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堂
一勺堂
一勺堂位於文成縣嶺根嶺頭。堂之右400米左右的山崗背上有“駐足亭”,眾稱“庵基亭”。行人住宿“一勺堂”或在“一勺堂”一勺水飲后,移足到“駐足亭”,欣賞群山和甌江支流的自然風光。
舊時,黃坦、富嶴,敖里、西坑、百丈漈、南田等鄉鎮屬青田縣管轄。這一帶每天都有人去青田縣衙或赴處州府衙(今為麗水)辦事,去的人都要走嶺根嶺,經嶺根乘船到青田、處州。當時雖然很多物資去瑞安西面的中心城鎮大峃購買,但是,這一區域畢竟屬青田縣管轄,很多物資還是要去青田購買。購買物資也是乘船過甌江經支流小溪運到嶺根,再用人工挑上嶺根嶺,到南田、西坑、敖里等地。嶺根嶺下至青田縣嶺根鄉嶺根村,全程10多公里,南北走向,南通往九都南田、內八都敖里、西坑、黃坦、文成、瑞安,北下達青田縣、處州府、永嘉縣(今為溫州)。
當時的嶺根嶺和嶺根嶺頭這一帶,群山起伏,崖峭險峻。天氣經常在縹緲的雲霧中忽隱忽現,顯得陰森可怖,神秘莫測。在嶺頭前不著店,后無歇力之戶,寂無人煙,行人至此,力乏神疲。如果有人送一勺水,那簡直是雪中送炭。
敖里周氏把施恩布德作為傳家寶,一直將家庭慈善事業傳承下去,到了八世周鳳煒這一代,所建堂亭、橋和鋪的路數不勝數。周鳳煒素以疏財仗義,好善樂施,時懷施濟。從青田辦事回來爬到嶺根嶺頭,看到沒有地方休息,自然而然地想起要在這裡建堂。
光緒乙亥年(1875年)春,周鳳煒召集兄弟及堂兄弟商量在嶺根嶺頭建堂之事,好善樂施的敖里周氏族人都表示支持。在周鳳煒帶頭捐了銀兩助租十石帶領下,兄弟周躍龍捐租六石、周雲龍捐租五石、周步雲捐租五石、周鳳歧捐租二石、周雲雁助捐租二石、周攀龍捐租二石、周秉龍捐租二石、周師望捐租一石,共樂助租三十五石。於甲戌仲冬,擇吉鳩工,建造茶堂五間,翼以兩廊,擇人居住,供人暮宿,施茶解渴。取名為“一勺堂”。
“一勺堂”為歇山頂三合院式木構茶屋,由正屋、廂房、天井組成。正屋中間設有神龕供祭祀,右廂房有二層三間,樓上住宿樓下開商鋪兼施茶,沿路建有過廊亭,兩側設有木板凳座位,供行人休憩之用。左廂房有二層三間半,樓上住宿樓下供管理人居住。現正屋已塌,左廂房只有沿路一半。
左廂房前路邊倒放著“一勺堂石碑記”石碑一塊,碑記曰:“自來茶堂之設,所以濟人渴時一勺也。如九都之嶺根嶺頭,實甌括之通途,青田之要轄。高山峻岭,寂無人煙,行人至此,力乏神疲,顧安得一勺之多以解渴乎!幸有八內都廩生周鳳煒者。素以好善為念,時懷施濟,因倡捐銀兩,樂助租田。於甲戌仲冬,擇吉鳩工,建造茶堂五間,翼以兩廊,擇人居住。斯時也,暮宿晨行,既免窮途悲慘。冬湯夏水,亦云式飲。庶幾此一勺之濟人,其功豈淺鮮哉!吾故名其堂為一勺堂雲。清光緒乙亥冬月穀旦選拔貢生林壽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