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曹沫的結果 展開

曹沫

魯國大將

曹沫,魯國人氏,魯將,與齊戰,三敗北。

魯庄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后在齊魯之會上,挾持齊桓公,逼迫其退還所佔領的魯國領土。

人物生平


曹沫畫像
曹沫畫像
曹沫,魯國人,以力大勇敢著稱。魯公對他很欣賞,任命他為將軍,同齊國交戰。未料三戰皆敗,魯公心怯,趕緊商議割地求和。但是並未責怪曹沫,仍用他為將。
齊桓公答應和魯在柯地會盟。正當魯公與桓公即將達成屈辱協議之時,曹沫手執匕首衝上前去,劫持了齊桓公,桓公左右恐傷到主公,不敢動作。桓公被迫答應盡數歸還侵奪魯國的土地。得到承諾后,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辭令如故。桓公惱羞成怒,想毀約食言,被管仲勸止。於是,不費吹灰之力,曹沫三戰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數歸還。曹沫以其忠誠勇氣和不爛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謂績效顯著。

人物評價


歷代評價

曹沫圖像
曹沫圖像
太史公: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又言荊軻傷秦王,皆非也。始公孫季功、董生與夏無且游,具知其事,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
索隱述:曹沫盟柯,返魯侵地。專諸進炙,定吳篡位。彰弟哭市,報主塗廁。刎頸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奪魄,懦夫增氣。

人物爭議


一說曹沫和曹劌是同一個人。
曹沫本是魯國將軍,曾三敗於齊軍。從客觀原因上來看,固然齊軍勢大,但他作為將軍,無論如何難辭其咎。若三敗而後再勝,可稱英雄,三敗而戰死,可為烈士。但他既未勝,又沒死,還居然想出了一個多少有點卑鄙的法子來給自己雪恥。其人貪生又好名,實在不算什麼英雄豪傑。其時齊國大兵壓境,魯庄公問計於臣下,施伯和曹劌都覺得時勢不利交戰,建議庄公以和為貴,庄公也表示同意了。雖是城下之盟,但能保存實力,國家無傷,也算敗中上策了。但結盟時曹沫卻突然跳了出來,拉住齊桓公的衣裳,握住腰中的寶劍,威脅著要桓公答應歸還魯國戰敗后失去的土地。據說當時的他怒目圓睜,大義凜然,似乎頗有些和齊桓公同死的英雄氣概,但他心裡應該明白這是沒有什麼危險的。
齊桓公為一國之君,千乘之主,斷不會和他一個小人物同歸於盡,或者根本也不屑與和他動手,所以多半會答應他的要求。而且齊桓公胸懷大志,正欲霸天下,號令中國,想必也不會因此小事反悔而失信於諸侯。所以這一招看似危險,其實是很有把握的。他這一下固然揚名天下,也雪了恥辱,但其實卻是殃國之舉。萬一齊桓公不能忍一時之辱,暴怒之下,大軍重來,魯庄公如其奈何?當時情勢本就是齊強魯弱,齊軍為雪君辱,名正言順,將士憤怒用命,其勢必不可擋,魯國就算不亡也定是元氣大傷了。所以曹沫此舉實在冒失的很,司馬遷似乎也不必為他列傳揚名。後來的毛遂和藺相如都曾做過類似的事,但時不同,勢不同,事不同,當不可與之同日而語。以己私利置國家於險地,行卑鄙事而留盛譽,古來欺世盜名者,當以此人為最。
當時魯庄公欲往齊結盟,問群臣誰能從者,曹沫請隨行,庄公不計較他前敗之辱,毅然答應帶他前往,最後果然成事,據此看來,庄公應該還算是個賢明的君主。
人物考證
齊魯會盟,曹沫劫桓公事,又見於《管子》《呂氏春秋》《戰國策》《鶡冠子》諸書,可見此事在戰國之世相當流行。《管子》作“曹劌”,《呂氏春秋》作“曹翙”,《戰國策》《鶡冠子》作“曹沫”。但於魯庄公十二年,《左傳》僅記“冬,盟於柯,始及齊平也”,《穀梁傳》記“冬,公會齊侯盟於柯,曹劌之盟也,信齊侯也”,皆未明記劫桓公事。《公羊傳》明記此事,然稱“曹子”,未著其名。且《管子》《呂氏春秋》《公羊傳》及《史記》所記亦有與史實抵悟者,故學者頗疑其事。“劌”,音guì。按照《曹劌論戰》一文,曹劌似乎是個平民: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在《左傳》庄公十年裡有曹劌,《左傳》的疏雲,即《史記》之曹沫。
國內考證
一: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解釋《史記·刺客列傳》“曹沫”即《左傳》、《穀梁傳》“曹劌”、《公羊傳》“曹子”說:“沫音亡葛反。《左傳》、《穀梁》並作曹劌,然則沫宜音劌,沫、劌聲相近而字異耳。此作曹沫,事約《公羊》為說,然彼無其名。直雲曹子而已。且《左傳》魯庄十年,戰於長勺,用曹劌謀敗齊,而無劫桓公之事。十三年盟於柯,《公羊》始論曹子。《穀梁》此年惟雲‘曹劌之盟,信齊侯也’,又記不具行事之時。”二:清梁玉繩《人表考》卷三解釋《漢書·古今人表》“魯曹劌”,而列舉異名說:“曹劌始見《左》庄十、《穀梁》十三、(《魯語上》、《管子·大匡》。劌又作翱(註:《呂覽·貴信》),又作沫(註:《戰國齊、燕策》《史齊、魯世家》、《刺客傳》),又作昧(註:《史魯仲連傳》索隱),亦曰曹子(《公羊》庄十三、《齊策》)。”三:今人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解釋《左傳》庄公十年“曹劌”即《史記·刺客列傳》“曹沫”說:“劌音桂。《史記·刺客列傳》:‘曹沫者,魯人也。’沫、劌音近。關於曹沫事,古代傳說不一,詳十三年‘盟於柯’《傳》《注》。”(中華書局一九九年,第一冊,182頁)
國外學者考證
日本學者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解釋《史記·刺客列傳》“曹沫”即《左傳》“曹劌”、《呂氏春秋·貴信》“曹翔”說:“張照曰:‘按沫、劌聲近而字異,猶申包胥之為芬冒勃蘇耳。’必音沫為減,反涉牽混,三傳不一其說,傳疑可也。蘇子《古史》據《左傳》問戰事,謂沫蓋知義者,安肯身為刺客,則直以沫為劌未免武斷。《呂氏春秋·貴信篇》曰:‘柯之會,庄公與曹翱皆懷劍至於壇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劍以自承,管仲、鮑叔進,曹靄按劍當兩陛之間,曰二君將改圖,毋或進者。桓公許之,封於汶南,乃盟而歸。’按此則以沫為劌之證,而字又小異。
《韓非子》:‘曹劌匹夫之士,一怒而劫桓公萬乘之主、反魯侵地。’亦以為曹劌。梁玉繩曰:‘曹子之名,《左》《谷》及《人表》《管子·大匡》皆作劌,《呂覽·貴信》作翔,《齊策》《燕策》與《史》俱作沫,蓋聲近而字異耳。《索隱》於《魯仲連傳》作昧,疑訛。”(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影印本,上冊,1550頁)[案:梁說見該氏所著《史記志疑》]五、今人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解釋《呂氏春秋·貴信》“曹翔”即《左傳》庄公十年“曹劌”、《史記·刺客列傳》“曹沫”說:“案期、劌、沫三字同音通假。”(學林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三冊,13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