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線姬鼠
一種小型鼠類
黑線姬鼠(學名:Apodemus agrarius )也稱為田姬鼠、黑線鼠、長尾黑線鼠,為一種小型鼠類,身材纖細靈巧。棲息環境廣泛,在農業區常棲息在地埂、土堤、林緣和田間空地中。在林區生活於草甸、谷地,以及居民區的菜地和柴草垛里,還經常進入居民住宅內過冬。
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徠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概述圖來源: )
黑線姬鼠為小型鼠類,體長約65~117毫米,身體纖細靈巧,尾長50~107毫米,體重約100克左右。尾鱗清晰,耳殼較短,前折一般不能到達眼部。四肢較細弱。乳頭4對,胸部和鼠鼷部各2對。
黑線姬鼠
頭骨圖片
第二上臼齒較大具完整的三橫脊,三齒尖,中央齒尖發達;第一橫脊的舌緣齒尖略向後移,少數個體於其唇緣,可見極微小的第四附加橫脊的殘跡。第二上臼齒第一橫脊退化。唇緣及中央齒尖均消失,僅存舌緣齒尖。第三上臼齒頗為退化,僅於舌緣見二明顯的突起;此點與林姬鼠的三突起,呈鮮明的對照。
春季農田播種徠后和農作物萌芽期,常竄入田間活動,隨著禾苗的不斷生長,逐漸移往農田四周的草地、田埂、土堤等處,當作物成熟收割時,又遷回割倒的莊稼地里。
黑線姬鼠食性較雜,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食物常隨季節而變化,秋、冬兩季以種子為主,佐以植物根莖;春天開犁播種后,盜食種子和青苗;夏季取食植物的綠色部分及瓜果並捕食昆蟲。
黑線姬鼠的洞系一般有3~4個洞口,也有暗窗,洞徑2.0~2.5cm。在洞道下行到地下40~60cm時,即轉向與地面平行或略向下斜,在洞道的一端或中間有擴大的巢室或倉庫,洞道的全長不超過2m。巢室距地面不及1m,內有鬆軟的墊草,倉庫內常貯有糧食和草子。秋季,在打草場或貯草地的草垛下常能發現黑線姬鼠的臨時洞和使用已久的洞穴。
黑線姬鼠
黑線姬鼠
中國以內分佈於遼寧、貴州、雲南、西藏、上海、浙江、江蘇、江西、湖南、廣東、香港、海南、廣西、福建、台灣等地。中國以外分佈於朝鮮、蒙古、俄羅斯直到歐洲西部。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命名年 |
1 | 指名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agrarius | Pallas, 1771 |
2 | 東北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mantchuricus | Thomas, 1898 |
3 | 華北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pallidior | Thomas, 1908 |
4 | 寧波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ningpoensis | Swinhoe, 1870 |
5 | 天山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tianshannicas | Ognev, 1940 |
6 | 台灣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insulaemus | Tokuda, 1941 |
7 | 圖林根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albostriarus | Bechstein, 1801 |
8 | 高加索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caucasicus | Kuznetzov, 1944 |
9 | 濟州島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chejuensis | Johnson & Jones, 1955 |
10 | 福建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coreae | Thomas, 1898 |
11 | 河北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gloveri | Kuroda, 1939 |
12 | 東南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harti | Thomas, 1898 |
13 | 德國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henrici | Lehmann, 1970 |
14 | 斯洛維尼亞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istrianus | Krystufek, 1985 |
15 | 黑山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kahmanni | Malec & Storch, 1962 |
16 | 芬蘭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karelicus | Ehrström, 1914 |
17 | 東亞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maculatus | Bechstein, 1801 |
18 | 蒙古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mantchuricus | Thomas, 1898 |
19 | 烏克蘭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nikolskii | Migoulin, 1927 |
20 | 匈牙利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pratensis | Ockskay, 1831 |
21 | 西伯利亞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ognevi | Johansen, 1923 |
22 | 韓國群山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pallescens | Jonhson & Jones, 1955 |
23 | 雲南亞種 | Apodemus agrarius chevrieri | Milne-Edwards, 1868 |
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黑線姬鼠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作物播種期盜食種子,生長期和成熟期啃食作物營養器官和果實。黑線姬鼠為稻區及其它濕潤農業區的重要優勢鼠種。常盜食各種農作物的禾苗、種子、果實以及瓜、果、蔬菜。一般咬斷作物的秸稈,取食作物的果實。對作物的危害,如水稻、小麥、玉米等,可從播種期維持到成熟期。在瓜菜田及保護地經常盜食瓜菜、種子、小苗。同時由於其經常遷入室內,且為流行性出血熱和鉤端螺旋體病的重要宿主,傳播的疾病多達17種。
防治黑線姬鼠應從生態控制途徑著手,當害鼠數量增加到生態失控時,需進行大面積突擊聯合藥物防治,防治適期主要掌握在春、秋兩個繁殖高峰來臨之前,即3月中旬至4月下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下旬(具體時間根據鼠情預報確定),其中春季防治效果較好,且此時雨季尚未來臨,毒餌在田間不易霉變,對滅鼠有利。
(1)農田建設要考慮到防治鼠害,如深翻土地,破壞其洞系及識別方向位置的標誌,能增加天敵捕食的機會。
(2)清除田園雜草,惡化其隱蔽條件,可減輕鼠害。
(3)作物採收時要快並妥善儲藏,斷絕或減少鼠類食源。
(4)保護並利用天敵。
(5)人工捕殺。在黑線姬鼠數量高峰期或冬閑季節,可發動群眾採取夾捕、封洞、陷阱、水灌、鼓風、剖挖或槍擊等措施進行捕殺。有條件的地區也可用電貓滅鼠。
(6)毒餌法。用0.1敵鼠鈉鹽毒餌、0.02%氯敵鼠鈉鹽毒餌、0.01%氯鼠酮毒餌、0.05%溴敵隆毒餌、0.03%~0.05%殺鼠脒毒餌,以小麥、莜麥、大米或玉米(小顆粒)作誘餌,採取封鎖帶式投餌技術和。一次性飽和投餌技術,防效較好。也可使用1.5%甘氟小麥毒餌,半年內不能再用,宜與慢放毒餌交替使用,且該毒餌使用前要投放前餌,直到害鼠無戒備心再投放毒餌。
(7)煙霧炮法。將硝酸鈉或硝酸銨溶於適量熱水中,再把硝酸鈉40%與干牲口糞60%或硝酸銨50%與鋸末50%混合拌勻,曬乾后裝筒,筒內不宜太滿太實,秋季,選擇晴天將炮筒一端蘸煤油、柴油或汽油,點燃待放出大煙霧時立即投入有效鼠洞內,入洞深達15~17m處,洞口堵實,5~10分鐘后害鼠即可被毒殺。
(9)拌種法。播種時用甲基異柳磷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