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樹

杜英科杜英屬植物

杜英屬於杜英科、杜英屬常綠闊葉樹木,該種樹木具有生長速度快,成材質量好,適應能力強,繁殖簡單,病蟲害少,抗火性能強的特點,是我國南方地區主要用材樹種,同時該樹木也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原料。由於杜英外形枝繁,茂密翠綠,葉子鮮艷奪,因此,也是人工造林和庭院綠化的優良樹種,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5~15米;嫩枝及頂芽初時被微毛,不久變禿凈,干后黑褐色。葉革質,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2厘米,寬2~3.5厘米,上面深綠色,干后發亮,下面禿凈無毛,幼嫩時亦無毛,先端漸尖,尖頭鈍,基部楔形,常下延,側脈7~9對,在上面不很明顯,在下面稍突起,網脈在上下兩面均不明顯,邊緣有小鈍齒;葉柄長1厘米,初時有微毛,在結實時變禿凈。
杜英樹
杜英樹
總狀花序多生於葉腋及無葉的去年枝條上,長5~10厘米,花序軸纖細,有微毛;花柄長4~5毫米;花白色,萼片披針形,長5.5毫米,寬1.5毫米,先端尖,兩側有微毛;花瓣倒卵形,與萼片等長,上半部撕裂,裂片14~16條,外側無毛,內側近基部有毛;雄蕊25~30枚,長3毫米,花絲極短,花藥頂端無附屬物;花盤5裂,有毛;子房3室,花柱長3.5毫米,胚珠每室2顆。核果橢圓形,長2~2.5厘米,寬1.3~2厘米,外果皮無毛,內果皮堅骨質,表面有多數溝紋,1室,種子1顆,長1.5厘米。花期6~7月。

生長環境


杜英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長速中等偏快,但耐寒性相對較差,較耐陰。適合在溫潤、肥沃、酸性、排水良好的土地種植,該植物可種植在黃壤、黃棕壤、紅黃壤的山區,如果在平原地區種植,要求排水良好,對SO有較強的抗性。

分佈範圍


產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和雲南。生長於海拔400~700米,在雲南上升到海拔2000米的林中,日本有分佈。

生長繁殖


播種繁殖

從樹齡超過15年、長勢良好,無病蟲害的植株上採種。採種時間一般在10月下旬果實從青綠色變為暗綠色的時候進行,此時核果成熟。隨采隨播或春季育苗,如為春季育苗可沙藏種子,將果實放置在陰涼處或在水中浸泡1~2h,當外果皮發軟時用手搓洗,然後用清水漂洗乾淨,晾乾。之後沙藏至翌年春季開溝點播,播前涼水泡2~3d,每天換水一次。注意種子不可暴晒,也不宜長時間脫水干藏。由於種子有深度休眠現象,採用濕沙低溫層積貯藏法,能讓發芽率不低於60%。

扦插繁殖

夏初從當年生半木質化的嫩枝剪取插穗,長約10~12cm,將基部浸泡在藥液中2~4h。藥液一般選擇100mg/kg的NAA或濃度為50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將其扦插在由河沙或蛭石的基質上,製作薄膜拱棚降溫保濕。通常無需噴水,隔7d施1次0.1%高錳酸鉀液,避免腐爛。

栽培技術


杜英樹種子
杜英樹種子
在苗期內,15d施肥1次,選擇3%~5%稀薄人糞尿,待5月中旬后改為0.2%尿素溶液或1%過磷酸鈣溶液。除草劑採用50%乙草胺,用量為1200mL/hm,間替45d進行交替噴霧防治,在梅雨天應加強清溝排水工作,乾旱季節應抓好灌溉工作,6月中旬後分期分批進行間苗,7月下旬完成定苗,留下30~40株/m立秋前15d停止施氮肥。為提高苗木木質化,在9月中旬~11月中旬開始噴施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和0.2%的硼砂溶液,隔10d噴1次,通常交替噴施2~3次,一年生苗高0.5m時便可出圃進行定植。
杜英又名山杜英。杜英為常綠速生樹種,材質好,適應性強,病蟲害少。是庭院觀賞和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現將培育技術介紹如下:
1、圃地的選擇和整地:
杜英為深根性耐陰樹種,應選擇日照時間短、排灌方便、疏鬆肥沃濕潤的土壤作為圃地。秋末冬初對圃地進行深翻。每畝施腐熟廄肥2000公斤,餅肥或複合肥100公斤/畝,施粉狀硫酸亞鐵15公斤進行土壤消毒。細緻整地,苗床高20厘米-25厘米,寬1.2米。
2、播種技術:
杜英的種子成熟期在9月-11月。果實採回后,去掉果皮,涼干后沙藏。隔10天-15天適量洒水和翻動一次,保持相應的濕度。
播種時間為2月-5月。採用條播,條距25厘米,溝寬10-12厘米,深3厘米,播種量每畝8-10公斤。播時撒適量鈣鎂磷,有利髮根。覆土宜薄,蓋種子以焦泥灰為好,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度。上面可以蓋一層薄薄的乾草,以保持土壤疏鬆、濕潤,有利於種子發芽。出苗期30天-40天左右。當70%的幼苗出土后,傍晚揭除覆蓋物,第二天傍晚,用敵克松0.1%溶液噴灑苗床,預防病害發生。
(1)施肥:苗木生長初期,每隔半月施濃度3%-5%稀薄人糞尿。5月中旬以後可用1%過磷酸鈣或0.2%的尿素溶液澆施。
杜英樹
杜英樹
(2)除草:本著“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則進行。除草3至4次,7月底苗木即可鬱閉封行,此後無須除草。
(3)水分管理:梅雨季節應做好清溝排水工作;乾旱季節應作好灌溉工作。
(4)病蟲害防治:主要蟲害為食葉害蟲銅綠金龜子和地下害蟲蠐螬地老虎,防治銅綠金龜子時應掌握成蟲盛期,可震落捕殺,亦可用50%敵敵畏乳劑800倍液毒殺。防治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蛟食,可用敵敵畏甲胺磷乳油質量分數0.125%-0.167%溶液,用竹籤在床面插洞灌澆。
(5)間苗:生長盛期(6月中旬以後),應分期分批做好間苗工作,7月下旬做好定苗工作,保留30株-40株/平方米,在立秋前半個月停施氮肥。9月中旬-11月中旬,可每隔10天噴一次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和0.2%的硼沙溶液,交替噴施2次-3次即可,以促使苗木提高木質化。一般一年苗可以生長到50厘米左右高。

主要變種


水石榕

水石榕屬杜英科杜英屬的常綠小喬木。樹冠整齊成層,枝條無毛。

中華杜英

中華杜英常綠小喬木,高3-7米;嫩枝有柔毛,老枝禿凈,干后黑褐色。葉薄革質,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

日本杜英

日本杜英為喬木;嫩枝禿凈無毛;葉芽有發亮絹毛,核果橢圓形,長1-1.3厘米,寬8毫米,1室;種子1顆,長8毫米。

猴歡喜

猴歡喜是杜英科常綠喬木,樹冠濃綠,樹高可達20米,小枝褐色;葉聚生小枝上部,全緣或中部以上有小齒

主要價值


經濟用途

①樹皮可作染料。
②果實可食用。
③從種子中提取油脂可生產肥皂與潤滑油。
④根部可入葯,性辛溫,有消腫散瘀的功效,主要用於跌打損傷。
⑤材質可作一般器具,木材為栽培香菇的良好段木。

生態綠化

杜英最典型的生態特點是在深秋季節的美麗紅葉,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因此,被用於行道綠化、庭院添景、綠化觀賞中。杜英一些春季長出的葉片,待秋季低溫霜凍來臨時,葉綠素會轉化為花青素,因此,葉片呈現出美麗的紅色,非常漂亮。

防治方法


尺蠖

(1)特性。幼蟲呈細長狀,在行動時身體一屈一伸呈拱橋形前進,休息時,身體能斜向伸直如枝狀。
(2)防治方法。①成蟲羽化前,在樹榦基部挖蛹;②在卵基本孵化結束時,噴灑有機磷殺蟲劑或菊酯類殺蟲劑;③安置黑光燈誘殺雄成蟲;④阻隔毒殺法:將光滑塑料薄膜或20cm寬的膠帶紙在樹榦距地面1m處綁紮環繞一圈樹榦,避免雌成蟲上樹交尾。將廢機油與2.5%溴氰菊酯浮油按照40:1比例進行混合攪勻,塗抹在阻隔帶表面、下部塗毒環。每日清晨集中噴灑樹下的雌成蟲,選用2.5%溴氰菊酯3000~5000倍液毒殺。螻蛄和地老虎
(1)特徵。成蟲和若蟲(無翅蟲體)都具有發達的咀嚼口器,食性雜,能鑽入土中危害花木的幼根和根莖,並盜食播下的種子。
(2)防治方法。可用敵敵畏溶液在苗床面上用竹籤插洞灌澆。

日灼病

(1)特徵。杜英樹皮偏薄,極易因日灼而致病。日灼部位樹皮受傷,木質部會開裂、腐朽,一旦遇到大風極易在此部位折斷。
(2)防治方法。①定干高度要合適,夏天上午11點至午後3點,樹冠可以蔭蔽自身主幹,避免主幹遭到陽光強烈直射。②若樹冠不能蔭蔽主幹,可用草繩包紮主幹一直到最低分枝部位,避免主幹受到日灼。③作為園林景觀樹種植時密度必須合適,樹冠間能互相側方蔭蔽主幹。

猝倒病

(1)特徵。病菌由表層土壤侵入幼苗的根莖基部,導致病部開始下陷縊縮,發黑,病株倒伏。若苗木組織已經木質化,病株一般不會倒伏而呈立枯癥狀。若土壤較為潮濕時,病害部位可見粉紅色霉層。
(2)防治方法。①幼苗發病初期可選用藥劑防治,達到滅菌保苗的目的,通常選用敵克松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澆灌防治。②及時清除病株,統一處理,減少感染源。③在播種或種植前,用消毒劑對土壤消毒,選用福爾馬林,每畝取50mL,兌水8~12kg后攪勻進行澆灌,或者取硫酸亞鐵,15kg/畝,與細沙混合后撒在土壤中。

茶袋蛾

(1)特徵。常將樹葉食光,使枝條枯死、林木生長衰弱,影響景觀,降低生態效益。
(2)防治方法。①營林措施:人工摘除護囊,對於蟲口數量多的林木,應及時修剪,剪除枯枝、帶蟲枝葉,集中燒毀,可有效降低蟲口密度;②藥劑噴霧:選用Bt可濕性粉劑500倍進行噴霧,或者選用0.3%高滲阿維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進行噴施,或者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霧,又或選用3.2%蟲殺凈乳油1000倍液噴霧;③天敵保護:寄生蠅和白僵菌是茶袋蛾幼蟲上的二種寄生性天敵,應注意保護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