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類傳染病

傳染病甲類

甲類傳染病(category A infectious diseas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管理的傳染病甲類,甲類傳染病指鼠疫、霍亂。《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分甲類、乙類、丙類三類,共37種。城市2小時內,農村2小時內電話報告防疫站。上述規定以外,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實施。

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簡介


甲類傳染病

category A infectious disease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分甲類、乙類、丙類三類,共39種。
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對於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有:炭疽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鼠疫

鼠疫
鼠疫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的甲類傳染病,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鼠疫為自然疫源性傳染病,廣泛流行於野生嚙齒動物間,鼠、旱獺等為鼠疫耶爾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為傳播媒介。臨床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出血,以及其他嚴重毒血癥狀。本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鼠疫在世界歷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我國在解放前也曾發生多次流行,目前已大幅減少,但在我國西部、西北部仍有散發病例發生。

霍亂

霍亂
霍亂
霍亂是因攝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亂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種急性腹瀉性傳染病。每年,估計有300萬~500萬霍亂病例,另有10萬~12萬人死亡。病發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數小時內造成腹瀉脫水甚至死亡。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所引起的。O1和O139這兩種霍亂弧菌的血清型能夠引起疾病暴發。大多數的疾病暴發由O1型霍亂弧菌引起,而1992年首次在孟加拉國確定的O139型僅限於東南亞一帶。非O1非O139霍亂弧菌可引起輕度腹瀉,但不會造成疾病流行。最近,在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區發現了新的變異菌株。據觀察認為,這些菌株可引起更為嚴重的霍亂疾病,死亡率更高。
霍亂弧菌存在於水中,最常見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糞便污染過的水。霍亂弧菌能產生霍亂毒素,造成分泌性腹瀉,即使不再進食也會不斷腹瀉,洗米水狀的糞便是霍亂的特徵。

疫情報告


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城鎮於六小時內,農村於十二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發病地的衛生防疫機構報告,並同時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傳染病暴發、流行時,責任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報告疫情。接到疫情報告的衛生防疫機構應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報告上級衛生防疫機構和當地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報告當地政府。
省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接到發現甲類傳染病和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報告后,應當於六小時內報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防控措施


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三)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法律還規定,對已經發生甲類傳染病病例的場所或者該場所內的特定區域的人員,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可以實施隔離措施,並同時向上一級政府報告;接到報告的上級政府應當即時作出是否批准的決定。上級政府作出不予批准決定的,實施隔離措施的政府應當立即解除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