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吉懷
鄧吉懷
鄧吉懷,男,全國優秀教師、晴隆民族中學校長。1966年9月出生於晴隆,1988年於貴州民族學院數學系畢業后,他主動要求回母校——晴隆民族中學任教。 22年來,他紮根山鄉,兢兢業業,孜孜追求於三尺講台,用汗水播種希望,用赤誠澆灌教壇,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
爭做教育教學的領頭雁
鄧吉懷
春風化雨細無聲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學生,相信學生,關心學生,了解學生。”鄧吉懷認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學生要愛得深沉,愛得真切,愛得全面。這樣,老師才能與學生形成真正的心心相融。
怎樣愛學生?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他總結出了“三心”做法:在思想上正面誘導,做學生的知心人;在學習上因材施教,做學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熱忱關懷,做學生的貼心人。
採訪中,他告訴筆者,優生人人喜歡,但差生卻讓大多數教師“頭疼不已”,他們學習上缺乏上進心,得過且過,思想上自暴自棄,有的乾脆“破罐子破摔”。鄧校長的宗旨就是以師愛為教育之本,以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澆灌每一棵幼苗,不遺棄任何一名學生,讓他們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健康成長。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真情的教誨,真心的關懷,真誠的奉獻,產生了“春風化雨細無聲”的育人效應。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憑著鄧吉懷的人格魅力、學識水平、管理能力,許多棟樑之材從晴隆民中誕生。
塑造民中新形象
鄧吉懷自當校長以來,胸懷全局,放眼未來,用人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原則,從不任人唯親,從不以資歷取人,做到用人之長,發現下屬之長,他大膽提拔啟用,使他們成為橋墩,充分挖掘並有效發揮其長處,把整個學校這盤棋“下活”,在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很有起色。在重大決策上,首先自己深思熟慮,然後徵求骨幹教師意見和主要領導的看法,及時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觀點,形成統一的意志,形成一種向心力。遇到不同意見,務必“探”、“聞”、“問”、“切”,巧妙地把自己的角色交給對方,站在他的立場和角度去審視問題,使自己的思想成為大家的思想。
他注重抓班子隊伍建設。堅持開好學習會,組織全體班子成員分期、分批學習有關政治理論,不斷提高學校領導班子的理論水平和管理能力,進一步增強班子成員的責任感,為辦學工作逐步走向規範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奠定堅實的基礎;堅持開好彙報會,值周領導小結彙報上周各項工作開展情況,著重反映存在問題,並提出今後工作意見;堅持開好研究會,在總結上周工作情況的基礎上,班子成員結合各自工作計劃提出新一周的工作設想,制定工作措施,加強每周政治思想工作和教學工作管理。班子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勤政敬業、廉潔奉公。無論是班級管理、宿舍管理,還是教學管理,都相當到位,全校出現了團結奮進、和諧發展的良好勢頭,教育教學秩序穩定,全體教師都紛紛投入到教育教學教改中,學校形成了一個團結奮進、作風優良、教學紮實、戰鬥力強的教師團隊,確保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穩步提高。2006年以來,學校被教育部關工委授予“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教育活動”集體三等獎、校團委被評為全省“五四”紅旗團支部、學校被州人民政府評為“黔西南州優秀學校”。
他注重塑造學校新形象。形象建設是一筆無形的財富,不僅可以為學校創造發展的契機,還可以為學校增強教育能量,提升學校整體素質,為學校改革與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是學校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紀學校教育的新抉擇。硬化校園設施,綠化校園;校園綠化與校園建築相映成趣,校園環境大為改觀,逐步向花園式學校邁進。而今,田徑場,籃球場、校園寬頻網、搭建校園網站、電子監控系統、校園智能廣播系統、多功能教室、多媒體教室等將晴隆民中推上了現代化平台。近幾年來,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成為有規模、上檔次、最具發展潛力和廣闊前景的高級中學。同時,被晴隆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2007‘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先進集體,被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詩詞學會評為“詩教先進單位”,被中共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