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鼻天鵝

雁形目鴨科動物

疣鼻天鵝(學名:Cygnus olor):是一種大型的游禽,體長1.2-1.5米,體重6750-10千克。脖頸細長,前額有一塊瘤疣的突起,因此得名。全身羽毛潔白。在水中游泳時,頸部彎曲而略似"S"形。嘴基有明顯的球塊,且在雄性較大,雌性不很發達。眼深棕色嘴橙黃色,基部和球塊黑色腳趾和蹼灰黑色。棲息於湖泊、江河或沼澤地帶。在地上行走拙笨,但極善游泳。飛行時也將頭部伸直,但很少發出叫聲,故又得名“無聲天鵝”。

水生植物為主要食物,包括水草的根、莖、葉、芽及種籽等;偶吃軟體動物和昆蟲及小魚。在蘆葦叢中營巢,由水生植物和泥土構成,內鋪雜草和絨羽。夏季產卵5-7枚,是天鵝中產卵最多的一種;卵呈藍綠色,重約340克;由雌性完成孵化,孵化期35-36天。雙親共同喂育雛鳥。分佈於歐洲、北非、亞洲中部與南部。

形態特徵


疣鼻天鵝
疣鼻天鵝
疣鼻天鵝雄全身雪白,頭頂至枕略沾淡棕色。眼先裸露,黑色;嘴基、嘴緣亦為黑色,其餘嘴呈紅色,前端稍淡,近肉桂色,嘴甲褐色,前額有突出的黑色疣狀物;跗蹠、蹼、爪黑色,虹膜棕褐色。雌鳥羽色和雄鳥相同,但體形較小,前額疣狀突不顯。幼鳥頭、頸淡棕灰色,前額和眼先裸露、黑色,不具疣狀突,飛羽灰白色,尾羽較長而尖,淡棕灰色,具污白色端斑。下體較淺淡,多呈淡棕灰色,虹膜褐色,嘴紅灰色,爪和蹼、跗蹠綠褐色。
頸修長,超過體長或與身軀等長;嘴基部高而前端緩平,眼先裸露;尾短而圓,尾羽20-24枚;腿短至中等;前趾有,蹼強大,但后趾不具瓣蹼。拇指短位高;跗鱗網狀;羽衣兩性相似。
大小量度:體重♂9650-10000g,♀6750-8750g;體長♂1413-1550mm,♀1300-1493mm;嘴峰♂80-86mm,♀74-76mm;翅♂600-620mm,♀560-578mm;尾♂190-215mm,♀190-207mm;跗蹠♂95-110mm,♀90-101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疣鼻天鵝主要棲息在水草豐盛的開闊湖泊、河灣、水塘、水庫、海灣、沼澤和水流緩慢的河流及其岸邊等地。

生活習性


習性

主要在水中生活,性機警,視力強,頸伸直能遠眺數里。游泳時隆起兩翅,頸向後曲,頭朝前低垂,姿態極為優雅。游泳速度甚快,能用一隻腳划水,也能兩隻腳同時划,同時不時的張開和扇動兩翅,高興時發出一種沙啞而低沉的‘嘶嘶’聲,啞聲天鵝的名字即由此而來。性溫順而膽怯,行動極為謹慎小心,常在開闊的湖心水面游泳和覓食,晚上亦多棲息在安靜而少干擾的湖心島上或漂浮在水面的物體和乾的蘆葦堆上,沒有危險時才上岸。起飛時雙翅拍打水面,在水面助跑約50米才能徐徐離水飛起。飛行時頸向前伸直,腳伸向後,兩翅扇動緩慢而有力。常成對或呈家族群活動,有時亦集成大群,特別是冬季和換羽期間。

食性

主要以水生植物的葉、根、莖、芽和果實為食,也吃水藻和小型水生動物。白天覓食,晚上休息。覓食時主要是用嘴撕裂植物,有時也能像一些鴨類一樣頭朝下、尾朝上,將頭伸到水底挖掘水生植物的根為食,偶爾也到水邊地面覓食青草。

遷徙

9月底至10月中旬遷往南方越冬,春季多在2月中下旬北遷,均成小群和家族群遷飛,多沿湖泊、河流等水域進行,沿途不斷停息。在有些地方,特別是引種過去的地方,如北美、南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疣鼻天鵝已變成了留鳥,不再遷徙。在英國遷徙的距離也很短,最遠一般不超過50千米,而且是沿水域進行的。但在西伯利亞、蒙古和中國北方繁殖的疣鼻天鵝,每年春秋季都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做上千米里的來回遷徙。

感官

有敏銳的視覺和聽覺。顧名思義,疣鼻天鵝通常是沉默的。高興時發出一種沙啞而低沉的‘嘶嘶’聲,啞聲天鵝的名字即由此而來。成鳥有時會打噴嚏,發出嘶嘶聲,或發出類似小狗的吠聲或口哨聲,儘管由於氣管直而聲音不大。同樣,在飛行過程中雙翼的聲音也被描述為音樂的顫動或嗡嗡聲。它們還使用視覺顯示作為溝通的一種形式,例如姿勢。例如,雄性經常以雄性姿勢在背上拱起次要的翅膀羽毛

分佈範圍


世界

繁殖地:哈薩克、蒙古、俄羅斯聯邦(東亞區)和土庫曼。
非繁殖地:阿富汗、亞美尼亞塞普勒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大韓民國、吉爾吉斯斯坦和西班牙。
旅鳥:韓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留鳥:阿爾巴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克羅埃西亞、捷克希臘、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列支敦斯登、盧森堡、黑山共和國、荷蘭、北馬其頓、俄羅斯聯邦、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瑞士、土耳其和英國。
原產地: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中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印度、以色列、日本、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挪威、巴基斯坦、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中亞區和歐洲區)、斯洛伐克、瑞典、中國台灣省、烏克蘭和烏茲別克。
遊盪(非繁殖地):巴林、約旦、黎巴嫩阿曼、巴勒斯坦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引進(繁殖地):澳大利亞、法羅群島、冰島、紐西蘭和美國。
引進(非繁殖地):加拿大。
遊盪:百慕大、埃及、利比亞、馬爾他、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加那利群島)和塔吉克。
介紹:南非

中國

主要繁殖在中國新疆中部、北部、青海柴達木盆地、甘肅西北部和內蒙古。越冬在長江中下游、東南沿海和台灣。遷徙時經過東北、華北和山東部分地區。

生長繁殖


疣鼻天鵝3齡時性成熟,少數2齡(多為雌體),也有遲至4齡時才開始繁殖的。新對的形成多在第一次繁殖前的秋天和冬天,對較為固定,一旦形成終生不變,很少中途解體,而且多是出現在繁殖不成功和非繁殖對中。求偶行為首先是雌雄彼此進行頻繁的頭浸水運動,一起游泳,雄鳥用它的頸纏住雌鳥的頸,然後爬到雌鳥背上,進行交配。雌鳥完全沉入水中,僅頭和頸露出水面。交配完后雌雄鳥一起游泳,同時發出獨特的沙啞聲,然後是疏理羽毛和水浴。
繁殖期3-5月。營巢於僻靜的,人難於接近的水塘和湖泊岸邊蘆葦叢或水草叢中。雌鳥單獨營巢或雌雄共同營巢。巢用干蘆葦和其他植物堆集而成,結構極為龐大,呈圓形,外徑128.5-194.5毫米,平均164.0厘米;內徑48.5-56.6厘米,平均51.0厘米;深12.7-18.6厘米,平均15.0厘米;高24.5-31.0厘米,平均27.0厘米。有主巢和輔巢之分,主巢供雌鳥產卵用;輔巢為雄鳥夜宿用,通常距主巢40-60米遠,亦是由蘆葦、蒲草莖和葉堆集而成,外形極為簡陋,像個草墊子,大小為外徑125.0-140.0厘米,高14.0-18.0厘米。為了出入方便,通常在主巢和灘緣之間打通兩條0.7-1.5米寬的“通道”,通過從根部咬斷或踩倒蘆葦形成,而咬斷的蘆葦又可作為營巢材料。通常一道進,另一道出。
疣鼻天鵝領域性極強,巢域面積較大,每對天鵝通常都要佔據大片的蘆葦灘和寬闊的湖面。每對所佔據的領域面積的大小,隨營巢環境條件而異。在適合營巢的寬闊湖區,領域面積較大;在受營巢條件限制的河岸地區和高種群密度的地區,領域面積就小;有時甚至數個巢在一起,巢間距僅幾米遠。通常不利用舊巢,只有少數喜歡利用上一年的舊巢,特別是繁殖成功的巢,但仍然需要進行修理和補充才可使用。
巢築好后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4-9枚,通常5-6枚,隔天產1枚。新鮮卵乳白色,孵化后逐漸變為骯黃白色或藍綠色,大小為117.5(113.5-21)毫米×74.9(72.5-77)毫米,重362(348-371)克。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在巢附近警戒,如遇危險就向湖心游去或迅速起飛,當經過主巢上空時,用力扇動兩翅向雌鳥示警,雌鳥立刻將巢蓋好,然後沿著通道離開巢。
每天中午氣溫最高的時候,雌鳥亦要離開巢去覓食,但時間不長,離巢前先用巢邊材料將卵掩蓋好或者由雄鳥替孵。雌鳥戀巢甚強,特別是在孵卵後期,當有人接近巢時,雌鳥不僅不離開,而是迎上幾步,拱著頸,發出“ho-ho-”的恐嚇聲,孵化期35-36天。第一窩繁殖不成功,通常要進行補償性孵卵,但窩卵數明顯減少,通常僅為1-2枚。雛鳥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下水游泳,但生長極慢,通常120-150天才具飛翔能力。雛鳥生長期間,成鳥亦開始換羽,和雛鳥一起在水中生活,對雛鳥極為愛護,不時地讓它們爬到自己的背上,早期晚上多回到巢中過夜,隨著雛鳥逐漸長大,則不回巢中過夜,而是夜宿在漂浮於水中的物體上或蘆葦堆上。
嬉戲
嬉戲
築巢
築巢
產卵
產卵
孵卵
孵卵
出殼
出殼
孵化
孵化
雛鳥
雛鳥
一家
一家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保護現狀


據估計,全球物種數量大約為598,000-615,000對。歐洲物種數量估計為83,400-116,000對,相當於167,000-231,000隻成熟個體(BirdLifeInternational2015)。
趨勢說明:總體物種數量趨勢正在增加,儘管某些地方數量的趨勢未知。估計歐洲物種數量正在增加(BirdLifeInternational,EBCC2015)。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