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計議

漢語成語

從長計議是漢語成語,拼音:cóng cháng jì yì。意思指慢慢兒地多加商量,現在也形容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出自《左傳·僖公四年》,在句中一般作謂語;用於不急於作出決定

基本釋義


用較長的時間慎重考慮、仔細商量。

引證解釋


慎重考慮而不急於作出決定;也指慢慢設法解決;也指從長遠角度考慮。

成語典故


《左傳.僖公四年》:“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本指從長而定。后指不急於作出決定或慢慢地設法解決。
元·李行道灰闌記》楔子:“且待女孩兒到來,慢慢地與他從長計議,有何不可?”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九回:今有高貴鄉公曹髦,乃文皇帝之孫;此人溫恭克讓,可以立之。卿等大臣,從長計議。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家長,不要聲張!我與你從長計議。”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九回:少奶奶到了此時,真是無可如何,只得說道:“公公婆婆,且先請起,凡事都可以從長計議。

用法搭配


例句

這個問題很複雜,應該從長計議,不要馬上就做決定。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中性詞。

英文翻譯


consider slowly and carefu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