究(1997-2000)

歷任領導


第一任所長:陳述彭院士
陳述彭院士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1920年2月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遙感應用、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領域的學術泰斗和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名譽所長。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屆主任(1985-1991)、學術委員會第一、二屆主任(1985-1995),中國科學院院士(1980-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2-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995-)、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顧問(1991-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顧問(199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二屆委員(1990-1994)。
主要職務:
重大基金項目《遙感信息傳輸機理與地學成像規律》首席科學家(1994-1997)
《地學多維圖解》基金課題負責人
《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江西省山江湖綜合治理》委員會高級技術顧問
《黃河三角洲持續發展》中國專家組成員
中國-巴西資源衛星應用系統智能化總設計師及中國小型衛星群的倡議者之一
國際空間年中國籌備委員會委員及國際空間年地球科學專家組中國代表(1992)
UNDP/ESCAP亞太地區空間應用特邀評委專家組成員(1993)
英國“國際地理信息科學雜誌”及德國“地球信息系統”雜誌國際編委(1985-)。
中國地圈/生物圈委員會委員(1990-)
國際減災十年中國委員會委員(1992-)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地球信息科學客座研究組成員(1993-)
學術成就:
長期從事地理製圖、航空像片綜合製圖和地圖編製自動化的實驗研究。開拓了我國遙感應用新領域,倡導並組織了我國地理信息系統研究。發展地球信息科學,推動“數字地球”戰略研究,探索“地學信息圖譜”的新概念和新方法。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次、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航天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代表性學術著作:
《地學的探索》 (四卷冊)
《地球系統科學》等巨著
《石堅文存》 (六卷冊)
《遙感地學分析》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
任周光召主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百科全書》第一卷《地球科學》主編(1994-1996)
王大衍主編《太空·地球·人類》的第二部分:“人類生活的星球”主編(1993)
論著選輯《中國遙感與地球信息系統之崛起》(英文,1994)
《地球信息科學與區域持續發展》(1995)
《城市化與城市地理信息系統》(1999)
第二任所長:楊世仁研究員
第三任所長:童慶禧院士
童慶禧院士
男,1935年10月生,遙感技術與應用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前任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童慶禧院士是我國遙感技術應用領域的最早開拓者之一。近30年來在遙感技術和應用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於1997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長期的科研工作中撰寫了大量論文和專著,其科研成果曾13次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其中兩次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
童慶禧院士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致力於將我國遙感技術和應用的新發展、新技術、新成果推向國際舞台,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他曾應聘為日本國宇宙開發事業團"全球研究網路系統"計劃國際專家組成員,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第一技術委員會第五工作組委員,任國際航空遙感和應用地質遙感兩個重要國際遙感會議組委會執行委員,他也曾長期主持中日、中美、中法在相關領域的合作研究。
童慶禧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遙感科學委員會委員、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參加亞洲遙感協會全國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和中國宇航學會空間遙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學術職務。
第四任所長:徐冠華院士
徐冠華院士
徐冠華,男,1941年12月生,上海市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第十六屆中共中央委員、原國家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部長。主要從事專業為資源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研究。
1979年至1981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自然地理系進修遙感科學。1984年被林業部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專家。1986年和1990年兩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0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1991年被國家科委批准為國家“七五”科技攻關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199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批准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曾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資源信息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國家科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國家科學技術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主任,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審委員會主任,中國圖形圖像學會理事長,國家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遙感與航測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遙感學報主編。現為我所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遙感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席。
徐冠華院士具有良好的地學和數學基礎,在衛星數字圖像處理、遙感綜合調查與製圖的理論和方法上有所創造。主持多項國家科技攻關、國家“863”及國際合作項目,獲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其中,主持完成的“三北防護林遙感綜合調查公共實驗區研究”項目,1989年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完成的“用於森林資源調查的衛星數字圖像處理系統”項目,1988年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8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他研製成功我國已知最早的用於資源調查的遙感衛星數字圖像處理系統;發展了遙感綜合調查和系列製圖的理論和方法,領導編製了我國第一部再生資源遙感綜合調查與系列製圖技術規程;他領導的“三北”防護林遙感綜合調查課題在空間遙感應用規劃、技術難度和時間要求上在當時均屬空前。
第五任所長:郭華東研究員
郭華東
郭華東,1950年10月出生,籍貫江蘇。現任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局長、中科院遙感所所長、中科院遙感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兼任國際數字地球學會(ISDE)秘書長及ISDE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CODATA)執委、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及環境遙感分會理事長、中國科大等7所大學兼職教授,並任“國際數字地球雜誌”主編及5個國內外期刊編委。
長期從事遙感信息科學特別是雷達對地觀測研究。在雷達對地觀測領域,側重研究微波電磁波與典型地物相互作用機理,是太空梭雷達對地觀測計劃、全球雷達遙感計劃等8個大型國際雷達計劃的項目PI;在遙感應用領域,取得金礦資源探測、災害環境監測等系列成果,努力推動國內外遙感考古事業的發展,完成“神舟飛船陸地遙感應用系統”建設;連續8年任國家863計劃信息獲取與處理主題專家組組長及責任專家,對國家對地觀測體系建設作出貢獻。創意並主持完成推出“數字地球原型系統”。
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著作13部。作為第一完成人和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3項,獲中科院等部級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等5項。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30餘名。先後被授予中科院、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並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第六任所長:李小文院士
李小文院士
男,中科院院士,1968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5年在加里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地理學碩士、博士以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現任中科院遙感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資源與環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專長於遙感基礎理論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在國內外遙感界享有盛譽。主持過多項攀登、863、重點基金、NASA基礎研究項目,現在是973項目“地球表面時空多變要素的定量遙感理論及應用”的首席科學家。
主要科研教學成就:
二十餘年來,李小文致力於地物光學遙感和熱紅外遙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他創建了Li-Strahler幾何光學模型,是我國遙感基礎研究少數國際知名專家之一。
已發表研究論著160餘篇/部,研究成果和水平得到了國際公認,研究論文被國內外科研人員廣泛引用:論文有28篇被SCI收錄,38篇SCI引用557次,44篇被EI收錄,19篇被CSCD收錄。其1981年的碩士論文1985年被美國權威著作《遙感手冊(第二版)》收入,1985年論文於1997年入選國際光學工程學會“里程碑系列”,SCI引用113次;1990年獲國際勞力士雄才偉略獎,國際權威性“Marquis科技名人錄”97年第4版傳主。
他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攀登項目,國家973項目等重大遙感基礎研究項目,1994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2000年獲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2000年獲首都勞動獎章,2001年獲長江學者成就獎一等獎,2002年被中央組織部,宣傳部,人事部,科技部共同授予“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定量遙感基礎及應用研究的發展,並使我國在多角度遙感研究領域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
教學方面,李小文教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研究生舉辦了遙感科學的系列講座及專題講座,指導了多名博士,碩士生,推動我國在短期內形成了一支具有創新能力的遙感機理的研究和試驗研究隊伍。
代表論文:
[1]LI,X.,1981,AnInvertibleConiferousCanopyReflectanceModel.MA.Thesis.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taBarbara.
[2]LI,X.,andSTRAHLER,A.H.,1985,Geometric-Opticalmodelingofaconiferforestcanopy,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GE-23(5):705-721.CollectedinSPIEsMilestoneSeriesofSelectedReprintsonOpticalRemoteSensingTheoryandMeasurement,ed.J.A.Smith,pp.88-104,SPIEOpticalEngineeringPress,1997.
[3]LI,X.,andSTRAHLER,A.H.,1986,Geometric-OpticalbidirectionalreflectancemodelingofaconiferForestCanopy.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GE-24(6):906-919.
[4]LI,X.,andSTRAHLER,A.H.,1988,Modelingthegapprobabilityofadiscontinuousvegetationcanopy.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26(2):161-170.
[5]LI,X.,andSTRAHLER,A.H.,1992,Geometric-Opticalbidirectionalreflectancemodelingofthediscretecrownvegetationcanopy:Effectofcrownshapeandmutualshadowing.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30(2):276-292.
[6]LI,X.,STRAHLER,A.H.,andWOODCOCK,C.,1995,AHybridGeometricOptical-radiativeTransferApproachforModelingAlbedoandDirectionalReflectanceofDiscontinuousCanopies.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33(2):466-480.
[7]李小文,王錦地,1995,植被光學遙感模型和植被結構參數化,科學出版社,118頁.
[8]LIXIAOWEN,WANGJINDI,HUBAOXIN,andALANSTRAHLER,1998,Onutilizationofpriorknowledgeininversionofremotesensingmodel.ScienceinChina(SeriesD),41(6):580-586.
[9]李小文,萬正明,1998,互易原理在二向性反射研究中的適用性,自然科學進展,8(4):456-460。
[10]LI,X.,J.WANG,andA.STRAHLER,1999,ApparentreciprocityfailureinBRDFofstructuredsurfaces.ProgressofNaturalScience,9(10):747-752.
[11]李小文,王錦地,A.H.STRAHLER,1999,非同溫黑體表面上普朗克定律的尺度效應,中國科學(E輯),29(5):422-426。
[12]LI,X.,A.H.STRAHLER,M.A.FRIEDL,2000,AConceptualModelforEffectiveDirectionalEmissivityfromNonisothermalSurfaces.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37(5),pp:2508-2517.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李小文的遙感基礎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國家科委的持續支持,並與國外有廣泛的合作,目前正在主持進行的研究項目及研究計劃有:
國家“九五”攀登預選項目“地球表面能量交換的遙感定量研究”(1997~2000)
國家863計劃項目“機載多角度、多光譜成像系統”(1998~2000)
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項目“熱輻射方向性模型”(1998~200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用熱點衛星數據研究地表的熱點效應(49971059)”(2000~2002)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九七三)項目“地球表面時空多變要素的定量遙感理論及應用”(2000-2005)
現任所長:顧行發研究員
顧行發,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1982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航空攝影測量專業,1987-1991年先後獲得法國巴黎第六大學、第七大學碩士、博士學位,1991年-1993年在法國農科院從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起任法國農科院終身研究員,2004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回國工作,現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法人代表、國家航天局航天遙感論證中心常務副主任。並任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應用組組長,中國航天“十一五”規劃編製專家諮詢組總體部專家,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衛星氣象與空間天氣委員會委員,中巴資源衛星推廣應用專家委員會委員,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空間信息集成與3S應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第八屆編委,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聯合國信息通訊技術促進發展世界聯盟(UN-GAID)“發展中國家科學數據共享與應用世界聯盟應用網路中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法國大氣探測和遙感飛行器科學委員會委員。顧行髮長期從事定量化遙感、感測器定標等方面研究,已發表論文120多篇其中SCI收錄30篇,EI收錄32篇。分別於2005年、2006年主持完成了關於CBERS數據定量化應用研究成果的《中國科學》E輯(信息科學)增刊和《遙感學報》專刊的出版。十幾年來,顧行發共承擔和參加15項歐共體和法國國家遙感計劃的重大科研項目。自2004年回國以來,主持承擔了科技部863、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等多項研究工作,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黨政領導


譚福安書記
譚福安,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
1949年生於山東省。1973至1976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1977年畢業分配至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先後參加青藏高原橫斷山地區、西南地區和西藏等區域的大型綜合科學考察、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工作和考察隊、研究所的組織管理工作。
1986年和1991年被聘為助理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1985年任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辦公室副主任;1986年任中國科學院西南地區發展戰略研究考察隊辦公室主任;1989年任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副隊長。
1992年調任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科技處處長,1994年任主任助理,1995年任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1998年任黨委書記兼副主任。
2000年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正局巡視員。2001年任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2006年5月至今任現職
作為學術秘書,參加組織編寫了《西南地區資源發展戰略研究》和《橫斷山地區科學院考察研究》叢書。1993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年獲中國科學院管理人員突出貢獻津貼,199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趙忠明副所長
趙忠明,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盈科優秀青年學者獎"獲得者。長期從事遙感影像信息處理技術研究工作,發表論文若干篇,書著4部,獲專利一項。對於小波理論分析與遙感應用有較深入的研究,在圖像復原、紋理分析、數據融合方面取得了突破。圖像復原:首次將小波變換與EM演演算法結合提出了盲信號復原參數辨識的多級方法,減少了辨識參數的個數,提高了辨識精度和計算效率;將圖像復原的正則化解轉化為小波的正則化解,同時將約束條件也轉化為小波表示,使得求解圖像復原問題在小波域上進行,從而可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通道進行不同的處理;提出了一種利用小波分析進行圖像分解,進而將單通道圖像復原問題轉化為多通道圖像復原問題,使得在復原時對圖像整體的約束條件降低。紋理分析:將小波變換應用於紋理分析中,並著重研究紋理的尺度空間特性,提出了尺度共生矩陣的概念,進而將尺度空間與灰度空間相結合,提出了既反映紋理尺度特性又反映紋理空間特性的三維共生矩陣的概念,並將其應用於紋理特徵提取中。數據融合:提出了基於MRF(馬爾可夫隨機場)的遙感圖像融合方法,用該方法不僅可以實現不同時相、不同感測器的圖像融合,亦可實現圖像與GIS數據的融合。同時趙忠明研究員還曾負責並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了若干項目,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曾負責或參加的5項國際合作課題,承擔國內課題20項。

組織機構


設置概況
◎組織機構的設置情況
構建三大國家級遙感機構作為集成平台:
(1)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國家航天局航天遙感論證中心
(3)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構建十二個基本創新單元:
遙感輻射傳輸研究室,環境遙感前沿研究室,高光譜遙感研究室,微波遙感研究室,遙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研究室,遙感圖像處理研究室,遙感空間信息系統研究室,數字地球與導航定位研究室,農業與生態遙感研究室,國土資源遙感研究室,非再生資源遙感研究室,減災與應急遙感監測研究室。
管理系統包括:綜合辦公室,科技處,人教處和財務資產處。
◎管理機構
具體的管理系統包括:綜合辦公室,科技處,人教處和財務資產處。

微波遙感研究室


探索新型微波遙感成像機理,重點研究微波遙感信息處理分析模型和方法,發展相應的專用處理軟體,開展微波遙感器的多學科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示範。
工作設想:
研究方向為:探索新型主被動微波遙感的成像機理和地物探測能力,重點研究地物微波散射與輻射理論模型和經驗模型、微波遙感信息處理分析模型和方法、新型極化和干涉雷達遙感技術與應用方法,並發展相應的專用處理軟體和集成系統,開展微波遙感器的多學科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示範,開拓新的應用領域。
發展目標為:成為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微波遙感專業研究室,為遙感所的整體發展作出貢獻。
管理機製為:統一進行績效考核,使得研究室的成員都榮辱與共,息息相關,加強集體主義意識,加強整體觀念,追求研究室的整體協調發展,多出成果,多出有顯示度的成果,多出大成果;
研究室成立前爭取到的課題獨立承擔和管理
研究室成立后爭取到的課題,以矩陣方式,統一管理
強調人文關懷,使得研究室的每一個人都得到完美的發展
學科發展:逐步建立完備的微波遙感科學與應用體系,推動中國微波遙感科學,特別是微波遙感應用的大發展,加快研究成果的產業化進程。
核心技術凝練:建立典型地物散射與輻射模型,開發完成微波遙感數據處理分析系統。
重大科研成果:與其它研究室合作,爭取獲得國家級獎勵一次
人才培養: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30名
經費爭取:十一五期間,共計爭取經費700萬元
發表SCI論文10-20篇,重點發表在有影響力的期刊上

遙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研究室


通過天空地一體化綜合論證與遙感試驗,系統開展航空航天遙感數據定標和真實性檢驗研究及應用,推動遙感數據的定量化、標準化和數據的共享服務。
實驗室的努力方向:
發展以定標與真實性檢驗為核心的遙感衛星發展全過程質量監督體系;
專註於民用航天遙感論證所涵蓋的理論、技術、方法、手段、條件等多個方面;
建立以前瞻性、基礎性遙感探測與檢測技術為重點的遙感新技術論證模式;
對我國民用遙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推動遙感數據的定量化、標準化和數據的共享服務;
建設國內、國際合作大平台。
學科發展:
順應國家民用航天發展,把握國內相關民用航天論證。進一步明確自身定位,做戰略規劃與長遠安排;
提出不同時期論證中心的工作重點,加強能力建設,形成自身特色;
完善組織建設、著手建章立制;開展業務規劃、全面開展科研業務;
與多家單位展開聯合,推進論證體系的形成。
完善論證組織結構:
凝鍊核心技術:
研究室要發展,必須擁有其核心技術與成果,學科建設應放在首位:
l發展定標與真實性檢驗科學,認真完成各項任務,打造精品工程,開展多單位聯合的大型實驗,開展原始創新;
l密切關注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新進展,開展遙感技術前瞻性探索研究;
l形成遙感產業化技術與政策標準研究能力,全方位開展論證。
積極打造國際合作平台:
廣泛建立國際合作,建立人員互訪、科研合作、成果共享等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機制,在廣泛國際合作中提升自身創新能力:
l積極開展科研交流,同澳大利亞、玻利維亞、法國等多個國家合作,形成遙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試驗場網路;
l同國外多家機構開展針對不同衛星和空基感測器的定標、真實性檢驗以及遙感產品信息的應用研究。
l不斷參與各類高水平國際會議,鼓勵中心人員參與國際合作計劃。
l利用國外先進的研究設施與成果,提高論證科研實力,推動研究室在遙感研究前沿領域創新。
加強學科梯隊建設:
研究室要發展,必須具有一支精銳的科研隊伍。因此,應強化培養科研人員素質,加強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學科梯隊建設,尤其注重培養青年學科帶頭人。具體措施是:
l明確培養方向,要逐步培養出我室的衛星專家;
l緊緊依靠室內所有同志,發揮大家的才智,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l要把培養高水平的青年人才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l在培養人才方面,加強老、中、青三代的學科梯隊建設,培養青年學科帶頭人,提供深造的機會,使之成為研究室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
加強研究生培養:
為研究生創造活躍的學術氛圍,培養其創造性,加強其道德修養教育,使其在做人、做學問等方面都得到系統培養:
l完善研討制度共建學術交流空間,開展學術講座;
l重視研究生中期考核、畢業考核;
l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制度,加強所際及所-校合作;
l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研究生實踐能力;
l爭取每年有學生派出國,增進國際交流。
成果設想:
l針對學科發展,深化、細化、實化民用遙感論證體系研究,建立相應的流程、標準與規範;初步形成支撐遙感論證的科研能力;
l針對核心技術凝練,以環境衛星產品研發和偏振技術研究為契機,發展數據產品生產體系;發展新型大氣探測手段,形成包括軟硬體相結合的系統級解決方案;
l針對重大科研成果產出,在凝練核心技術的基礎上,以國家級獎項為爭取方向;
l針對人才培養,將實驗室論證中心總體部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項目開展工程化管理,產出能承擔並完成大型項目的將帥級人才,並且在研究生培養中強化素質訓練;
l針對經費爭取,在任期內爭取到700萬的項目經費。
成為國家航天局航天遙感論證中心總體部:
l對國家:通過決策部門和科研隊伍的結合,促進其對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
l對航天局:促進和完善航天局機構和自身科研隊伍發展,擁有載荷和衛星應用兩方面的專家隊伍;
l對航天遙感領域:要做民用科學試驗星的主要發起者和承擔者,成為民用航天的領頭人。建立民用航天論證體系和質量檢驗體系;開展新型遙感器研究,促進新型學科的建設;建立合作平台,聯繫多家單位,開展論證和應用推廣。
l對遙感所:建立工程化遙感技術轉化隊伍,落實遙感科學的技術化、遙感技術工程化、遙感工程業務化
今後工作設想:
u定位於民用航天遙感論證所涵蓋的理論、技術、方法、手段、條件等多個方面。
u發展以定標與真實性檢驗為核心的遙感衛星發展全過程質量監督體系;
u建立以前瞻性、基礎性遙感探測與檢測技術為重點的遙感新技術論證模式;
u培養對我國民用遙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的能力;
u探索與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模式。
u通過天空地一體化綜合論證與遙感試驗,系統開展航空航天遙感數據定標和真實性檢驗研究及應用,推動遙感數據的定量化、標準化和數據的共享服務。
近期工作安排與長遠打算:
l我國環境減災星應用研究
lDPC與863重大項目的完成
l完成論證中心所需要完成的地面支撐系統設計與項目申請
l完成實驗遙感創新崗位組織建設工作
l繼續開展熱紅外遙感應用基礎研究

遙感空間信息系統研究室


研究以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空間信息管理為主體的海量空間數據分散式存儲、管理、處理、顯示和應用等。對多源空間數據資源進行綜合分析,開發空間信息管理軟體系統,為國家和各部門提供空間信息服務。
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Ø確定了研究方向:圍繞遙感空間信息工程,確立了“遙感空間信息計算、空間信息共享和決策服務”三個研究方向;
Ø梳理了研究隊伍:圍繞遙感空間信息系統研究方向,建立三大研究小組和一個工程小組;
Ø研發了技術產品:在國家863、國家科技攻關、地方和企業委託等項目支持下,研發了“遙感信息提取和目標識別系統、城市公共管理平台、可持續發展信息共享網路、海洋信息集成與服務系統、公眾地圖服務系統”等軟體產品;
Ø開拓了應用領域:積極與發改委、建設部、國家海洋局、國土資源部等行業部門以及地方政府合作,重點開拓了“城市信息化”、“數字海洋”等遙感空間信息技術應用領域;
Ø明確了產業目標:圍繞我所產業化基地的籌建,建立了“民航信息處理”等兩個聯合實驗室和中關村開發實驗室,建立了產業聯盟,為產業化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004年-2006年期間,承擔了以下研發項目:
Ø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中國可持續發展信息共享網路(250萬,其中2004年到位105萬,2005年到位145萬)
Ø“十五”海洋“863”福建示範區海洋環境監測服務系統:(合同為90萬,其中2006年到所57萬)
Ø總裝“863”項目:台灣地區遙感綜合應用集成與演示系統開發(2005AA712081)(2006年,33萬)
Ø國家海洋局908-01課題:“WY10區塊海島、海岸帶遙感調查與研究”(2006年,30萬)
Ø國家“十五”科技攻關:科學數據共享工程門戶網站研製(2005年,15萬)
Ø深圳市防洪管理決策支持系統:(2005年,29.5萬)
Ø國土資源部委託項目:國土資源信息共享平台設計(2006年,20萬)
Ø紹興市規劃局委託項目:紹興市地理信息總體規劃設計(2005年,30萬)
Ø淮安市規劃局委託項目:淮安市地理空間信息系統設建設方案(2005年,15萬)
Ø內蒙古額爾古納市政府“生態特區”前期預研項目:地理空間信息系統總體規劃設計(2006年,7.5萬)
Ø“國研”公司委託項目:城市公共信息共享服務平台系統開發(2006年,24萬)
Ø浙工大和台州學院合作研究開發項目:遙感軟體開發(2006年,22萬)
Ø禽流感時空分佈:(2004-2005年,20萬)
Ø揚州市418項目:(2004-2005年,40萬)
Ø中歐合作項目:(2004-2005年,15萬)
研究室的研究方向:
Ø遙感空間信息系統(RemoteSensedSpatialInformationSystem)的提出:是實現“遙感數據計算-時空信息共享-應用決策服務”為一體化的技術和應用體系。
Ø在技術研發上:突破多源遙感空間信息的綜合分析與應用集成技術,建立空間分析模型庫和知識庫,研發“遙感空間信息計算系統、信息共享平台和決策服務系統”等軟體原型;
Ø在技術應用上:重點圍繞“城市信息化、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數字海洋”等重大應用問題,發展“可持續發展信息共享、城市公共信息管理、海洋立體監測信息服務”以及“公眾地圖服務”等專業化應用服務系統,為遙感空間信息產業化構築技術支撐平台,服務於國家、地方和行業的重大決策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需求。
研究室的組成:
Ø固定人員(8人):池天河(研究員)、駱劍承(研究員)、劉少創(研究員)、李紅旮(副研)、程曉雲(副研)、劉冬輝(副研)、張新(副研)、王秀麗(助研)
Ø項目聘用(5人):畢建濤(副研)、沈占鋒(博士后)、楊幫會、吳珍珍、張成剛
Ø研究生:20餘人
Ø輔助人員:2名
工作設想:
1、打造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核心研究團隊,發揮總部作用
在已有比較完整的遙感空間信息系統研究團隊基礎上,將進一步整合所里有關遙感空間信息工程技術(測繪工程、可視化)方面的研究力量,按照遙感空間信息產業鏈進行有機組合以及相互之間資源和人才穿插,圍繞工程中心產業發展部署來設置研究方向和構築研究團隊,成為工程中心的核心研究團隊之一,併發揮總部引領作用,全力為我所遙感空間信息產業化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2、構築“金字塔”式梯隊架構
3、探索“矩陣”式管理與協作開發模式
4、制定嚴謹的學術培養計劃和嚴格的技術訓練體系
Ø核心梯隊人才的培養:根據研究室研究布局,扶持副研究員一級擔任研究小組的負責人,將“責、權、利”下放到各個研究小組中,培育其穩定長期的研究方向,提高其組織管理才能,最終形成研究室研究梯隊的核心人才。
Ø研究生培養:建立研究室的一體化管理體制和導師組(導師+學術指導+研究小組負責人)制度來實行對研究生的共同培養,儘早確定並穩定學生的研究方向,培育濃厚的團隊學術氛圍和個人研究興趣,制定嚴格的訓練計劃,鼓勵參加相關的研究項目,建立梯隊化的“傳幫帶”機制,保障學生的學術水平和技術能力的協調發展。
5、集中力量,有限目標,穩紮穩打,逐步推進
在研究室建立初期,為了儘早構建遙感空間信息系統技術體系,打造精品和樣板,必須集中優勢力量,瞄準有限目標,穩紮穩打,逐步推進。“十一五”伊始,研究室首先選擇以“海洋”和“城市”為突破口,建立與行業部門的緊密合作關係,聚集研究室的優勢,重點圍繞“城市公共信息管理平台”和“數字海洋原型系統”兩個平台的研究開發,來初步構建遙感空間信息系統的技術體系,突破其中關鍵技術來建立核心平台,再逐步向國土、電信、交通等領域開拓,最終全面實現為政府決策、行業部門和社會公眾的信息服務。
工作目標:
1、學術研究目標
通過“十一五”的發展,抓住機遇,在可持續發展科學問題指導下,研究“遙感空間信息計算、空間信息共享和空間信息決策服務”等三大核心技術,通過頂層設計,探索遙感空間信息工程的建設模式,研發齊全的空間數據產品和具有指導意義的標準規範,發展富有競爭力的遙感空間信息核心技術產品,開發自主產權的遙感空間信息技術平台,以國家、行業和地方重大應用需求為導向,形成一系列專業化的應用示範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重點為“數字城市”、“數字海洋”、“數字國土”等數字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同時也為社會公眾和國家政府決策提供綜合性的空間信息服務支持。
2、產業化目標
作為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核心研究團隊之一,積極開展兄弟研究室的協作互動,共同發展遙感空間信息產業的技術支撐平台,推動我所產業化基地、全國性空間信息產業化網路和企業聯盟的建設,力圖通過5年積極的良性循環發展,最終走向規模化、企業化的發展道路,為奠定我所在遙感與空間信息產業化領域中的重要地位。發揮核心骨幹作用。
3、重大科研成果產出
在對遙感空間信息系統的三大核心技術的探索和凝練基礎上,通過對重點示範工程的應用系統集成,形成“分散式遙感信息計算平台、網格化城市綜合信息管理平台、區域性可持續發展科學數據共享網、公眾化大地圖信息服務網以及原型系統”等5大技術成果,取得相應的軟體著作登記權,對其中重點創新性技術取得發明專利3-5項。以上5個技術成果將成為“遙感空間信息系統”研究室的標誌性產品,是面向政府、行業和社會公眾服務的技術支撐,也將成為我所發展遙感空間信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4、人才培養
圍繞遙感空間信息系統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研究開發,構築塔式團隊組織架構,圍繞三大研究方向,組建三個研究小組和一個工程小組,有組織、有計劃地來培養人才,包括幾個方面:
Ø核心梯隊人才的培養:5年內,再培養核心技術人才4-6名,形成12個固定人員以上規模的研究團隊(3名研究員,5名副研究員,4-5名助理研究員);
Ø研究生培養:每年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0名以上、博士后2-3名,其中每年有2-3名學生獲所級以上優秀學生稱號。
經費爭取:
“十一五”期間(2007-2010),研究室爭取科研經費至少1000萬。其中,目前已經爭取到的項目渠道如下:
Ø國家海洋局908-03“數字海洋原型系統”設計項目:130萬(與相關研究室共同承擔);
Ø國家海洋863重大項目-福建示範區信息集成課題:研究室將承擔其中信息平台和服務系統兩大核心任務,“十一五”期間可爭取至少500萬;
Ø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與建設部城市規劃設計院合作申請成功了三個課題,根據任務書可落實到我所的經費約200萬;
Ø芬蘭貸款的內蒙古額爾古納市信息化工程項目:首期項目為200萬,已經草簽協議,2007年開春后開展;
Ø深圳西麗水庫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設:和深圳合作夥伴聯合中標(150萬),軟體開發部分為50萬;
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基金、天津聯合實驗室啟動項目等零碎項目:150萬;
同時,與兄弟研究室共同努力,在以下幾方面具有爭取潛力:
Ø國家海洋局908-03“數字海洋原型系統”的開發:待設計完成後,與兄弟研究室協作,全面爭取其開發項目,估計在1000萬以上;
Ø對地觀測863項目重點項目-網格gis:一直參與前期工作,將與所內有關力量一起爭取承擔其中一個課題,約200萬;
Ø國家支撐計劃和平台計劃:中國可持續發展信息共享網路,納入2007年滾動計劃中,約300萬;
Ø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西南大型水電站群生態安全遙感監測與河流健康維持關鍵技術研究,與雲南大學、清華大學、雲南華能等合作,參與前期運作之中;
Ø發改委的電子政務信息平台和主體功能區項目:與宏觀院合作,參與前期工作之中;
Ø國土資源部信息共享平台建設:我們負責了其設計規劃工作,將全面參與該工程的建設;
Ø國家海洋局602與福建省地方908項目:我研究室將爭取其中空間信息平台和服務系統的研發工作,另外還包括廈門等地市一級的海洋信息化規劃設計工作。
Ø天津遙感產業化基地:目前正與天津市科委和高新區洽談1000萬的產業化項目之中;
Ø地方信息化建設項目:包括紹興城市規劃、淮安城市規劃、額爾古納生態特區、深圳水利、廈門海洋、新疆國界、廣州移動、河南電力、杭州導航等,目前已經完成這些地方的前期設計工作,“十一五”期間將通過與企業合作的形式,全面開展這些信息化工程的建設,我所將承擔其中信息平台的研發工作;

數字地球與導航定位研究室


開展數字地球、WEBGIS、虛擬地理環境、空間信息決策支持、導航定位等方面的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相應的地球空間信息服務和決策支持系統,為國家和各部門提供空間信息服務。
學科理解:
數字地球是空間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涵蓋了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等3S技術領域,而導航定位則是當前空間信息技術應用的快速發展方向,產業化勢頭良好。
具體到本研究室,有如下幾個特點:
1).以發展GIS為主,兼顧導航定位方向;
2).可以細分為地理信息系統、導航定位系統、空間決策支持系統、虛擬現實系統等;
3).包括理論研究、軟體開發、硬體研製、空間信息技術產業化等重要的工作內容;
研究室設置:
是所三期創新的重要舉措,是為了更好地發展空間信息技術。
1)肩負著發展GIS與GPS應用系統的重任,代表遙感所參與國內外競爭,形成品牌產品,佔據相當的市場份額。
2)整合所里GIS方面的技術隊伍,進行優化配置,形成團體優勢,提高戰鬥力。
3)大力發展GIS學科,在理論研究與技術開發上實現突破。
隊伍建設:
數字地球與導航研究室成立以後,將整合了所里原來地理信息系統、網路地理信息系統、虛擬現實與可視化等方面的主要技術隊伍,從而成為一支非常有戰鬥力的隊伍。但是,如果不能協調領導好,則不僅不能實現整合的初衷,而且將會產生若干不必要的摩擦,從而形成一加一小於二的嚴重後果。因此,工作的基本設想是,在充分保持現有各組人員工作的工作基礎上,積極開拓,爭取新的項目,以新項目作為隊伍整合的基礎,密切所有人員的合作,使大家真正融為一體。這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對各自已有的項目和工作關係不加干涉,二是大家共同合作運作更大的項目,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平台軟體開發:
1)地理信息系統;
2)WebGIS;
3)虛擬現實系統;
應用系統:
1)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
2)地籍信息系統;
3)環保信息系統;
4)林業信息系統;
5)應急指揮系統;
6)PDA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
項目爭取:
1)國家項目:863計劃、支撐計劃等;
2)行業項目:土地、林業、災害等領域的信息系統開發項目。
3)地方項目:數字城市類的項目等。
理論研究:
1)時空數據模型;
2)三維模型;
3)空間數據服務;
4)虛擬現實可視化;
5)空間數據服務;
6)空間決策支持機制…
預期取得的成果:
學科發展:形成數字地球與導航定位技術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時空模型、三維模型、空間決策推理、空間數據共享等方面發表高水平的研究論文,並具備持續深入的發展能力。
平台軟體開發:在現有成果基礎上,開發出地理信息系統平台軟體、網路地理信息系統軟體、虛擬現實與可視化軟體,成為國內知名品牌:1)地理信息系統;2)WebGIS;3)虛擬現實系統。
應用系統開發與產業化:數字城市、土地管理、水利管理、林業管理、環保信息管理、災害管理、應急指揮系統等方面應用系統開發,形成產業化能力。
知識產權:1)專利3項;2)軟體著作權登記6項;3)論文15篇,其中SCI收錄3篇。
經費:每年到位經費500萬元。
人才培養:博士生10名,碩士生20名。

遙感圖像處理研究室


重點研究遙感圖像通用處理、信息智能化提取、信息挖掘、大型海量遙感數據處理平台等技術,為遙感圖像處理系統軟體開發和產業化提供技術支撐。
學科定位:
遙感圖像的通用處理技術;
與通用技術緊密相關的專用系統、軟體產品、地面系統;
從不同層面和方向支撐重點實驗室、論證中心和工程中心的發展;
發展目標: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工作設想:
l由研究員率領,由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和高年級研究生組成研究團隊,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主要的技術領域有:數據壓縮、圖像恢復(匹配與糾正、圖像復原與去噪)、模式識別等。數據源不限。加強國際合作,自主培養與引進人才相結合充實研究團隊。
l一方面尋找來自於國家和社會的項目和資源,與目標客戶建立戰略聯盟關係互相支持,將關鍵的核心技術服務於項目;另一方面針對市場需求,研發基於關鍵核心技術的商業化產品,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實現將關鍵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目標。
l加強信息管理和信息建設,主動把握市場方向,積極探索技術發展方向,為技術發展和項目及產品生產指引方向。
工作目標(至2009年):
l將遙感圖像處理技術學科發展成為在數據壓縮、圖像恢復、模式識別等領域具有若干核心技術的關鍵學科,至少有六項發明專利,六項軟體著作權登記和若干商業化的軟體產品。07年已經申請四項發明專利,獲得三項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l自主培養或引進高水平的研究人員2名;培養博士生6名;碩士生10名。
l年經費大於300萬。
軟體工程管理與質量保證措施
n完善組織管理
設計、開發、測試、保障組,各負其責,互相配合
n嚴格過程式控制制
ü完善組織管理
ü編碼規範
ü代碼版本管理
ü每日構建
ü代碼檢查
ü內部網站
ü工作日誌
üBug追蹤系統
n加強測試修改
n強化交流總結

減災與應急遙感監測研究室


研究遙感空間信息在水災、旱災、火災、風災、油氣污染等災害中的應用,同時建立突發性環境災害事故的遙感緊急響應系統與響應機制。
研究方向:
研究遙感、空間信息在自然災害和突發性環境事件中的應用,建立突發性環境、災害事故的遙感應急反應系統與響應機制,發展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快速反應、預警、應急預案以及綜合評價的核心技術,為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持續、科學的災害遙感信息服務。
考慮到目前的人員組成和項目情況,在研究室建立的初期,實行按課題組核算的管理模式,之後2-3年內,逐步過渡到研究室統一核算的管理模式。
在科研人員分工方面,根據任務性質和進度安排,實行統一調度、動態分配。
對課題負責人和主要骨幹,根據負責課題的經費強度和貢獻大小,享受不同的績效待遇(可不受職稱、職務限制),以調動爭取課題的積極性。
人才與隊伍:
考慮到現有的任務和未來的發展,目前的人員規模和結構完全不能滿足需要。已正式向所領導提出申請,希望在近兩年內,接收新畢業的博士、碩士4-5名。
同時,還要繼續加強對博士、碩士生的培養以及固定人員科研水平的鍛煉。為每位研究人員提供力所能及的職稱、職位升遷條件和培訓機會。
科研工作:
形成創新研究和監測運行兩種模式並存的工作機制。以研究室組建為契機,組建創新研究組和監測運行組。創新研究組以創新研究員、副研究員和博士生、碩士生為主體;監測運行組以高級工程師、中初級人員和項目聘用人員為主體。分別採取不同的考核體系。以消除過去一個人既要開展研究又要做具體監測帶來的弊端。
工作目標:
在發展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快速反應、預警、應急預案以及綜合評價的核心技術,為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災害遙感信息服務的基礎上,形成一支具有重要學術、決策影響力和創新能力的研究團隊。
組建成一支年齡、結構、層次合理的研究梯隊,人員數量達10-12名。培養博士生8-10人,碩士生12-15人。
“十一五”期間,配合所內外專家和領導,爭取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和院創新重大項目2-3項,總經費不低於500萬元。
“十一五”期間,完成2-3項重大科技成果,爭取獲國家獎1項。

農業與生態遙感研究室


以國家目標為導向,開展綜合性農業與生態遙感監測研究,重點研究農作物長勢監測與作物估產的方法與應用系統。
人員結構:
總人數:33人
–遙感所職工:12人
–博士后:2人
–博士生:7個
–碩士生:7個
–項目聘用人員:9人
研究室成員名單:
吳炳方、李強子、田亦陳、閆娜娜、周月敏、蒙繼華、張磊、黃慧萍曾源、楊雷東、任鴻瑞、文美平
在研項目:
科技部
–十五攻關:遙感探測非法罌粟種植技術研究
–科技成果推廣:中國農情遙感速報系統
–農業成果轉化:農作物長勢遙感定量監測系統
國務院三峽辦:
–三峽工程生態環境遙感實時動態監測
–三峽工程生態環境遙感信息系統
國家禁毒辦:
–天目-07行動
–緬北地區罌粟遙感監測
世界銀行
–海河流域ET遙感監測
水利部
–“官廳、密雲水庫上游”水土保持遙感監測工程
今後工作重點:
(1)農情遙感監測方法研究。重點開展作物長勢、單產模型和種植面積等遙感監測方法研究。開展信息農業、精細農業領域的研究,擴展研究和應用領域。
(2)生態遙感監測方法研究。重點開展水土流失、植被多樣性、生物量、植被三維結構和植被覆蓋度等生態系統參量動態監測方法研究。
(3)開展水資源遙感監測方法研究。重點開展蒸散發、水文下墊面、生態需水量等遙感監測方法研究。
(4)開展旱情遙感監測方法研究。重點研究旱情遙感監測指標及監測方法。
(5)開展全國及全球農情遙感監測,包括全球主要產糧國和糧食需求國家的糧食產量和作物產量估算。
(6)開展國家大型工程,如三峽工程的生態效應遙感監測,包括凈初級生產力、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
(7)開展毒品原植物遙感監測方法研究,開發全國禁種鏟毒管理信息系統。
(8)開展生態環境資料庫建設與應用系統建設研究,重點研究空間數據存儲的技術與方法,農業與生態數據主題組織,農業與生態空間數據檢索,農業與生態遙感監測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農業與生態信息發布等方面研究。
科研工作目標:
(1)在旱情指標、作物類型、作物產量、植被多樣性、植被三維結構、蒸散發、水文下墊面等遙感監測方法方面獲得原創性成果。
(2)開展全國作物長勢、旱情、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估算、種植結構調查和複種指數監測、重點區域蒸散發監測;開展全球主要產糧國的主要作物產量、長勢、旱情監測。
(3)開展全球重點毒區和國內重點省市的毒品原植物種植面積和產量估算。
科研成果目標:
申請10-15項軟體著作權;
申請國家級獎1項;
發表CSCD論文20-30篇,其中SCI5-8篇。
人才培養工作目標:
培養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3-5名,博士后3-5名;博士5-8名;碩士5-10名;
年人均爭取科研經費超過20萬元。

環境遙感前沿研究室


圍繞全球和區域變化及響應中的核心基礎科學問題,重點開展全球變化、地球圈層耦合、環境因子變化的遙感研究。
管理模式:
•以課題組為核算單元
•所內資源公平分配

高光譜遙感研究室


探索新型高光譜遙感成像機理,重點研究高光譜遙感信息處理分析模型、方法,發展相應的專用處理軟體,開展高光譜遙感的多學科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示範。
研究室正式在編人員名單(共計九人):
研究員五人:童慶禧、馬建文、畢思文、燕守勛、張兵
副研究員三人:張霞、劉亞嵐、丁琳
助理研究員一人:陳雪
工作設想:
搞好研究室學科建設,促進研究室內部學科交叉和融合;
在遙感所總體框架下,支持所內各研究室之間的聯合和互助;
團結研究室內所有同事,大家共同努力,把研究室辦成一個和諧溫暖的大家庭;
以研究室為平台統籌資源,齊心協力對外爭取項目;
充分發揮研究室每個人的學科專長,促進個人進步;
關心研究室里每一個研究生的成長,做好人才培養工作。
近期工作目標:
學科發展:繼續保持遙感所在國內高光譜遙感領域的優勢地位,同時加強國內外合作,促進學科發展。
核心技術凝練:高光譜遙感信息機理與新型遙感器技術前沿;高光譜遙感信息處理模型、方法以及相應專業應用軟體。
重大科研成果:參加或者牽頭申請部委科技進步獎2項以上;發表SCI、EI文章20篇以上;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3個以上。
人才培養: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0人以上。
經費爭取:研究室每年平均到位經費達到200萬元。

國土資源遙感研究室


以空間遙感數據為核心研究國家土地資源遙感監測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研究全國、地區以及重點城市的土地資源現狀和動態變化,為國家提供科學數據。
基本發展目標:
研究工作以遙感應用為主,有突出特色
不與其它研究室研究內容重複,但求相互支持
工作開展:
v堅持“國家級基本資源與環境遙感動態信息服務系統”的運行,持續、穩定地開展土地資源現狀和動態變化遙感應用研究,進一步使其成為國家宏觀規劃與決策重要的科學數據基礎。
v以土地資源時空資料庫為基礎,同時開展土壤侵蝕(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城市擴展、生態環境綜合評價等時空特徵研究,加強資源環境研究的綜合性。
v以空間遙感數據為核心,研究國家土地資源遙感監測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在資源環境時空信息的獲取、處理、分析、應用等方面,以應用為目標開展技術研究和方法探索,為提升數據成果質量及其應用價值奠定技術基礎。
v進一步促進科學數據的應用與共享,力爭使其成為我國資源環境遙感應用研究中難以替代的重要數據來源。
隊伍組成:
在現有國土資源遙感方向基礎上,凝聚科研能力,隊伍人員包括:
張增祥研究員自然地理
趙曉麗項目研究員水土保持
譚文彬項目副研地圖學與GIS
劉斌實驗師GIS
易玲助研地圖學與GIS
何劍鋒項目副研地圖學與GIS
王長有高級工程師測繪
汪瀟博士地圖學與GIS
至2006年,國土資源長期穩定著遙感所規模最大的科研隊伍,現在處於隊伍調整期。
近期目標:
v以全國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蝕資料庫為核心,將其向前擴展到20世紀70年代,向後延伸到2005(2010)年,加強其不可替代性
v系統開展資源環境時刻過程研究,同時在土地退化、生態環境綜合評價、城市擴展監測等方面進一步擴展,豐富研究內容
v構建更紮實、可靠、穩定、一致的國土資源數據平台,繼續沿著邊建設、邊應用、邊完善的方向發展
v加強合作,深化研究,在資料庫建設與更新、數據質量評價、現代過程研究、綜合研究等方面得到發展
v在科研經費方面,力爭實現600萬元的目標,以保證科研工作正常開展為基本前提
v加快科研隊伍建設,補充2-3名新生力量,使研究隊伍穩定在7-8人的規模,繼續保持與兄弟單位的良好合作。

非再生資源遙感研究室


1.研究方向:
研究重點:
1)非再生資源和古環境空間信息特徵與分佈規律等遙感應用理論;
2)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遙感勘查的新技術與新方法;
3)國家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遙感戰略.
解決問題:
1)到何處去尋找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潛在的有利區段和位置;
2)採用何種最有效的遙感勘查技術手段組合來實現找礦靶區和文化遺跡的發現與快速評價;
3)如何構建一個國家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遙感勘查與評價標準化技術體系”;
2.研究內容:
以地球多尺度空間信息的地學屬性與礦產分佈規律;礦產信息和古環境遙感信息挖掘;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評價-預測;對地觀測信息一體化的評價技術平台為主體。
近期重點圍繞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以及院三期創新重大項目的任務與要求,深入開展大型斑岩銅礦帶的成礦潛力評價與找礦靶區圈定;西部典型覆蓋區隱伏礦產定位預測;海洋油氣遙感信息檢測與遠景評價;古大運河水環境的遙感評價;西部典型區遙感生態評價研究;非再生資源與環境數據平台建設與通用模型開發等內容,為國家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遙感提供典型案例與示範研究。
3.戰略定位:
•以對地觀測信息一體化為支撐(標準)
•以體現學科特色和學科交叉的研究為主體(優勢)
•以特徵信息的挖掘和演演算法研究、典型案例應用示範為特色(引領)
•以實現國家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遙感理論、技術、方法體系為目標(綜合)
4.核心技術凝練:
地球空間信息多尺度成礦地質特徵遙感分析技術;
多覆蓋條件下的隱伏礦床遙地物化綜合數據融合評價技術;
油氣資源信息遙感檢測與綜合評價技術;
高解析度遙感礦產信息建模與定位預測技術;
空-地一體化蝕變礦物快速標準製圖技術;
古文化遺址遙感多波段信息挖掘與評價技術;
空間數據標準化平台構建與一體化處理、提取和分析技術;
工程地質環境遙感評價及工程模擬技術;
生態環境特徵因子評價指標制定與分析技術;
對地觀測信息一體化的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遙感研究流程
工作設想
•以現有人員的學科側重和工作積累為基礎,注重體現學科特色的深入研究和積澱,相互協作,優勢互補,形成集成優勢;在優質完成各自科研計劃的同時,努力爭取高層次的綜合研究項目,逐步實現以課題核算運作模式向室核算模式轉變;
•強調創新意識,注重多學科跨領域的交叉與結合,廣泛與高校和產業部門聯合,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形成產學研一體化聯合優勢,在國家層次上的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信息的掌握與應用中提高研究室的地位和知名度。
•突出開放思想,發揮我所遙感應用基礎、技術與方法綜合研究優勢,依託我所矩陣式學科布局與網路化科研體系,在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遙感應用理論與方法以及關鍵技術等方面形成具有引領作用的創新性成果。
•注重學科建設和發展方向,積極參與國家、全球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科學問題的研究和解決,以任務帶學科,在完成國家目標和任務的同時,發展“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遙感應用科學”。
•本研究室的宗旨:團結、務實、協作、創新
預期取得的成果
1.科研成果
對地觀測信息一體化的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綜合研究平台;
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評價-預測通用系列模型與技術方法;
非再生資源量預測與古環境評價成功示範典例;
2.人才培養
博士研究生3-5人;
碩士研究生5-10人;
年輕學科帶頭人1-2人;
3.隊伍建設
一支10人左右的非再生資源與古環境遙感應用專業隊伍;
4.經費爭取(1130萬)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題)
大型斑岩銅礦帶成礦潛力遙感評價與靶區預測(90萬)
西部典型覆蓋區隱伏礦床定位預測(150萬)
空間技術在大運河調查中的應用(300萬)
國家863(專題)
海洋油氣資源遙感探測新技術(100萬)
院三期創新(專題)
超大型斑岩銅礦床聚礦特徵及其對比研究(90萬)
大型天文射電望遠鏡工程地質研究(300萬)
院信息化建設(100萬)

遙感輻射傳輸研究室


所屬領域:
遙感科學基礎研究
研究方向:
在遙感輻射傳輸機理研究基礎上,重點開展遙感尺度與方向效應、遙感知識庫、遙感反演理論、遙感信息與模型同化等研究工作。
與遙感所的關係:
作為遙感所的基本創新單元
所屬部門: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航天局遙感論證中心紅外技術部
工作重點:
在遙感輻射傳輸機理研究基礎上,發展和完善可見/近紅外二向性反射模型、熱紅外輻射方向性模型系列,構建典型地物遙感知識庫;
加強遙感反演理論研究,構建以國產衛星遙感數據為主的多源遙感信息綜合反演的理論和技術體系;
加強遙感尺度效應與尺度轉換研究、遙感信息與模型同化研究,推動定量遙感在地表能量平衡,水、熱和二氧化碳循環中的應用。
發展目標:
學科發展:發展遙感輻射傳輸機理,構建多源遙感信息綜合反演的理論體系,加強遙感尺度效應與尺度轉換研究、遙感信息與模型同化研究,在國際一流遙感刊物發表高水平論文10以上,出版專著2部。
核心技術凝練:研發多源遙感數據綜合反演與同化技術,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3-5項,專利2-3項;
重大科研成果:中國陸地遙感綜合反演與同化系統、典型地物遙感知識庫等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1項以上;
人才培養:平均每年培養博士6名,碩士9名,博士后1人;年輕研究骨幹晉陞研究員1人,副研究員3人,助理研究員3人。
經費爭取:年均經費150萬元以上。

研究領域


數字地球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虛擬地理環境技術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空間信息系統應用與公眾服務技術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科研隊伍


完整的科研體系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人才隊伍規劃
三期創新已批准我所增加編製26人,引進“百人計劃”5名,建設創新團隊一支。我所已申請增加創新崗位60人,原則上得到院資環局批准。計劃到2010年,全所在職職工總數翻一番,達到450人,在讀碩士及博士研究生達到400人,博士后20人(人員總數達到850人),比現有人數翻一番。
人才隊伍建設
通過三期創新:
Ø梳理科研隊伍,招聘領軍人才;通過研究室的組建,使10餘位青年科學家走上科研帶頭人的崗位,為他們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形成了以國家遙感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航天遙感論證中心主任、國家遙感技術應用工程中心主任、各研究室主任及各創新研究員為主體的多層次人才結構。充分發揮領軍人才及所有科研骨幹的作用各項素質得到磨礪與提高。
Ø知識、年齡結構更趨合理,形成了院士、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創新研究員三個層次學術帶頭人隊伍。
Ø鼓勵優秀碩士生碩博連讀,提高博士生生源質量;獲得中科院研究生科學與社會專項資助3人,院長優秀獎3人,優秀畢業生3人。
Ø2005年-2006年共向社會輸送博士后研究人員14人、博士畢業研究生75人、碩士畢業研究生31人;
Ø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獎學金學者培訓基地的資格認定;
Ø與國家航天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承辦聯合國空間科學技術教育區域中心,目前第一批亞太各國的學員已在我所完成了專業實習。
Ø受商務部委託,舉辦“非洲遙感技術培訓班”,使14個國家的學員得到培訓。為中非遙感技術合作開闢了通道與橋樑。
全所現有在職職工213人(科研人員170人),項目聘用人員82人,在讀碩士及博士研究生318人,博士后13人。其中:
中科院院士4人,歐亞科學院院士2人;
“百人計劃”入選者5人,從國外引進的專業技術人才10人;
國內引進優秀人才6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2人,“973”首席專家1人,“863”領域/專題專家2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專家2人;
研究員、博導33人;
已培養碩士248人,博士110人,博士后48人。

科研成果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數字地球V1.0版
◎遙感圖像定標軟體
◎遙感反演軟體
◎雷達圖像處理軟體GRACE
◎高光譜圖像處理軟體系統——HIPAS
◎水庫綜合辦公信息系統
◎城市防洪決策支持系統
◎海洋立體監測信息服務系統
◎遙感圖像處理系統
◎三峽庫區生物多樣性遙感監測

論文著作


◎我所科研成果的國際影響
◎代表性SCI論文的情況
◎遙感所近年來的著作
◎遙感應用研究所建所以來獲獎成果一覽表
◎2006年文章檢索SCI、EI
◎2005論文檢索SCI、EI

獲獎成果


遙感應用研究所建所以來獲獎成果一覽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企業控股參股


遙感應用
遙感應用
北京宇圖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宇圖天下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MapUniverseTechnologyCo.,Ltd.)是以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技術依託的高新技術軟體企業,也是中國科學院地理信息技術和遙感應用技術產業化與成果轉化的產業基地。擁有強大的專業技術背景和國內頂尖學府的人才優勢,運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通訊、網際網路(Internet)和多媒體等工具,以“推動空間信息技術產業化,實現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模化”為經營目標,致力於地理信息應用軟體產品研發、空間數據服務、遙感應用工程以及推進GIS在電子政務方面等技術領域。
國遙新天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國遙新天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EarthViewImageInc.)是以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和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背景依託的高新技術軟體企業,是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技術產業化與成果轉化的產業基地。公司圍繞“推動遙感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實現規模化遙感產業經營”目標,從事:(1)遙感應用軟體產品研發、(2)遙感影像數據服務、(3)遙感工程與GIS應用工程、(4)電子政務工程等業務,致力於遙感、GIS應用技術的推廣普及。
公司提供全球範圍的全系列不同類型、不同解析度衛星遙感應用服務,主要代理分發全球最高解析度商業衛星QuickBird(快鳥)遙感影像,同時提供Ikonos、陸地衛星TM等衛星遙感服務,建立了完整配套的技術產品服務體系,包括遙感數據獲取分發、遙感影像處理加工、遙感應用軟體產品、遙感應用系統集成、遙感應用技術培訓等業務。
公司在遙感應用工程、GIS應用工程等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先後承擔了國土資源部土地規劃試點及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小城鎮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等多個國家級科技項目,擁有海量影像快速瀏覽軟體、城市發展動態監測軟體、小城鎮綜合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等多個獨立知識產權軟體。
公司與美國DigitalGlobe、法國PlanetObserver、日本NTTDATA、俄羅斯Sovinformsputnik、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等公司和機構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建立了通暢的國際合作和交流渠道。公司將密切跟蹤國際商業遙感應用技術前沿,積極與有關國際機構建立高起點的遙感產業化商業合作。
天津中科遙感信息技術公司
天津中科遙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金3500萬元,首期將完成數字城市、數字城鎮、手機終端與數字信息結合使用的應用平台及產業化,三年內將實現銷售收入超億元。
2007年5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山陰縣玉井鎮北祖煤礦和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發起的,天津中科遙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暨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簽約儀式在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隆重舉行。天津市科委、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天津海泰控股集團、天津測繪院、中國民航大學、天津城建學院等單位的有關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
會上,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池天河主任作了遙感產業基地工作報告,中科院遙感所所長顧行發介紹了高解析度衛星、航空遙感等信息產品未來將面向社會提供服務、滿足大眾需求的前景,同時分析了遙感信息技術產業化、規模化將帶來的巨大社會經濟效益。市科委主任助理洪學海代表市科委對三方合作簽約儀式的圓滿成功表示祝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代表園區表示在今後的合作過程中對遙感技術產業化項目將予以全力支持及配合,希望合作單位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去應對創業前期的各種困難,共同將遙感信息事業做強做大。
天津遙感產業基地將致力於院市共建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轉化,落實院市合作協議,爭做中科院成果在津轉化的排頭兵,為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探索出一條特色之路。
2007年11月16日,中科遙感正式成立。中科院遙感所所長顧行發先生任董事長,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池天河先生任執行總裁。

相關詞條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天則經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鄭州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參考資料


http://www.irsa.ac.cn/cn/index.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