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鄉

浙江省天台縣龍溪鄉

天台縣龍溪鄉位於天台縣西南部,總面積70.8平方公里,屬七山半水分半田,工業基礎薄弱,人均收入只有二千多元,村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和外出打工為主,收入增長緩慢。

自然資源


為利用龍溪鄉水資源豐富,水源優良,氣候適於特種水產養殖業的優勢,作好山水文章,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是擺在鄉政府面前的一項課題。
龍溪鄉
龍溪鄉

動植物資源


龍溪鄉植被覆蓋良好,層巒疊嶂,四季如畫。春天山花燦爛和冬天白雪皚皚的時候景色最為迷人,雨霧天還可觀看到雲海奇觀。野生動植物物種豐富,有名貴中草藥如三葉草,麥槲等69種,野生動物有岩羊、黑豹、野豬、野兔等。林木茂密,流水淙淙,造就了豐富的負氧離子和其他對人體有益的氣態物質,具有除塵、殺菌等功效,對呼吸道疾病有良好的療效。

景色景點


龍溪幽谷是以谷、水、潭、山、石為特色的生態旅遊區。龍溪幽谷地處龍溪鄉黃水村和龍溪水庫大壩之間的山澗地帶,蜿蜒十幾里,谷深、谷幽、水秀,潭多、山清、石奇。

龍潭瀑布群

每隔數百米許,即有山巒擋住視線,繞過山後便有耳目一新之感。龍潭瀑布群位於龍溪鄉龍潭幽谷下游段,屬龍潭景區範圍,是一組多折多潭的跌瀑群,主體有五折,從谷底往上第一折有上下兩級組成,一級落差20米,二級落差約為30米,兩級中間為一突起岩石。瀑頂有一深潭,水呈碧綠色,清可見底。
第二折為兩條平行瀑流,豐水期時合為一股,寬約2米,高6米,水從橫亘潭流出,此潭長8米,寬4米,深3.9米,為一彎月形深潭,潭水清澈碧綠,底有青苔,潭中小魚成群,邊上岩塊有三四個稱為“龍浴桶”的深孔。
第三折為龍潭瀑的中心地段,瀑高25米,水流下瀉處為龍潭,枯水期時分成兩部分,外潭深1米,長23米,寬4米,里潭略呈圓形,直徑約22米,豐水期時合為一潭,總長60多米,水深可達5米,最寬處約為25米,繞崖而成,潭水清幽涼爽,兩邊壁崖高聳,適於攀岩。上面還有第四折、第五折。

象形石塊景觀

龍溪鄉[浙江省天台縣龍溪鄉]
龍溪鄉[浙江省天台縣龍溪鄉]
沿谷地線上登行,潭多水清,以亂石崗相連,屬構造斷裂成流水侵蝕搬運而成,石奇多孔,周圍兩岸為灌木植被覆蓋,多珍貴物種。瀑水的源頭為最上游的龍溪水庫,瀑水有一定的豐水、枯水期之分。雨季觀瀑最佳,枯水期登臨谷地探險最佳。各大小潭潭水都呈碧綠色,清澈見底,小魚成群,甚至能看到野生的鰻魚。幽谷中的主要水源為龍潭水庫,有一隧道將水庫底部的水引入,水清涼甘冽,無污染,含鐵量高,水量豐富,即使是枯水期,瀑布的水量也較大。兩側山體少數岩石裸露其他多為灌木所覆蓋,溪中岩石堆列,有大小不一的象形石塊,與潭水一起構成了獅子伏地、鱷魚探水、老翁取水等景觀,林林總總各色景觀,構成一幅秀麗清幽的山水畫。
龍溪幽谷為斷裂構造層,有岩石崩塌,流水侵蝕搬運而成,地貌形態多樣,斷層節理明顯,岩石多為凝灰岩。有高山陡峭適於攀岩,有瀑布深潭供人觀賞,資源類型豐富多樣,她原始的自然景觀與生態環境,適合開展生態旅遊和探險旅遊。

人文景觀


寒山子為中唐時期著名的儒、釋、道三教思想兼容的一位白話隱逸詩人,是京、洛、咸陽一帶地方的人。他曾有過“聯翩騎白馬,喝兔放蒼鷹”的豪放不羈生活,並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存”的壯闊情懷。后因科場失意,安史戰亂時,北方成為朝廷與安祿山史思明爭奪地盤的戰場,烽煙所至,十室九空,百姓流離失所,餘生者實難聊生,因此,紛亂逃離家鄉去尋找人間熱土。於是他遠離紅塵,遁跡山林,下江淮,游五嶽。
30歲那年來到佛國仙山,遠離塵囂戰亂的天台山。“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在心頭。”鍾情天台山林的詩僧隱姓埋名,出沒在寒岩明岩一帶的野林山間,指山為姓氏,自稱寒山子,與國清寺詩僧豐干、拾得交友。寒山子的影響主要在佛教文學領域,特別是在詩歌方面。他一生創作詩歌約600首,流傳下來的只有300首。而這幾首詩一直受到中國歷代士大夫的格外偏愛。宋代大詩人黃庭堅就認為作詩“若寒山子者,雖屈宋再也莫能及”。甚至以為當年杜甫若看到了寒山子也會“結舌爾”。

招商引資


2002年該鄉以優惠的政策進行招商引資,引進溫嶺王彥淮來龍溪鄉創辦龍溪淡水養殖場進行養鰻,香魚等特種水產品養殖並初獲成功,2003年該塊被評為天台縣農業龍頭企業和省級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發展前景良好,特別是該場在出口創匯產品香魚養殖技術方面,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由於特種水產養殖屬於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的創匯農業項目,對參與香魚養殖,村民持觀望態度,在鄉政府的撮合下,龍溪淡水養殖場除做好自身工廠化香魚養殖外,幫助村民共同開發香魚養殖的具體做法是:龍溪淡水養殖場先投入香魚苗種和飼料,並具體負責技術指導和出口銷售(保底價格),黃水村村民葉再理等5戶聯合,共投入25萬元流動資金和提供廢棄閑置的養鰻場地,佔總投資80萬元股份的60%,使他們吃了第一顆定心丸,如果沒有農業龍頭企業作依託,村民參與特種水產養殖投資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經過半年的養殖,香魚總產量近25噸,其中90%以上出口創匯額達15萬美元,除法年收回定資產投資10萬元外,實現凈利潤30萬元,使農戶直接增收近20萬元。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效果是:龍溪淡水養殖場2003年度鰻魚、香魚等持種水產品產值摺合人民幣1200萬元,其中香魚總產量(包括與黃水村葉再理等合作的香魚產量)108噸 (出口85噸),創匯63萬美元,出口的冷凍香魚全部通過國家商檢部門和日本原生省檢測部門的藥物殘留監測。這樣,既能使農業龍頭企業在現有場地的基礎上,把香魚養殖項目作大,使之快速形成優勢產業,形成合力,又能以項目帶動農戶致富,實現雙贏。
該場地香魚產業產業化經營實踐中,解決了勞力30餘人,每人年增收入近1萬元,增收70畝養殖場地租金7萬元,農民不同種田就能收租金。龍溪淡水養殖場王彥淮表示:“要發展香魚養殖,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條路子,今後還要發展香魚精加工,以容納更多的勞力,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正所謂“引進一個能人,帶來一個項目,開拓一個市場,帶動一方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