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美村

鼎美村

鼎美村位於在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東孚鎮,全村共有3000多人,其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有288位,約佔全村總人口的14%,已經是步入老年型的鄉村,可是這裡卻奏響了一曲尊老敬老的和諧樂章,在2006年10月還被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評為“全國敬老模範村”。

今生


日前,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回到祖籍地永定下洋祭祖,這令廈門海滄東孚鎮鼎美村胡氏村民興奮不已,因為他們同樣是客家人,祖籍地也是永定下洋。2012年8月17日,鼎美村的胡水成等16位村民,還應邀飛赴馬來西亞參加檳城胡氏宗親會舉辦的一個客家聯誼活動。
廈門市客家經濟文化促進會秘書長廖榮富說,全村人都操著一口地道閩南話的鼎美村,其實是一個古老的客家村落,“繁衍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也正因為全村人都說閩南話,這個古村落的客家屬性幾乎不為外界所知。一直到第二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召開后不久,得到相關線索的廖榮富等專家前往鼎美村實地探訪,這個客家古村落的神秘面紗才得以被揭開。
歲月流逝,如今的鼎美村村民已幾乎被閩南人同化了,但村民們口口相傳的一個個傳說故事以及村內一處處飽經風霜的明代古墓和明代建築,無不殘留著客家人的鄉情記憶,訴說著一段客家人的歷史。
記者日前和廖榮富秘書長一起走進鼎美村,探訪了這個客家古村落。
開基祖由永定下洋遷入??鼎美村現有村民3000多人,胡姓佔大多數,約有1600多人。其中,胡姓村民人人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客家人,但如今已沒人會講客家話。由於族譜在“文革”時期被燒毀,有關該村的客家淵源都是靠村裡的老人回憶族譜和一些傳說來推定的。

前世


據曾經接觸過胡氏族譜的村民胡世成介紹說,根據族譜的記載,鼎美胡氏的開基祖名為“念八郎”。
根據永定下洋胡氏族譜的記載,鼎美胡氏開基祖念八郎是永定下洋胡氏開基祖七郎公的第二個兒子。元朝中葉,念八郎帶兩個兒子來到鼎美。據傳說,念八郎起初先在南坂湖落腳,以打鐵為生,但生計一直不如意。於是,他便燒香拜拜,請土地公幫忙指點前程。當晚,土地公就託夢給他,讓他改行養水鴨母,人隨鴨走,要是發現自家的水鴨母一夜生兩個蛋,那個地方便是他的發祥地。
有一天,念八郎趕鴨到了馬鑾灣附近的海邊,突然雷雨交加,他便將鴨趕到一個名叫“鍋尾”的地方避雨。當時,那裡有一座破棚屋,他就在裡面住了一夜。結果,第二天起來,奇迹發生了,每隻水鴨母都生了兩個蛋。念八郎想起夢中土地公的囑咐,就在鍋尾定居下來,至今傳28世,700多年了。
胡世成老人說,鍋尾村在新中國成立后被改成閩南話同音的“鼎美村”,而鼎美胡氏家廟“敦睦堂”就是在當年那座破棚屋所在位置上建起來的。
開基祖墓如土包傳說為“天葬”BB念八郎的墳墓如今還在,藏在離鼎美村不遠處的獅頭山上的荊棘叢中。鼎美胡氏的這個開基祖墳很簡陋,就跟一個小土包差不多。村民口口相傳,他們的這個祖墳其實是“天葬”。
廖榮富介紹說,在客家大部分姓氏的開基祖墳墓的埋葬方面,幾乎都有天葬傳說,像龍岩上杭廖氏開基祖也有“田雞浮塘”的類似說法。同樣是送葬過程中遇到暴風雨,放下棺木避雨,不料避雨後卻發現雨水形成的一片汪洋將棺木淹沒了,而村民一祭拜,棺材就又浮出水面,祭拜完就又沉下去了,風水先生稱那地方是“田雞浮塘”穴。廖榮富說,鼎美胡氏保留的這個天葬說法,正是他們客家屬性的一個見證。
建築細節藏有客家風格
“鼎美村是一個古老的客家村落,這可以從村裡的古民居來推定。”廖榮富秘書長如是說,在鼎美村裡,至今還保存著十多幢明代古民居建築,其中的胡氏祖祠廟最大。
這些建築外形與閩南建築差異不大,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不少保留客家建築特點的細節。如一色的巨大木柱,雕樑上的倒吊花籃雕刻,以及古色古香的木構神龕上雕刻的人物和木隼的對接形式,基本上與閩西客家建築一致,屬於既有客家風格又融入了閩南特點的建築形式。與祖屋不同的是,這些古建築都沒有過水亭和半形頭。>>古墓傳奇
胡氏先祖曾為明代“太子”? “我們村裡還有一個明代的‘太子墓’呢!”還沒踏進鼎美村時,帶隊的胡水成滿臉自豪地說。
太子墓?明朝太子怎麼會跑到廈門海滄呢?這引起了記者的極大興趣。
太子墓在當地其實是叫“太子亭”,坐落於獅頭山半坡處。這是一座不怎麼高的山丘,放眼望去,龍眼樹和荔枝樹交織成林,荊棘漫山遍野。
也許是長期無人管理,通往山上的路已被雜草淹沒,已經帶專家找過古墓好幾遍的胡水成還是好幾次走錯路。他說,鼎美村裡大部分人都知道“太子亭”,規模非常大,上個世紀90年代曾被盜挖過。墓葬已經荒廢很久,村裡也沒有再去整修過,但每年都有人去祭掃。
“看,那就是‘太子亭’!”約摸半個小時后,胡水成指著一座墓葬說。墓葬叫“太子亭”,墓室後上方還真建了一個石制的亭子,不是很大但很精緻,跟道觀建築外形有幾分相似。據胡水成稱,原來亭子里還有一個石碑,上面刻著字,他20多歲的時候還見過,不知道什麼時候沒掉了。
整個墓葬非常大。從兩邊現存的殘斷墓手圍起來的空間來看,墓埕已經非常大,有三層,如三塊梯田一般。
鼎美村從1993年12月老年協會成立,每年都定期組織老人們到周邊遊玩。村裡有一個400多平方米的老人活動中心,還組織了老年人錢鼓隊、扇舞隊等,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業餘生活。尊老、敬老,蔚然成風。1999年3月,鼎美村開辦了老年學校,每月農曆十五為老年學員上課,內容包括老年保健知識、法律法規等,每次出席率都達到了95%以上。通過學習,老年人在村裡也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2002年,村裡的老人們為建設“平安鼎美”,組建了義務老年巡察隊,每天清晨,隊里的老人們都會到市場等人流量大,存在治安隱患的地方維持秩序,調解糾紛。同時,老人們還是村裡宣傳計劃生育政策、村容村貌改造的主力軍。自1997年開始,老年協會在每年8月都會舉行“歡送會”,為考上大中專的新生贈送紀念品、獎學金等。據統計,截至目前,全村先後送了183位研究生、本專科生入學。鼎美村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讓老人們重視教育,又讓青年人體會老人的關懷,讓尊老、敬老風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