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氣候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由於西藏高原奇特多樣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氣環境以及天氣系統的影響,形成了複雜多樣的獨特氣候。除呈現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總趨向外,還有多種多樣的區域氣候以及明顯的垂直氣候帶。

地理環境


獨特高原氣候

(一)空氣稀薄,氣壓低,氧氣少。海平面在攝氏零度氣溫條件下空氣的密度是每
西藏氣候
西藏氣候
立方米1292克,標準氣壓是1013.2毫克。平原地區空氣密度與氣壓值與海平面相差無幾。而位於西藏高原的拉薩市(海拔3658米),空氣密度是每立方米810克,年平均氣壓652毫克,分別是平原地區的62.64%和64.35%,比平原地區少或低三分之一強。平原地區氧氣比較充足,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氧氣250一260克,西藏高原每立方米空氣中只含氧氣150-170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其中尤以藏北為最,夏季七月氣溫大面積低於8攝氏度。
從溫差角度看,西藏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的特點特別明顯。拉薩、昌都日喀則等地的年較差為18-20攝氏度,而緯度相近的武漢、南京是26攝氏度。年平均日較差,拉薩、昌都、日喀則等地為14-16攝氏度,而成都、長沙、南昌僅為7攝氏度。定日的日較差達18.2攝氏度,約為緯度相近的南昌的2.5倍。阿里地區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夏季八月白天氣溫可達10攝氏度以上,夜間氣溫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地處雅魯藏布江谷地的拉薩、日喀則等地,六月份中午最高氣溫可達27-29攝氏度,給人以盛夏的感覺;傍晚氣溫下降,人們又有秋涼之感;午夜氣溫降至5攝氏度,整夜都要蓋棉被;翌晨日出后,氣溫回升,又給人以春意,真是“一年雖四季,全年備寒裝”。
西藏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是一個有利的氣候條件。年較差小,冬季氣溫不太低,在一定高度以下越冬作物能夠順利過冬,可以大面積種植冬小麥和青稞等作物。日較差大,白天氣溫高,有利於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夜間溫度低,可以減少植物的呼吸損耗,利於植物營養物質的積累。
(四)乾季和雨季分明,多夜雨。由於冬季西風和夏季西南季風的源地不同,性質不同,控制的時間不同,致使西藏各地降水的季節分配非常不均,乾季和雨季的分野非常明顯。
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西藏高原上空為西風急流,地面為冷高壓控制,乾旱多大風,低溫少雨雪,降水量僅佔全年降水量的10-20%,如拉薩十月至翌年四月降水量只佔全年降水量的3%,故被稱為干(旱)季或風季
五月至九月,高原近地面層為熱低壓控制,西南季風登上高原。在它的支配下,西藏各地雨量非常集中,一般都佔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比如拉薩五至九月降水量佔全年總降水量的97%,因此稱為雨季或濕季。雨季中,多夜雨、多雷暴、多冰雹。藏南各地以夜雨為主,可占雨季降水量的80%以上。藏北高原雨季中雷暴和冰雹頻繁,如那曲索縣等地一年雷暴日在八十五天以上,是北半球同緯度雷暴日數最多的地區。西藏高原降冰雹的日數居全國之冠。那曲年平均雹日多達三十五天,一九五四年降雹六十四天,為世界所罕見。
(五)氣候類型複雜、垂直變化大。西藏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藏北高原海拔4500-5000米,藏東南谷地海拔1000米以下。其氣候特徵自東南向西北依次分為:熱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亞熱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高原溫帶季風半濕潤、半乾旱氣候-高原亞寒帶季風半濕潤、半乾旱和乾旱氣候-高原寒帶季風乾旱氣候等各種氣候類型。
在藏東南和喜馬拉雅山南坡高山峽谷地區,自下而上,由於地勢迭次升高,氣溫逐漸下降,氣候發生從熱帶或亞熱帶氣候到溫帶、寒溫帶寒帶氣候的垂直變化。平原地區從南到北相隔數千公里才能呈現出熱、溫、寒三帶的自然景象,而這裡從低到高則出現在水平距離僅數十公里的範圍內,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類型

從氣候類型的分佈看,藏東南和喜馬拉雅山南坡海拔1100米以下的地區屬於熱
西藏氣候
西藏氣候
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這裡最暖月平均氣溫在22攝氏度以上,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3攝氏度以下,比同緯度的中國東部地區還高。年降水量2500毫米,個別地方達4495毫米,是西藏降雨最多的地區,也是全國多雨地區之一。這裡森林茂盛,四季常綠,各種熱帶植物生長繁茂,藤本植物交織纏繞,滿山遍野的野芭蕉、野檸檬林和竹林,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熱帶風光。這裡可以種植熱帶經濟作物,農作物一年三熟。
上述這些地區海拔1100-2500米的地方,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最暖月平均氣溫18-22攝氏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終年溫暖,雨量充沛,生長著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農作物一年兩熟。
喜馬拉雅山以北,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雅魯藏布江谷地,海拔500-4200米,屬於高原溫帶季風半濕潤、半乾旱氣候。最暖月平均氣溫10-18攝氏度,年降水量400-800毫米,能種植小麥、青稞、馬鈴薯等喜涼作物和溫帶果木,農作物一年一熟。
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藏北高原南部湖盆地區,海拔4200-4700米,屬高原亞寒帶季風半乾旱和乾旱氣候。最暖月平均氣溫6-10攝氏度,年降水量100-300毫米,是西藏的大草原,以牧業為主。
藏北高原北部海拔4700-5500米的地區,屬高原寒帶季風乾旱氣候,最暖月平均氣溫在6攝氏度以下,年降水量100-150毫米,是廣闊的天然牧場。海拔5500米以上的地區,終年積雪,是一片晶珠碎玉般的冰雪世界。
西藏地區多夜雨
即使雨季到西藏旅遊,白天不備雨具,也決不會遭雨淋。而傍晚外出,則要當心。夜雨是西藏氣候的一個特點。西藏雨季從四、五月份由藏東南察隅、墨脫開始,降雨中心不斷西移。逐步擴展到拉薩、日喀則等腹心地帶,至7月份西藏全境進入雨,9月份中下旬到10月上旬,雨季很快就結束。
西藏各地的夜雨率(即從晚上8時到次日清晨8時的降水量,佔一天24小時降水量的百分比)大都在60%以上,尤以雅魯藏布江谷地誑雨最顯著,拉薩的年夜雨率達85%,日喀則達82%。唯西藏東南和喜馬拉雅山地區,夜雨較少,約佔50%左右。
西藏夜雨的形成條件
西藏夜雨的形成,除受大範圍天氣形勢影響外,主要受局部地形條件影響所致。白天山坡太陽輻射,受熱面積大,增溫快,形成低氣壓區,河谷受熱面積小,增溫較慢,形成高氣壓區,氣流從谷地上升形成谷風,在天空形成一朵朵頂部凸起、底部平坦、形如饅頭的積雲。但是,白天太陽輻射強烈,雲層中的小水滴容易吸熱蒸發消散,所以雲層變薄,乃至天空少雲或晴空萬里。而太陽落山時,地面迅速降溫,山坡冷卻很快,冷空氣下沉並抬升谷地暖溫空氣,增加了大氣層的的擾動,為降雨提供了條件。加上夜晚雲頂冷卻,下層暖,對流加強,雲層內不穩定性加大,有利於汽飽和凝結,最後就形成了夜雨。
西藏的氣溫總體特點分析
(1)拉薩、日喀則、昌都等地的年平均氣溫日較差為14~16度。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區。夏季8月白天氣溫可達10度以上,夜間氣溫降至零度以下,小溪和水潭上結冰。
(2)一天度四季,全年備寒冬。每年6月,拉薩、日喀則中午最高氣溫可達27~29度,給人以盛夏的感覺。傍晚氣溫下降,人們又感覺秋涼之感。午夜氣溫降至0~5度,整夜都要蓋棉被,好似冬季。翌晨日出后,氣溫回升,又彷彿春天。為適應這種“一天度四季,全年備寒冬”的特殊氣候,藏民在白天陽光充足時,就脫出一隻袖,調節體溫,到了落日時分再緊裹藏袍。
(3)西藏大部分地區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冬季和初春氣候干寒,風沙大,空氣含氧量較夏季明顯降低,且許多地區和路段為冰雪覆蓋。因此,去西藏旅遊的時節以4-10月份較為理想。7-8月份是西藏的雨季,部分路段會出現泥石流、塌方、泥沼等情況,導致車輛無法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