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利率掉期的結果 展開

利率掉期

為減少融資成本的互換合同

利率掉期(利率調期)( Interest rate swap),就是兩個主體之間簽訂一份協議,約定一方與另一方在規定時期內的一系列時點上按照事先敲定的規則交換一筆借款,本金相同,只不過一方提供浮動利率( Floating Rate),另一方提供的則是固定利率( Fixed Rate)。

基本簡介


利率掉期,就是兩個主體之間簽訂一份協議,約定一方與另一方在規定時期內的一系列時點上按照事先敲定的規則交換一筆借款,本金相同,只不過一方提供浮動利率,另一方提供的則是固定利率。利率的大小也是按事先約定的規則進行,固定利率訂約之時就可以知曉,而浮動利率通常要基於一些有權威性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浮動利率進行計算,如LIBOR(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或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在其基礎上再加上或減去一個值等等方法可以確定當期的浮動利率。
最初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協議雙方在市場上融資(尤其是向銀行借款)時,自身借入浮動利率的成本與借入固定利率的成本不同,於是可以結成對子,各自借入自己更擅長的那種利率,從而實現雙贏,都降低了融資成本。
之後,或者說現在,人們經常將它作為一個避險工具,市場之大,有人認為利率將會下行,浮動利率好;其他人或可能認為固定利率更划算,此時,很容易找到一個與你預期不同的人做交易對手,從而雙方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此時,銀行常常充當中介,與不同人簽立掉期協議,再來平衡。
中國第一筆公布的利率掉期,發生在招行花旗之間
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業務主要是負責從各商業銀行購買住房抵押貸款,之間具體的財務操作或許會用到,這個是實務問題,提的不多。其實掌握了利率掉期的含義之後,若是真的遇到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業務分析中有掉期問題,應該也可以理解了。掉期只是一個工具,與所有金融衍生品一樣,都說是用來管理風險的,真正導致危機的原因是人的濫用與貪婪,還有整個系統的特徵所決定的脆弱性。

用途


(一)規避利率風險:讓使用者對已有的債務,有機會利用利率掉期交易進行重新組合,例如預期利率下跌時,可將固定利率形態的債務,換成浮動利率,當利率下降時,債務成本降低。若預期利率上漲時,則反向操作,從而規避利率風險。
(二)增加資產收益:利率掉期交易並不僅局限於負債方面利息支出的交換,同樣的,在資產方面也可有所運用。一般資產持有者可以在預期利率下跌時,轉換資產為固定利率形態,或在預期利率上漲時,轉換其資產為浮動利率形態。
(三)靈活資產負債管理:當欲改變資產或負債類型組合,以配合投資組合管理或對利率未來動向進行鎖定時,可以利用利率掉期交易調整,而無須賣出資產或償還債務。浮動利率資產可以與浮動利率負債相配合,固定利率資產可以與固定利率負債相配合。

例子


某外貿公司4月1日有一筆5年期,浮動利率計息的美元負債,本金為美元1000萬,利率為計息日當天國際市場公布LIBOR+1%,每半年付息一次,4月1日借款利率為3.33%,公司預測目前美元利率已經見底,未來利率有上揚的風險,為規避此風險即與民生銀行進行利率掉期交易,銀行支付給公司以LIBOR+1%的浮動利率利息,與客戶的原借款利率條件完全一致,以讓公司支付應付負債的利息,而公司支付銀行固定利率6.6%,如此一來,公司便可規避利率上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