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3條詞條名為孫樓村的結果 展開
孫樓村
山東鄆城縣武安鎮孫樓村
孫樓村位於鄆城西南17公里,北緊依京九鐵路。全村共有土地80公頃,156戶,630人。清末屬鄆城冷西里,1928年歸鄆城縣鎮東鄉,1942年歸鄆鄄巨菏辦事處,1943年屬臨澤縣,1944年歸鄆巨縣,1946年後隸鄆城縣。
孫樓村位於武安鎮西北部,京九鐵路、華營河穿村而過,在村西南部交叉,建有跨河鐵路橋。孫樓村下轄四個生產隊:一隊、二隊、三隊、四隊。孫樓村以孫姓為主,另有張、許兩姓多戶人家,還有王、劉、梁等單戶人家。。
據《孫氏族譜》載,其先祖在春秋戰國時期曾久居廩丘,后遷居山西。宋末,孫氏祖孫岳自山西洪洞初遷至河北順德,數年後,為避金兵之亂,自順德復遷此定居,取村名孫樓。
孫樓村孫氏族人是戰國軍事家孫臏後裔。該村孫氏後人孫時,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中舉,初授壺關教諭,後任金壇知縣、河南按察司僉事、邢部員外郎,洪熙元年(1452年)任兵部右侍郎。正統元年(1436年),卒后朝廷曾敕修陵墓並御賜神道碑。該村流傳的孫臏及孫時遺跡、傳說甚多。
孫樓村東有一口古井,村民相傳,此井為孫臏井。1950年後,群眾淘井時,發現井口4米以下,井壁光滑,渾然一體,不見縫隙,是石是磚難以分辨。此井泉眼甚旺,傳說孫臏曾帶兵在此駐紮,千軍萬馬飲用,井水不幹。村內曾出土過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銅箭頭和銅觚等珍貴文物。
孫樓村自古流行孫臏拳。相傳此拳為孫臏初創,由鄆城流傳至聊城、濟南、膠東等地。其動作特點是:蹲走跛行,避實就虛,打陰不打陽,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拳招連貫,內外相合,形意相通。手法有蹦、挑、抓、彈、鑽、攔、劈、砍、截、砸等,腿法有踢、踩、碰、蹬、踹、掛等。動作名稱有“看守桃園”“孝心感人”“白園結義”“拱手相讓”“馬陵之戰”“增兵減灶”“陷敵之圍”等50多個典故辭。其主題口訣為:“虛虛實實神會中,虛實實虛守形中,練武不講虛實理,妄費功夫功不成,虛實實發掌中竅,終實不發藝難興”。其拳譜又說:“拳術意思本五行,生克之間變化中,學者若得真消息,全在眼前一寸中。”在遇強手時,孫臏拳譜告誡曰:“遇大敵心遭蹶躓,應以陽用強,以陰示弱,避其長而取其短,出奇制勝。”孫臏拳動作完美大方,強勁有力、剛柔相濟,而且處處貫穿靈活的戰術思想,對鄆城武術發展影響深遠。
在孫臏拳流派中,還流傳下來一種特殊的器械,叫孫臏拐。初為擅香木質的“丁”字形拐。后又安一短把,為“下”字形。為美觀,后又改製為兩端蹺起羊角拐,再到後來,又改製成牛角拐。孫臏拐最初主要以防身為主,後來發展為對練或用於與敵格鬥。使用拐者,必須形象地學孫臏受刑后的步法,用瓦子步行走,既形象又好看,往往表現出敗中取勝之勢,深受人們喜愛。現仍流行著“單刀拐進槍”“拐子進槍”等十幾個套路。
孫樓村孫氏陵園位於城西南15公里220國道路北、孫林村前。明正統元年(1436年)敕修,孫氏祖塋有御賜《孫氏先塋》牌匾、神道碑,大學士楊士奇撰文、兵部侍郎樊敬書丹、禮部尚書胡瑩篆額;另有石門、石匾、石獅、石馬、石羊和放馬場等。放馬場500畝。孫樓村孫氏的三世祖、四世祖曾追封為兵部右侍郎,與孫時均曾受敕修墳墓於此。今上述文物均保存完好,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