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邵

邢邵

邢邵(496─561),北朝魏、齊時無神論者、文學家,“邵”一作“劭”,字子才,河間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代表作《冬日傷志篇》。

曾經在北魏、北齊做官,官至中書監(官名,與中書令職務相等而位置略高,同掌機要,為事實上的宰相),攝國子祭酒,授特進。

人物生平


邢邵,字子才,小字吉少,河間鄭人。生於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四九六年),卒年不詳。(北齊書魏收傳云:“收少子才十歲。”據以推定邵之生年)十歲能屬文,雅有才思,日誦萬言,一覽便記。有書甚多,不甚譬校,嘗謂:“日思誤書,更是一適。”
少在洛陽,承平無事,與時流專以山水游宴為娛。文章典麗,既博且速。他博覽群籍,善於為文。年末二十,動公卿。常與陽固、裴伯茂等相唱。。每一文初出,京師為之紙貴,傳遍遠近。邢邵的文詞宏遠典麗,獨步當時,時溫子升為文士之冠,世謂之“溫邢。”魏書以天才艷發后出,及溫死,方稱“邢魏”。
初仕魏為著作郎,累遷中書侍郎。爾朱兆為亂,邵避居嵩山。入北齊為黃門侍郎,國子祭酒。晚年,博覽典籍,無不精通。
邵雖貴,不以才傲物。嘗居一小屋,滿置果餌,與賓客共啖內行修謹,親戚雍穆。
邢邵是北朝的無神論思想家。邵著有文集三十卷,(《隋書志》作三十一卷。此從《兩唐書志》及《北齊書本傳》)行於世。
政績概述
初入仕途,邢邵即為宣武帝元恪挽郎,除奉朝請,遷著作佐郎,深為鄰軍元所禮。
北魏自明帝以後,“文雅大盛”,后隨尚書令元羅出鎮青州,為府司馬。
孝庄帝元子攸永安(528~530年)初,累遷中書侍郎,“所作詔誥,文體宏麗。”
進入東魏北齊,子才仍被重用,文襄在鄴輔政時,征邢邵在第為賓客。除給事黃門侍郎,與溫子升同為侍讀。后因與文襄推薦的大臣崔暹不和,邵於是被疏,出為西兗州刺史。
邢邵在出任西兗州刺史期間,廉潔善政,執法嚴明,凡有貪贓枉法之事,都能及時處理。因此,轄區內社會安定,鳴冤告狀的人很少。距州府五十里的定陶縣令之妻,挾丈夫之威,強索民財,激起民憤。邢邵得知后前往追查,嚇得她連夜逃遁。
但不久,邵因才名甚盛,尤明吉凶禮儀,於是復征為太常卿、中書監,攝國子祭酒,后因其子大寶少年而喪,憂傷過度,竟因此而卒。

文學造詣


因出身仕宦,受到良好的教育,故邵十歲便能屬文。邢邵少年時期在無憂無慮的山水游宴為娛的生活中度過。到他倦於飲謔以後,才廣讀經史,“文章典麗,既贍且速,年未二十,名動衣冠。”?
邢劭擅長駢文,史稱其“所作詔誥,文體宏麗”。又說“每公卿會議,事典故,劭援筆立成,證引該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頃。詞致宏遠,獨步當時。與濟陰溫子升為文士之冠,世論謂之‘溫邢’”(《北齊書·邢劭傳》)。
他現存的文章多為應用文字,辭藻華麗,講究對仗。《北史》和《顏氏家訓》都說他愛慕和仿效南朝梁沈約的文風。除駢文外,他也能作詩賦。《冬日傷志篇》中的爾朱榮詩現存8首,其中如《七夕》、《思公子》等,內容與形式均摹仿齊梁詩。他的《冬日傷志篇》較有特色,寫到了北魏都城洛陽經爾朱榮之亂及高歡挾魏帝遷鄴后的殘破景象,以“遨遊昔宛洛,踟躕今草萊;時事方去矣,撫己獨傷懷”作結,風格比較高古,情調也頗蒼涼。他的賦僅存《新宮賦》佚文一段,《藝文類聚》有著錄,似是鋪采□文的大賦。邢劭對文學有一些見解頗為可取。
他主張“自漢逮晉,情賞猶自不諧;江北江南,意制本應相詭”(《蕭仁祖集序》)。他還說:“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覺,若胸臆語也。”(《顏氏家訓·文章篇》)這些議論都很有見地。《隋書·經籍志》載,邢劭集原有31卷,今皆散佚。明代張溥輯有《邢特進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北史·邢邵傳》載有一篇《奏置學文》。

代表詩作


《思公子》
綺羅日減帶,桃李無顏色。思君君未歸,歸來豈相識?
《駕老人星》
瑞動星光照,化穆月輪重。
庶征符祉籙,將以贊時雍。
《應詔甘露》
膏露且漸洽,凝液汭旍旗。
草木盡沾被,玉散復珠霏。
誰謂穹昊遠,道合若應機。
《齊韋道遜晚春宴》
日斜賓館晚,風輕賚候初。
檐喧巢幕燕,池躍戲連魚。
石聲隨流響,桐影傍岩疎。
誰能千裡外,獨寄八行書。
《七夕》
盈盈河水側,朝朝長歡息。
不恡漸衰苦,波流詎可測。
秋期忽雲至,停梭理空色。
束衿未解帶,迴鑾已沾軾。
不見眼中人,誰堪機上織。
願逐青烏去,暫因希羽翼。
《鄴館公宴》
晉楚敦盟好,僑札同憫賞。
禮成樽俎陳,樂和金石響。
朝雲駕馬進,曉日乘龍上。
雙闕表皇后,三台映仙掌。
當階篁筱密,約岸荷蕖長。
束帶盡欣娛,誰言騖歸兩。
《三日華林園公宴》
迴鑾自樂野,弭蓋屬瑤池。
五丞接光景,七友樹風儀。
芳春時欲遽,覽物惜將移。
新萍已冒沼,余花尚滿枝。
草滋徑蕪沒,林長山蔽虧。

年譜簡表


北魏時期

齊明帝蕭鸞建武三年·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年(496年) 1歲 子才生;
梁武帝蕭衍天監十四年·北魏宣武帝元恪延昌四年(515年) 20歲 為魏宣武帝挽郎;
梁武帝蕭衍普通元年·北魏孝明帝元詡正光元年(520年) 25歲 為青州刺史元羅賓客;
邢邵
邢邵
梁武帝蕭衍普通六年·北魏孝明帝元詡正光六年/孝昌元年(525年) 30歲 除奉朝請遷著作佐郎 對典朝儀;為尚書令元叉作謝表;
梁武帝蕭衍大通二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永安元年(528年) 33歲 元羅為東道大使,邢邵為子使;
梁武帝蕭衍大通三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永安二年(529年) 34歲 時任中書侍郎,為庄帝作詔書追崇武宣王為文穆皇帝,母李妃為文穆皇后,遷神主於太廟,以高祖為伯考;與友楊愔避禍隱於嵩山;
梁武帝蕭衍中大通三年·北魏節閔帝元恭普泰元年(531年) 36歲 時任黃門侍郎;作赦文敘庄帝枉殺太原王之狀,尋為散騎常侍;

東魏時期

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中大通五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天平元年·北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二年(533年) 38歲 國子祭酒,作《景明寺碑》一文;
梁武帝蕭衍中大通六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天平元年·北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年) 39歲 作《讓尚書令表》 ,親老還鄉,以光祿大夫歸丁母憂;
梁武帝蕭衍大同二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二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天平三年(536年) 41歲 與魏季景、魏收、邢昕等同征赴
梁武帝蕭衍大同五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興和元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五年(539年) 44歲 作文賀新宮成;
梁武帝蕭衍大同七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興和三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七年(541年) 46歲 與溫子升撰《麟趾新制》十五篇;
梁武帝蕭衍大同十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武定二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十年(544年) 49歲 在鄴赴魏帝宴,廢帝殷生,受文宣帝命為殷制名與字;
梁武帝蕭衍大同十一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武定三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十一年(545年) 50歲 為冀州刺史,封隆之作碑文;
梁武帝蕭衍大同十二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武定四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十二年(546年) 51歲 除驃騎大將軍、西兗州刺史;
梁武帝蕭衍太清元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武定五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十三年(547年) 52歲 東魏孝靜帝是年秋季大赦,普令賦詩,邵有詩作;
梁武帝蕭衍太清二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武定六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十四年(548年) 53歲 時任中書令,顯陽殿侍法筵;
梁臨賀王蕭正平二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武定七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十五年(549年) 54歲 為彭城王韶作《讓侍中表》,與魏收受降梁南平王偉之子蕭祗時任太常卿;

北齊時期

邢邵
邢邵
梁簡文帝蕭綱大寶元年·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十六年(550年) 55歲 作《為齊文宣受禪赦詔》一文,與散騎常侍崔昂議定國初禮,時任太子少師、殿中尚書與魏收、李鉉等參議禮律,范陽盧思道師事子才,作《遺辛術書》,作《為潘司徒樂讓表》一文,與魏收、崔、王昕、李伯倫等修撰《麟趾格》,為《甘露頌》作序;梁簡文帝蕭綱大寶二年·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十七年(551年) 56歲 與杜弼從齊文宣帝游東山,共論名理,邢邵主神滅之說,杜弼駁之。作《皇太子東面議》;
梁敬帝蕭方智紹泰元年(梁建安公蕭淵明)·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六年·西魏恭帝拓跋廓二年(555年) 60歲 奉詔馳傳詣建康,與王僧辨書作《百官賀平石頭表》;
梁敬帝蕭方智太平元年·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七年·西魏恭帝拓跋廓三年(556年) 61歲 北齊文宣帝詔令樊遜校定群書,供皇太子,取邢邵家藏書參校;
梁敬帝蕭方智太平二年·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八年·北周明帝宇文毓元年(557年) 62歲 作《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館》;
陳武帝陳霸先永定二年·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九年·北周明帝宇文毓二年(558年) 63歲 北齊鄴下之台成,作《新宮賦》;
陳武帝陳霸先永定三年·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十年·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559年) 64歲 作《齊文宣帝哀策》一文;
陳文帝陳蒨天嘉元年·北齊廢帝高殷乾明元年·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二年(560年) 65歲 作《齊文宣帝謚議》一文,是年其好友楊愔被害;
陳文帝陳蒨天嘉二年·北齊武成帝高湛太寧元年(561年) 66歲 時為兗州刺史,與袁聿修相往來;
陳宣帝陳頊太建元年·北齊後主高緯天統五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天和四年(569年) 74歲 約卒於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