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0條詞條名為橋頭村的結果 展開

橋頭村

雲南省保山騰衝縣界頭鎮橋頭村民委員會

橋頭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7.50公里,國土面積14.23平方公里,海拔1650.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155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烤煙、油菜等農作物。有耕地4442.00畝,其中人均耕地1.48畝;有林地13161.67畝。全村轄17個村民小組,有農戶996戶,有鄉村人口3011人,其中農業人口2473人,勞動力198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27人。201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99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13.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5年底,全村有625戶通自來水,有110戶飲用井水,有996戶通電,有72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7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8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87戶。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048.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2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7畝。該村到2015年底,有65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3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442.00畝(其中:田3842.00畝,地600.00畝),人均耕地1.48畝,主要種植水稻、烤煙、油菜等作物;擁有林地13161.6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49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49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紅花油茶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408.23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998.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65.00萬元,畜牧業收入1213.3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361頭,肉牛376頭,肉羊526頭);林業收入4.6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201.10萬元,工資性收入61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13.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3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56人,在省內務工320人,到省外務工23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煙,主要銷售往本縣。2015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82.46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銀杏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烤煙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96戶,共鄉村人口3011人,其中男性1514人,女性1497人。其中農業人口2473人,勞動力1984人。到2015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0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9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4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5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5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60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442.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2600個(勞均1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橋頭聯合小學,中學生就讀到橋頭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0.80公里,距離中學0.5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98人,中學生152人。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048.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2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7畝。該村到2015年底,有65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3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全民素質有待提高; 2、社會保障體系需加強; 3、產業單一,第二、三產業發展較慢,剩餘勞動力多,群眾持續增收困難,新農村建設緩慢; 4、大部分基礎設施落後,有待各級部門給予資金、項目支持。 5、還有25%的農戶未飲用安全的自來水; 6、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多數群眾經濟還較為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大對群眾的綜合素質培訓,逐步提高全民素質; 2、年種植水稻4550畝,總產215萬公斤,年種植烤煙2176畝,實現煙農收入900萬元,油菜年種植2000畝,總產33萬公斤,實現收入100萬元;大力發展養殖業:年出欄生豬9500頭以上、牛850頭以上、黃山羊1000頭以上。完成好6990.4畝泡核桃種植、管護好225畝銀杏、種植紅花油茶3841畝的目標。 3、加快第二、三產業發展,擴大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力爭年轉移600人; 4、建設環保生態村:對我村管理範圍的龍川江流域進行治理,保護好水源和水生物資源,達到流水人家的美好生存環境。建設年處理20萬噸垃圾的集鎮垃圾處理池,從根源上改變髒亂差的集鎮環境。繼續進行農田水利建設,調整產業結構,保護好美好的田園風光和抗戰遺址。綠化集鎮和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5、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6、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7、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11213元增加到1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