窪里村

山東省膠南市理務關鎮下轄村

位於理務關鎮駐地東北2.4公里處,村域東西3公里,南北1.5公里,面積4.5公里,其中耕地1055畝,窪里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北鄰吉利河水庫,西通桃理路,南通省道,同周邊鄉鎮四通八達。

地理交通


位於理務關鎮駐地東北2.4公里處,村域東西3公里,南北1.5公里,面積4.5公里,其中耕地1055畝,窪里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北鄰吉利河水庫,西通桃理路,南通省道,同周邊鄉鎮四通八達。

人文歷史


據傳,明洪武二年,曲、陳等姓從江蘇海州遷來在低洼處立村,取名窪里。1977年因修建吉利河水庫,遷至原村址南0.9公里處建村,取名東風。1980年因重名復稱窪里。現窪里村有150戶,人口465人,除曲、陳兩姓外,還有劉姓、封姓、楊姓、車姓、崔姓、王姓等居民。

經濟發展


窪里村歷史上以農為主,舊社會因地少土薄,生產力落後,生產方式原始,解放后該村農、牧業逐年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突飛猛進,通過幾次產業結構調整,興建了新的奶牛養殖區,發展了果園生產、蠶桑生產,近二、三年來發展楊樹1000畝,使村級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全村個體工商戶6戶,年產值19萬元。擁有運輸車8台,年收入42萬元,養殖業收入200多萬元。2004年居民人均收入4516元。

村莊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了全面發展。村民居住環境和生存環境不斷改善,建起窪里社區衛生服務站,涵蓋2個村莊,1000多口人,並且被評為一類服務站。窪里村先後有120人考入大中專院校,有12人成長為黨建副處級以上,軍隊營級以上幹部,有3人成長為單位行業的高級專業人才。該村全面推行了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獨生子女戶由集體統一交納備用保險金。投資30萬元使全村鋪上油漆路。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廣泛開展了評選“五好家庭”、“模範養老戶”等活動,使村民素質不斷提高。該村多次被鎮黨委、政府評為“五個好先進黨支部”、“林業先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村”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