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木偶戲

泰興木偶戲

泰興木偶戲由安徽流傳而來,已有180多年歷史。據史載,木偶又稱傀儡,木偶戲亦稱傀儡戲。春秋戰國時代稱木偶為俑,從俑發展到傀儡戲稱經歷了漫長的階段,到了明清時代,出現了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等表演形式。

簡介


泰興木偶戲
泰興木偶戲
民國時期,泰興的木偶戲班多時達117家,活躍於市井等鄉間。1959年,眾多的木偶戲班合併為3個木偶劇團,演出範圍北到瀋陽,南到湖南,在上海大世界遊樂場演出長達數月,頗受觀眾的歡迎。1968年調整合併為泰興縣木偶劇團,1971年曾在蘇北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訪華作來場演出。1973年被揚州地區接收,改名為揚州地區木偶劇團,其後,仍有業餘木偶劇團活躍在泰興農村,目前尚存黃橋鎮太平村張介城木偶戲班及南沙鎮邵垈林張玉寶木偶戲班,該兩個戲班為祖傳。
泰興木偶戲初從安徽傳來時,唱腔為徽詞,后改為京劇,並逐步發展,形成了平穩剛勁細膩,傳神的藝術風格,在保衛劇團中,頗有京劇傳統劇目,《穆桂英掛帥》、《楊六郎建兵》、《劉備招親》、《郭子儀上壽》、還有神話劇《姜太公釣魚》等。
2005年8月,經國家正式批准,泰興市木偶戲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條目


山西省運城中學校
大同礦務局第一中學校
山西省臨汾市第三中學校
山西省晉東南師專附中
重慶市第七中學校
沙湖鹽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