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詩格
金針詩格
《金針詩格》是白居易創作的文學理論類書籍。
目錄
元和中,有詩友數十人,愛相酬唱。獨得詩之深者劉夢得、元微之,二公尤知其 理,時人多以元、劉為先,號曰〔劉白〕、〔元白〕。故知元、劉之詩,知詩之骨髓,而播在人口,莫非騷、雅者也。夢得相寄云:〔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雪裡高山頭白早,海中仙果子生遲。〕此二聯神助之句,自能詩者鮮到於此,豈非夢得之深者乎?
居易貶江州,多游廬山,宿東西二林,酷愛於詩。有《閑吟》云:自從苦學空門法,銷盡平生種種心。惟有詩魔降未得,每逢風月一閑吟。自此,味其詩理,撮其體要,為一格目,曰《金針集》。喻其詩病而得針醫,其病自 除。詩病最多,能知其病,詩格自全也。金針列為門類,示之後來,庶覽之者猶指南 車,而坦然知方矣。
詩有內外意 一曰內意,欲盡其理。理,謂義理之理,美、刺、箴、誨之類是也。二曰外意,欲盡其象。像,謂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蟲魚、草木之類是也。內外含 蓄,方入詩格。
詩有三本 一曰有竅。二曰有骨。三曰有髓。以聲律為竅;以物象為骨;以意格為體。凡為詩須 具此三者。
詩有四格 一曰十字句格。二曰十四字句格。三曰五隻字句格。四曰拗背字句格。
詩有四得 一曰句欲得健。二曰字欲得清。三曰意欲得圓。四曰格欲得高。
詩有四煉 一曰鍊句。二曰鍊字。三曰煉意。四曰煉格。鍊句不如鍊字;鍊字不如煉意;煉意不 如煉格。
詩有五忌 一曰忌格懦。二曰忌字俗。三曰忌才浮。四曰忌理短。五曰忌意雜。格弱則詩不 老,字俗則詩不清,才浮則詩不雅,理短則詩不深,意雜則詩不純。 《格致叢書》
詩有五理 一曰有美。〔都來消帝道,渾不用兵防。〕美君有道德,以服遠人。二曰有刺。〔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去尚征徭。〕刺賦斂之重也。三曰有規。〔幸無偏照處,剛有不明時。〕規聖人行號令有不明時。四曰有箴。〔日暮碧雲合,佳人期不來。〕箴佞人進而使賢人不仕也。五曰有誨。〔明河川上沒,芳草露中衰。〕誨明時草澤中,賢人不得用也。
詩有四得 一曰有喜而得之者。其辭麗:〔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九枝花。〕 二曰有怒而得之者。其辭憤:〔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三曰有哀而得之者。其辭傷:〔淚流襟上血,發變鏡中絲。〕 四曰有樂而得之者。其辭逸:〔誰家綠酒飲連夜,何處紅妝睡到明?〕
詩有四失 一曰失之太喜其思放。〔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二曰失之太怒其思躁。〔解通銀漢終須曲,才出崑崙便不清。〕 三曰失之太哀其思傷。〔主客夜呻吟,痛入妻子心。〕 四曰失之太樂其思盪。〔驟然始散東城外,倏忽還逢南陌頭。〕
詩有四不入格 輕重不等,用意太過,指事不實,用意偏枯。
詩有齊梁格 四平頭,謂四句皆用平字入是也;兩平頭,謂第一句第三句用平字入是也。
詩有扇對格 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
詩有魔 好吟而不工者才卑也;好奇而不純者格卑也。
詩有三般句 一曰自然句;二曰容易句;三曰苦求句。命題屬意,如有神助,歸於自然也;命題率 意,遂成一章,歸於容易也;命題用意,求之不得,歸於苦求也。
詩有數格 曰葫蘆;曰轆轤;曰進退。葫蘆韻者,先二后四;轆轤韻者,雙出雙入;進退韻者,一進一退。
詩有四字對 一曰疊韻字對;二曰疊語字對;三曰骨肉字對;四曰借聲字對。
詩有義例七 一曰說見不得言見;二曰說聞不得言聞;三曰說遠不得言遠;四曰說靜不得言靜;五曰說苦不得言苦;六曰說樂不得言樂;七曰說恨不得言恨。
詩有二家 一曰有詩人之詩;二曰有詞人之詩。詩人之詩雅而正;詞人之詩才而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