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南昌大學二級學院

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師資隊伍機構合理、梯隊完整,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幹教師為主體的教師隊伍。共有專任教師總數為68名,其中教授17位,占教師總數的25%;副教授19位,占教師總數的27%;高級職稱占教師總數的53%,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36人。

學校介紹


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建於2008年9月,是一所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特色鮮明的年輕學院。學院下設三個系,即公共管理學系、社會學系和心理學系,兩個中心,即MPA教育中心和MSW教育中心,六個校級研究機構,即江西省黨風廉政建設研究中心暨南昌大學廉政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西扶貧發展研究院、南昌大學第三方評估中心、南昌大學機關事務管理研究中心、行政管理研究所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所。學院現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公共管理,政治學),1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應用心理學),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MPA和MSW);有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工作、公共關係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和應用心理學6個本科專業,其中行政管理為江西省品牌專業,江西省特色專業,擁有4門省級優秀課程。在2018年的江西省本科專業評估中,參評的行政管理專業、公共關係專業和應用心理學專業榮獲全省第一名,社會工作專業榮獲全省第二名。學院現有在校學生2125人,其中本科生1233人,學術型研究生158人,MPA專業學位研究生612人,博士研究生7人。學院教學輔助設施齊全,辦公、教學、科研實驗用房面積達450平方米。有近30個教學實踐實習基地;資料室藏書3.5萬餘冊,中外期刊73種。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梯隊完整,形成了以中青年學者和博士為主體的教師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95人,專任教師7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32人;擁有博士學位37人,在讀博士5人。在海內外高水平大學中聘請了37名知名學者作為我院的客座、兼職教授。此外,學院還特別注重對年輕教師的培養,分批次派教師到台灣中山大學、世新大學、義受大學等學校學習。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核心,立足於科研、教學與社會服務,尊重科學理性,弘揚人文精神,同心同德,開拓進取,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成人教育和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堅持服務地方、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立足江西,面向全國,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院領導


學院名譽院長:耿焱
學院院長:彭迪雲
學院黨委書記:曾曉平
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志農
學院副院長:廖曉明
MPA中心主任:耿焱(兼)
公共管理系主任:廖曉明(兼)
公共管理副系主任:尹利民
社會學系副主任:王紅藝

學科建設


行政管理是200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碩士學位授予點,2002年開始招生。積極貫徹研究生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思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從事公共行政、公共事務、公共政策等學科理論專門研究及具有創新思維的國家黨政部門和經濟管理部門、高等教育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學位點現設4個研究方向:
(1)地方政府管理理論與實踐。主要研究:中國地方政府體制改革,經濟轉軌中政府功能分化與整合,地區協調與跨區域整合治理等。本方向注重前瞻性、世界性、實踐性,因而既有較強的學術理論價值,又有較強的政府實踐意義,可為地方政府決策提供諮詢,幫助國家與地方行政不斷提高實踐的創新能力與變革動力。
(2)公共事務與高教行政管理。主要研究: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結構調整以及高等教育與人才開發關係等;注重理論性、地方性、實踐性。本方向對江西高等教育的發展有示範性的啟示意義,對全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和發展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
(3)政府經濟管理與社會發展。主要研究:江西省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合理髮揮及政府管理與社會良性發展的互動關係;應用系統論數學分析方法,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方向研究必將大力促進本地區,尤其是江西省政府經濟互動的科學化、規範化及效益化。
(4)公共人力資源管理。主要研究: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主要是政府和第三部門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借鑒西方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結合本國及江西省實踐情況展開研究,具有操作性強、有針對性等特色,對培養、開發和挖掘公共部門潛在人力資源,充分利用公共部門現有人力資源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社會保障


本碩士點積極貫徹研究生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思想,培養能在政府部門、政策研究部門、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位點現設3個研究方向:
(1)社會保險研究。研究社會保險理論及其實踐的發展、國際比較,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險的內容、功能,以及存在的問題,解決的思路與對策。
(2)社會福利研究。研究社會福利理論及其實踐的發展、國際比較,現階段我國社會福利的內容、功能、現狀、存在問題及其對策。
(3)社會救濟研究。研究社會救濟理論及其實踐的發展演變、國際比較,國內社會救濟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資源管理


本學位點培養具有堅實的基礎知識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現代科學研究的技能與方法;熟悉了解土地經濟、土地法學、土地制度和土地資源管理、土地資產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熟悉我國土地制度及其發展趨勢、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過程,能夠解決本學科領域的問題;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能勝任各級土地和房地產管理部門及政策研究機構、房地產開發和經營企業、不動產諮詢顧問公司等單位的工作,也可到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本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學位點現有個研究方向:
(1)房地產經營與管理。主要研究:房地產商品與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供求分析、房地產企業組織資源及其管理、房地產企業經營管理、房地產項目管理、房地產資產經營管理、房地產經營風險和風險管理、房地產估價房地產經營的收益分析和房地產管理法。其特色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中國房地產開發行業和房地產市場的現狀,熟悉政府、金融機構和開發商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掌握房地產投資開發及經營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本方向可以培養學生進行房地產市場分析、投資決策分析和開發經營管理的能力。
(2)土地行政管理。主要研究:從行政和法律的角度研究土地資源、土地資產、土地產權以及由土地所引起的人地關係等。注重理論性和實踐性。其特色是運用先進的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務管理的基礎理論、方法及技巧,研究土地資源管理的公共政策分析、政府行政行為和非營利組織服務行為的理論、方法及技術。本方向對改革和完善我國的土地行政管理體制和方式具有重大借鑒意義。

政治學理論


本學位點培養在本學科專業領域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學理,了解本學科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與科學研究工作的表達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和計算機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具有健康的體格和人格。
學位點現有三個研究方向:
(1)政治學理論與方法。本方向以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學說為基礎,重點研究政治學理論涉及的一系列重要問題,如國家權力合法性問題、政治制度問題、民主法治問題、憲政問題、政治穩定問題、政治文明問題、人權問題、政治學研究方法問題等。注重學理的闡述和問題的關注。
(2)比較政治學與政治發展。本方向主要從事發達的民主政治體制與社會福利政策的比較研究,民族國家的歷史文化與政治變遷的比較研究,發展中國家制度轉型的比較研究等。注重經驗研究與理論研究結合。
(3)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本方向主要從事當代中國現實政治的結構與過程的研究,力圖從歷史和制度分析的視角來把握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的具體特徵以及政治轉型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注重製度的結構和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