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曹劌的結果 展開

曹劌

春秋著名軍事理論家

曹劌[guì],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期魯國(今山東菏澤)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鐸之後,著名的軍事理論家。

魯庄公十年,齊攻魯,劌求見請取信於民后戰,作戰時隨從指揮,大敗齊師,一鼓作氣之典出於此。又傳庄公十三年,齊桓公與魯庄公在柯(今山東東阿)相會,他持劍相從,脅迫桓公訂立盟約,收回魯之失地。

人物生平


長勺之戰

魯庄公十年(前684年),齊桓公不顧剛就任主政大夫的管仲的竭力勸阻,派高傒鮑叔牙、公子雍率大軍伐魯。此前,齊、魯幾次交戰,魯國都被打敗。聞聽齊大軍壓境,魯庄公和群臣大驚失色,不知所措。這時,曹劌求見庄公,主動提出為抵抗齊軍出力。戰勝以後,庄公問曹劌取勝的緣故。曹劌回答說:“作戰全憑勇氣。第一通鼓振奮勇氣,第二通鼓勇氣就少了一些,第三通鼓勇氣就沒有了。他們的勇氣沒有了,而我們的勇氣剛剛振奮,所以戰勝了他們。大國的情況難於捉摸,還恐怕有埋伏。我細看他們的車轍已經亂了,遠望他們的旗子已經倒下,所以才追逐他們。”

諫阻庄公

魯庄公二十三年(前671年)夏季,庄公到齊國去觀看祭祀社神,這是不合於禮的。曹劌勸諫說:“不行。禮,是用來整飭百姓的。所以會見是用以訓示上下之間的法則,制訂節用財賦的標準;朝覲是用以排列爵位的儀式,遵循老少的次序;征伐是用以攻打對上的不尊敬。諸侯朝聘天子,天子視察四方,以熟悉會見和朝覲的制度。如果不是這樣,國君是不會有舉動的。國君的舉動史官一定要加以記載。記載而不合於法度,後代子孫看到的是什麼?”但庄公不聽從。

人物爭議


身份爭議

曹劌和曹沬是否為同一人?
認同
管子》雖然是戰國才完稿,但是卻是齊國稷下學宮之書,不可能搞錯,既然也把曹沫事迹記錄為曹劌,則曹劌曹沬應為同一人,當無異議。
而李零認為曹劌和曹沬為同一人,主要依據是:1、訓詁學中“劌”、“沬”、“翱”等字發音相近(或“同音通假”),可以通假;2、前人著述中記“劫持齊桓公”一事,有分別記作“曹劌”、“曹沬”、“曹翱”者;3、如今出土的上博楚簡(李零所說的《曹沬之陣》)中有庄公謀臣“散蔑”者,勸諫庄公勤儉,又與魯庄公談論軍事,並且“沬”、“蔑”、“劌”字音近通假。
否認
兩人的性格反差太大,一為足智多謀、沉穩持重、重禮知義的政治家、軍事家(“曹劌論戰”、“諫庄公如齊觀社”),一為好勇尚力、大膽莽撞的猛將、刺客,性格上的巨大反差很難讓人接受二人合而為一的說法。
根據《左傳》對曹劌在軍事“論戰”和政治上勸諫庄公“如齊觀社”這兩件事情上看,曹劌顯然不是靠《史記》中說的“以勇力”取信於魯庄公,他靠的是政治遠見和軍事韜略。
《左傳》敘事中,一人異名而稱的情況並不避諱,而曹劌在《左傳》中兩次出現,也並無“曹沬”之異名,更沒有提到曹劌劫持齊桓公這一轟轟烈烈的壯舉;《史記》只載曹沬劫持齊桓公一事,卻不記載“長勺之戰”這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這恐怕不是以兩書分別突出了同一人的不同性格特點來解釋得通的。由此,我們只能認為,《左傳》作者與司馬遷並不認為曹劌、曹沬為一人。
總結
綜上所述,曹劌和曹沬可能是兩個人物形象,在學術上還應該繼續深入研究和討論,在沒有更確鑿、更有說服力的學術定論之前,專家學者們不要把“後路”堵死,存疑探究、闕疑備考是最實際、最科學也最受人尊敬的學術態度。
另外,明代人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中寫“乾時之戰”、“長勺之戰”、“柯地之盟”等故事章節時,均把“曹劌”、“曹沬”作為兩個人物形象來描寫,至少說明在明代以前曾流傳著這“二曹”不同的演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