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樞

民革的創始人之一

陳銘樞(1889~1965),字真如,廣東合浦曲樟(今屬廣西)客家人,民主革命家、北伐將領。從軍而信佛。任民國政府軍事委員、廣東省政府主席、代理行政院院長,建國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系民國時代國民黨上將,鐵四軍的元老。民革的創始人之一。

人物生平


陳銘樞相關著作
陳銘樞相關著作
一度擔任代理國民政府行政院代院長,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國民政府交通部長,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廣東省政府主席,京滬衛戍總司令官,兼代理淞滬警備司令,國民革命軍右翼集團軍總司令,一手創辦十九路軍,任十九路軍司令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入廣東陸軍小學堂,加入同盟會。后升入南京陸軍第四中學堂。
1911年(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參加中央第二敢死隊。
1912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1913年離校參加二次革命,失敗后赴日本入大森浩然廬學校。
1915年回廣東策劃謀炸廣東督軍龍濟光的活動,事泄被捕入獄,后越獄再逃日本。
1919年在廣東肇(慶)軍游擊營任營長。次年任粵軍第1師第4團團長。1922年參加北伐,6月16日陳炯明叛變,第1師在回師途中為陳炯明瓦解。不久辭職,改名真如,避居南京學佛。
1924年經鄧演達介紹任粵軍第1師第1旅旅長。
1925年2月率部參加第一次東征陳炯明。5月回師廣州,參加南征平定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叛亂。8月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10師師長。10月率部參加國民革命軍南征,任南征軍總指揮(后改任第1路指揮),收復廣東高州(今茂名)、廉州(今廣西合浦)等地。
1926年7月率第10師參加北伐戰爭,在友軍配合下於汀泗橋、賀勝橋擊敗吳佩孚守軍。11月所部擴編為第11軍,任軍長兼武漢衛戍司令。
1927年3月,由武漢去南京。5月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11月復任第11軍軍長,率部由閩回粵,會同黃紹竑、徐景唐部在四軍老軍長李濟深的指揮下對張發奎開戰,借口是張發奎部通共,和共產黨合謀製造廣州起義,史稱第四軍第一次內戰。大戰結束后,張發奎敗退出廣東,通電下野,獲勝的李濟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中央政治會議廣州分會主席,後來李濟深因同情桂系被蔣介石扣押。其下的三員大將立場不同,陳銘樞、陳濟棠通電擁護中央,徐景唐聯合桂系和張發奎為救李濟深出獄發動了第四軍第二次內戰,這也是鐵四軍和鋼七軍第一次交鋒,也叫鋼鐵之戰。戰後桂系敗退出廣東。陳銘樞任廣東省政府主席,陳濟棠任第八路軍司令,對掌軍民兩政,隨即所部擴編為十九路軍,在蔣光鼐和蔡廷鍇率領下出廣東參加中原大戰。
陳銘樞(二排左一)與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陳銘樞(二排左一)與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1931年5月,蔣介石因扣押國民黨粵系元老胡漢民,引發寧粵衝突,汪精衛等在陳濟棠支持下在廣州另立國民政府,陳銘樞因十九路軍在省外作戰,無力反抗,辭省主席職,通電擁護蔣介石。7月任江西“剿共”軍右翼集團軍總司令,參加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9.18事變后寧粵雙方在國難后重現合作,陳銘樞成為雙方唯一能接受的人選,任京滬衛戍總司令官兼代淞滬警備司令。12月任行政院副院長兼交通部部長。
1932年一二八事變時,陳銘樞命令第19路軍抗擊日本軍隊,反對妥協政策,受到蔣、汪排斥。10月毅然辭職赴法國。
1933年回國,與李濟琛等發動福建事變,蔡廷鍇不認同他的軍事部署,他把蔡罵得抬不起頭來,蔡後來私下說,反正十九路軍是他陳銘樞的,他願意怎麼敗掉是他的事。十九路軍失敗后陳銘樞失去了軍事實力,淪為政壇看客。1933年底去香港,繼續從事反蔣愛國活動。抗日戰爭期間,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高級參議等職,在武漢、重慶等地從事抗日民主運動。5月6日他自法國回國到達香港。他回國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另開政治局面,發動反蔣抗日。
1943年2月在重慶舉行。從舉辦民主人士座談會開始,譚平山、陳銘樞、楊傑便與甘祠森、郭春濤等保持經常聯繫,有時譚、陳兩人還單獨約人去談。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大家都認為建立一個國民黨民主派組織的時機已經成熟。最後大家決定,組織名稱叫“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簡稱民聯。民聯的成立,是國民黨民主派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舉動。它的政治主張是堅持孫中山的革命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它的成立使國民黨民主派形成了一支有組織的力量,在推動國民黨民主派參加民主政治運動方面起了積極作用。
1943年9月,籌備組開了第一次會議。此後的聚會經常在陳銘樞家舉行。
1947年6月被授為陸軍上將並退為備役。
1948年1月在香港與李濟深等建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團結各派民主人士,反對蔣介石獨裁、內戰政策。
1948年底,首先策動了陳儀起義。
1949年春,又進行了策動程潛起義的工作。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陳銘樞也走向了新的政治生活。他由衷地擁護中國共產黨。6月18日,他作為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的代表到達北京,參加了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
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等職。
1949年11月12日至16日間,舉行代表會議,統一成立一個組織,即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聯和民促同時宣布結束。選舉后陳銘樞出任民革中央常委,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提名陳銘樞為中南軍政委員會農林部副部長。然而。他深感失落,因而遲遲不願赴任,寧願去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后經毛澤東親自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了解一下地方情況后,再回北京來。他才接受這一工作,高高興興到任去了,不久轉任中南農林部部長。
1953年毛澤東痛批梁漱溟時,曾當場為梁漱溟仗義執言,因而在民革中央受到批判。
1953年1月,由中央任命為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主席為林彪,副主席為鄧子恢、葉劍英、張雲逸、程潛、張難先、李先念、李雪峰、陳銘樞)。
1965年5月14日,我國第二次核試驗成功。對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十分興奮,在民革中央為慶祝核試驗成功的座談會上,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於當日下午4時去世。20日上午民革為他舉行了公祭儀式,何香凝擔任主任委員、由蔡廷鍇主祭。
軍事藝術
陳銘樞銅像
陳銘樞銅像
大革命時代造就了鐵軍(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這支英雄的軍隊,也造就了一批叱吒風雲的鐵軍人物,這些人物同鐵軍一樣,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陳銘樞是鐵軍中一個影響很大的人物。北伐時期,他同張發奎都是師長,仗打得好。當時部隊中對於他們兩人的指揮有這樣的評論;“張發奎攻擊勇猛,陳銘樞會守會攻。”1928年國民黨軍事雜誌中登有蔣光鼐寫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話評價張、陳二人:“向華(張發奎)師長之蹈厲無前。真如(陳銘樞)師長之指揮若定。”這兩句話是中肯的。就軍事指揮來講,二人的風格各有千秋。北伐時期,由於北洋軍閥政治上、軍事上腐敗以及人民的積極援助,北伐軍採取長驅深入的戰略,張發奎可以“蹈厲無前”而所向披靡。陳銘樞之“指揮若定”,在北伐軍攻城奪地的大規模運動戰中,與張發奎相得益彰。但在後來的軍閥混戰中,這幾個重要條件都變化了,他們的用兵方法,還和過去差不多。鐵軍三分后,張、陳兩軍曾大戰三次,張發奎還是以前那種作戰方式,結果都遭失敗。這大概是古兵書上批評的“有正無奇,遇險而覆;有奇無正,勢極即阻”吧。反觀陳銘樞之指揮若定,更多是靠謀略。花縣之戰,先以防禦態勢頂住張發奎的“三板斧”,在其攻勢被遏止向西退卻時,由蔣光鼐率三個師轉入戰略追擊。他不採取跟蹤追擊,而至廣西北流;張以老辦法從廣東高州猛攻北流,結果大敗,退到南寧附近,僅有的兩個師縮為一個師。
當張、桂軍回師南下時,蔣光鼐率三個師不主動攻擊,而是採取守勢,在衡陽周圍構築工事,待其攻堅,當張、桂軍攻堅受挫時才轉為攻勢,將其殲滅。以上戰役說明二人的用兵方略,陳較靈活,有在不同戰爭環境中的適應性。
陳銘樞工作照
陳銘樞工作照
他雖然在1927年3月脫離鐵軍,跑到南京投靠蔣介石,並參加了軍閥混戰和“圍剿”紅軍。但“九·一八”事變后,特別是“一.二八”淞滬抗戰以後,他的政治傾向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擁蔣變為反蔣,並同中國共產黨合作,積極主張反蔣抗日。“福建事變”失敗后,他這一系統的鐵軍雖被分化了,但陳銘樞等繼續同共產黨合作,堅持進步。他組織了中華民族大同盟及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等民主組織,宣傳抗日主張,動員抗日力量,做有利於中華民族的事業。1949年他和蔣光鼐、蔡廷鍇出席了全國政治協事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爾後一直在全國政協和人大任職。
據北伐軍第四軍蘇聯顧問戈烈夫在他寫的《中國的軍隊》一書說:“陳銘樞在北伐時,公文箱很少軍事書,卻帶了好些佛學書,他以為中國軍人少讀軍事而喜讀佛學是怪事。”據說陳以後也喜歡佛學。其實這也不是怪事。一個成熟的軍人喜歡另一方面的知識,無可非議。在延安時,康生曾給蕭克看過一個條幅,據康生講,1936年他到巴黎,見陳銘樞,是陳為他寫的。康生說:“一個軍人能寫這樣的字也不簡單了。”1957年反右派運動,對陳銘樞進行了不實事求是的批判,並作了錯誤處理,以致使這位長期與共產黨合作、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不小影響的老朋友,於1965年抑鬱而終,誠令人嘆惋。
文化修養
1945年毛澤東代表中共赴渝和國民黨簽訂“雙十協定”時,陳銘樞從《石門頌》中集下這五言聯書贈毛澤東,對中國共產黨寄予了希望和信賴。從它那挺拔、遒勁的筆法上,能感受到作者書寫它時的一片激情。《石門頌》,有“隸中草書”之稱。
輓聯
陳銘樞字
陳銘樞字
先生公勇誠明,嫌怨所不避,強權所不畏,逆賊之所不忍殺,亂黨之所不忍欺,嗚呼噫嘻,竟被狙於大難削平之日;
世界紛紜濁亂,姦宄是相親,忌嫉是相扼,毒螫於是肆其殘,鬼蜮於是逞其技,哀哉耗矣,更問誰為挺身負責之人。
——挽廖仲愷
毀譽未必事為憑,試看相忌者致公速歿,相附者欲公永存,相劫持者則欲公實歿而名存。惟念本身存歿,業經歷盡辛酸,公猶難補破缺河山,誰更擎天撐半壁;
仁智皆由人所見,回憶民族論與我略同,民權論與我小異,民生著論嘗與我爭同以競異。但期後世異同,當今有能辨別,我亦遇到艱危棋局,卻曾揮手挽全盤。
——挽胡漢民

後世紀念


陳銘樞作品
陳銘樞作品
陳銘樞的故居位於曲樟鄉璋嘉村客家山區,其家鄉山清水秀。
陳銘樞的家鄉璋嘉村,如今交通方便。從水路走,由曲樟乘渡輪沿六湖水庫行進,可觀山覽水,眺望山上和山腳的寺廟,半小時可到達璋嘉;從陸路走,從公館乘班車直達,約半小時行程。
他逝世時,在嘉興寺開追悼會,那天參加追悼會的人特別多,其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沒有建墓園和紀念館。在紀念陳銘樞名將110周年的討論會上,大家指出:國家的偉人、名將皆有故居、墓園、紀念館,而陳銘樞名將的故居因修水庫被毀,有損他的聲譽;而旅居北京、美國的陳銘樞的兒女不斷來信懇求把其故居修復,利於返鄉探親旅遊有個下榻處。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把他的故居修復。會後,北海客家海外聯誼會和曲樟鄉政府帶頭髮動客家人捐獻。在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捐助下,2003年5月,陳銘樞的故居已建成主體二層,將會成為曲樟鄉著名的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