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0條詞條名為橋頭村的結果 展開

橋頭村

山西運城市芮城下轄村

芮城縣位於“母親河”黃河拐彎形成源頭的最豐腴部位。名勝古迹主要有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西侯渡遺址、大禹渡。這裡人文薈萃,如段木干,魏文候,呂洞賓等,都是在這裡成名化仙的。而山西第一家農村影視基地則坐落於芮城縣學張鄉橋頭村,距縣城約十公里,與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永樂宮相對應,與黃河明珠——大禹渡相接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北靠條山,南臨黃河,溝壑縱橫,古樹翠柏,自然風光秀美;土窯古築,資源豐富,民風淳樸,時代特色明顯。

簡介


橋頭村,距離芮城縣縣城七公里,分8個自然村,分別為:東橋、西橋、上堯東、上堯西、葦子溝、尉家、澗南、花營頭。共有12 個居民組,611戶,2100口人,村民以種植小麥、生產蘋果為主,橋頭村在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村兩委班子成員團結一致,分工明確,支部書記李新紅髮揮主幹核心作用,帶領前進村兩委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與黨支部形成合力,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村務管理有條不紊。全村農業總產值達1000多萬元,人均收入達4000多元,農民收入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黨員隊伍建設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關係到黨的此路線、方針和政策能否貫徹執行,橋頭村扭住黨建這個關鍵不放鬆,在陣地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上做文章,不斷擴充新鮮血液,黨員53名,橋頭村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員大會,做好發展黨員和培養後備幹部工作。每年培養聯繫1名以上的後備幹部,發展2名以上的入黨積極分子,同時,每季度定期公開發展黨員、黨費收繳和財務收支情況,重大事項和決策隨時公開。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橋頭村黨員在黨支部帶領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整理巷道衛生,慰問困難戶等。

村風民俗


橋頭村村民安居樂業,和睦相處,村風民風、文明新風蔚然成風。村兩委班子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加大預防調處力度,注重解決疑難問題,努力將民間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營造良好的社會穩定環境。

信訪穩定


我們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指導思想,堅持把信訪穩定放在各項工作之首,明確責任、夯實任務、創新方法、狠抓落實,在包村幹部張根滿、村民調工作員李民樂等人員共同協作下,村沒有一起上訪案例,由於工作突出,我們村的民調事迹曾在芮城報上以《農家院里笑聲甜》為篇名報到過。

產業結構調整


橋頭村耕地面積6748 畝,其中蘋果2800畝,桃260畝,杏110畝。2011年橋頭村黨支部、村委會決定利用本村自然資源優勢,狠抓產業調整,實施以蘋果為主導產業,桃、杏等為替補產業、旅遊新興產業三大產業齊頭並進的產業發展格局,切實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主導產業

橋頭村共有蘋果2800 畝,其中紅富士1500 畝,秦冠850 畝,花冠450 畝,針對蘋果這一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要在全村大力推廣以“間伐、套袋、施有機肥”為主的十項管理技術,力爭三年間伐到位,並全部套“紙+膜”袋,建立蘋果專業合作社,五年達到蘋果生產收入翻一番。

新興產業

橋頭村有種植桃、杏的傳統,桃樹共260畝,杏110畝,存在品種單一,管理落後的問題。2011年,我們計劃去外地考察,引進一些儲藏時間長、口味香甜的新興品種,並請專家前來講座,進行技術指導,切實提高村民果樹管理水平,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特色產業

橋頭村上夭柏樹溝內林木茂盛,柏樹蒼翠,依託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我們發展旅遊業。上夭柏樹溝休閑度假村正在實施興建中,共建窯洞30空,設床位150張。預計三年內,完善配套大型餐廳、垂釣中心、娛樂健身活動中心,並設遊客接待中心,遊客可以垂釣、健身、摘果、挖野菜、農家菜等。度假村的開辦,不僅可以吸納村未就業人員,還可以促進農副產品的銷售。憑藉旅遊業,橋頭村會發展迅速,村民的收入也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