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心理學

存在主義心理學

存在主義心理學(Existential Psychology),因存在主義影響而興起的一種心理學理論,為“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兩大取向之一。存在主義強調人的存在價值,主張人有自行選擇其生活目標及生活意義的自由,重視現實世界中個人的主觀經驗及主張,強調人須負責其自由行動所產生的後果。代表人物有羅洛·梅、布根塔爾等。

背景及概述


自上個世紀50年代末以來,許多西方心理學家受存在主義和現象學的影響,試圖從哲學的高度來理解人的心理和進行心理治療。存在主義是一個哲學的非理性主義思潮,它認為人存在的意義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而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尼采和克爾凱郭爾可被看作其先驅,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薩特和卡繆等是其代表人物。維基百科中概括存在主義的最突出命題為:世界沒有終極的目標;人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隱隱約約而有敵意的世界中;人們選擇而且無法避免選擇他們的品格、目標和觀點;不選擇就是一種選擇,即是選擇了“不選擇”;世界和我們的處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懼的瞬間。在
20世紀中它流傳非常廣泛,受其影響的存在主義心理學家認為,當代西方心理學的最大弊端在於脫離了現代社會的生活實際。心理學家的首要任務應當是研究現代社會中人們普遍存在的空虛、孤獨、焦慮、自我陌生和自我疏離等病態心理。克爾凱郭爾對焦慮的論述為存在主義心理學做出了重要貢獻。精神分析學派對潛意識等人類行為的非理性根源的研究等也對存在主義心理學有直接影響。

方法論特點


主客同一的研究範式:反對把認識和體驗的主體與被體驗的客體加以割裂,主張我們既能把自我看做是事物在世界上發生時的一個對象,又看做是通過這些對象進行解釋評價、把它們投身到未來並加以轉換而反作用於事物的一個主體。
整體論的研究路線:把個體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係聯繫在一起構成一種內外一致的人格整體。力圖通過對某些外部表現的觀察和分析來了解人的內部存在。心理治療方面主張通過對人格特點的完整理解,揭開神經癥狀的面紗,幫助病人從自己的內心深處認識和體驗自己的存在,發現自己的潛能,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
價值關涉的研究立場:重視人的價值和尊嚴,關心人的潛能和發展,把人生的意義、價值觀、自由選擇、潛能和責任等作為存在主義心理學的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的主觀性:嚴格忠實於研究對象的本性,直接與人的活生生的精神生活融匯共存、合為一體,通過非邏輯非對象化的直覺體驗和內在體悟、通過理解和體驗使研究主體生活在自己的對象里,從而把握對象的內在心理生活和內在精神。
“對話”的心理學:一種理解人的嘗試,要點在於從根基上消除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分裂。重視對話的研究。

具體應用簡介


羅洛·梅簡介

羅洛·梅(Rollo May,1909年4月21日-1994年10月22日)以存在主義為理論基礎,以現象學為方法論,構建了自己的存在心理學。在心理學史上,梅是介於存在主義和人本主義心理學之間的橋樑人物。在他1958年出版的《存在: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的新面向》一書中,首次將德國哲學家M.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思想介紹到美國,從此一方面建立了他的存在心理治療體系,另一方面為以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奠立了基礎。
梅對近代心理學是否能解決現代人的心理困境提出了兩個很實際的問題:一是諮詢員所持的心理學理論是否能解決他面前的人的心理問題,二是對一個需要心理諮詢的人來說,諮詢員怎能知道自己已認清了他的真實自我、經驗了他的經驗。為了認識人,我們必須努力體驗別人的經驗。這种放下任何理論,放下任何學派,對個人的直接經驗進行探索,正是存在心理學的出發點,也是梅研究人的現象學傾向的方法。梅所主張的有關人的基本理論,都是以其臨床經驗為基礎。可見,研究真實的人是梅心理治療的基礎。
羅洛·梅的存在心理學理論是由存在本體論、存在人格理論與存在心理治療三個部分組成,存在本體論又分為存在分析論、焦慮本體論和愛與意志論。存在心理治療是存在分析論的臨床實踐和應用。羅洛·梅的心理治療是以存在主義哲學為指導的,關注人對現實存在及其生活意義的解釋、理解和體驗,在治療中強調整體論、意向性和體驗性。
存在是羅洛·梅存在分析論中一個最基本的概念,是指人的具體存在,即作為意志或行動主體的個人存在。具體地說,人是具體的存在、此時此地的存在、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存在、自由選擇的存在、與死亡焦慮等非存在統一的存在和發展中的能動的存在。這種存在指的是人的主觀精神的存在,強調人的存在的能動性、覺知性、選擇性和發展性。羅洛·梅認為人在世界中存在有三種方式,即周圍世界、人際世界和自我世。周圍世界由自然環境和生理環境構成,每個人都存在於其中;人際世界是由人與人之間雙向互動構成的世界;自我世界是人類獨有的內心世界,不僅是認識自我的先決條件,而且是認識周圍世界和人際世界的基礎和途徑。
所謂存在感是人對自身存在的意識和體驗。在羅洛·梅看來,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存在感的缺失容易導致人的無意義感、無價值感。現代人的心理疾病不是由本能壓抑所造成,而是失去了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心理治療的過程就是“幫助病人認識和體驗他自己的存在”。具有存在感的人有三個特點:1.自由存在的人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越強,人的自由選擇範圍就越大,就越有可能對自己進行認真的考察和預想,人的意志和決定就越有創造性和責任感;2.能進行價值和目標的選擇,存在感強的人能對自己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為自己設定一個人生目標,進而獲得一種存在的意義和價值;3.語言不僅是交際的工具,也是表達存在感的重要手段,語言能力的喪失容易導致心理的失衡。
梅的心理治療的主要方法是使患者發現意向性,從而獲得自己的存在感。在幫助病人或的存在感的過程之中,心理治療者要體現理解性、在場性、體驗性和信奉性四個原則:作為心理醫生要理解患者在自身世界中的存在;治療者要進入患者的心理場、理解患者的存在情景;使患者體驗到自己的存在,這種體驗包括一直到它的潛能和方向;使患者信奉自己選擇的方向並為之獻身、使之付諸實踐。羅洛·梅“把願望、意志和決心這三個不同的層面集合起來”,把他們看成是獲得意向性的三個階段通過願望階段、意志階段和決心與責任階段這三個階段使患者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找回自己的存在感,從而也就找回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和人生價值。

布根塔爾簡介

布根塔爾(James F. T. Bugental,1915- )是美國存在分析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家,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建立者之一,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的第一任主席,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之一,心理學服務協會的創建者。他不僅建構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框架,而且促進了存在心理學和存在心理治療的發展。
其存在分析心理學的形成主要來源有三:存在主義與現象學、對行為主義的反對及對精神分析的繼承、長期的心理治療實踐。其理論體系主要由人的存在的給予性(有限性、行動潛力、自主選擇性、疏離感)、意識(依賴於本體論自由,解放、實現、超越)、焦慮(存在焦慮、神經症焦慮)、存在的理想:本真(有關適應、連續體、勇氣、信念、現身、責任、創造、愛等)。
布根塔爾竭力反對病理學意義上的治療觀,認為心理治療不是對疾病的治癒過程,而是人生的探險、是治療者幫助患者解除那些阻礙其潛能實現的局限,從而充分體驗潛在於他自身之中的經驗的可能性。因此,心理治療關注的是人類潛能的生與死。布根塔爾相信心理治療的動因是患者內在的朝向潛能實現的成長趨勢。潛能實現過程在治療初期表現為康復,即患者放棄其存在的非真誠方式,為更大的潛能實現作好準備。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治療者只擔任人生探險的嚮導角色。存在一分析心理治療過程的實施分兩大階段,即分析階段和存在成長階段。分析階段的任務是揭示和解決患者的抵抗,即治療者通過層層剝落的方式將患者的各種抵抗及其背後潛藏的存在性中心主題暴露於患者的覺知之中,從而使患者覺知到自己的非存在,並向建設性的真誠存在回歸。存在成長階段的目標是尋求實現。理論上還存在第三階段即超越階段,但對它的認識還很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