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0條詞條名為橋頭村的結果 展開

橋頭村

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下轄村

橋頭村系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管轄村,位於朝陽鎮徠偏西靠近漳州機場,東與漳廈鐵路相接,西與漳州機場相鄰,南與打山村相鄰,並與薌城區飼料批發市場相望,北與薌城區浦南鎮接壤。全村可耕地面積960畝,全村總人口數1861人,502戶,轄3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

歷史人文


橋頭村始建於明萬曆辛卯年,據說由明朝南京禮部尚書林士章建城於樓內自然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橋頭曾經是萬商雲集的一個商貿碼頭,閩南很流行的一句俗語最能表現其繁華“空籮擔趕赴橋仔頭圩”。歷經世事滄桑,橋頭不復昔日繁華,但從村中一些古建築物,我們依稀還可以領略到其曾經有過的輝煌。民國以來為區、鄉所在地,1956年農業合作社成立高級農業社,命名為橋頭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稱為橋頭大隊,屬龍海縣步文公社,1984年屬步文鄉,1992年步文鄉該為步文鎮,橋頭大隊改為橋頭村民委員會,1997年龍文區徠成立,橋頭村屬朝陽鎮管轄。

建築景觀


有明代建城於樓內自然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村中現遺留有古城牆一段,古城門二個,其一迎台門、其二孚允門,城牆上數十株古榕樹根虯交錯、枝繁葉茂,樹根扎進城牆成為根牆,《福建日報》曾有報道,是龍文區旅遊名勝之一。

物產經濟


橋頭村以農業為生,主要有水稻、甘蔗、龍眼、荔枝,因橋頭村位於前鐵路,后機場的丘陵地勢,高低不一,旱天無水可灌,兩天洪水泛濫成災。1987年後改造低洼地推建魚塘,建成近300畝魚塘,每年可向市場提供375噸的商品魚,龍眼、荔枝每年可向市場提供45000噸,全村社會總產值5761萬元,人均純收入10415元。該村是名優荔枝村,全村種有妃子笑等名優荔枝2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