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襲性牙周炎
侵襲性牙周炎
侵徠襲性牙周炎是一組在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包括化驗和微生物學檢查)均與慢性牙周炎有明顯區別的、相對少見的牙周炎。
對侵襲性牙周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現認為某些特定細菌的感染,以及機體防禦能力的缺陷是引起侵襲性牙周炎的兩方面主要因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伴放線放線桿菌是侵襲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
1.白細胞功能缺陷;
2.產生特異抗體;
3.遺傳背景:本病常有家族聚集現象;
4.牙骨質發育異常。
吸煙的量和時間是影響牙周破壞範圍的重要因素之一。吸煙的廣泛型侵襲性牙周炎患者比不吸煙的患者患牙數多、破壞程度也重。口腔衛生的好壞也對疾病有影響。
根據患牙的分佈可將侵襲性牙周炎分為局限型和廣泛型。
1.快速進展的牙周組織破壞
快速的牙周附著喪失和骨吸收是侵襲性牙周炎的主要特點。
2.年齡與性別
本病患者一般年齡較小,發病可開始於青春期前後,因早期無明顯徵兆,患者就診時常已20歲左右。有學者報告,廣泛型的平均年齡大於局限型患者,一般在30歲以下,但也可發生於35歲以上的成年人。女性多於男性,但也有人報告年幼者以女性為主,稍長后性別無差異。
3.口腔衛生情況
本病一個突出的表現是局限型患者的菌斑、牙石量很少,牙齦表面的炎症輕微,但卻已有深牙周袋,牙周組織破壞程度與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牙齦表面雖然無明細炎症,實際上在深袋部位是有齦下菌斑的,而且袋壁也有炎症和探診后出血。廣泛型的菌斑牙石量因人而異,多數患者有大量的菌斑和牙石,也可很少;牙齦有明顯的炎症,呈鮮紅色,並可伴有齦緣區肉芽性增殖,易出血,可有溢膿,晚期還可以發生牙周膿腫。
4.好發牙位
局限型侵襲性牙周炎的特徵是“局限於第一恆磨牙或切牙的鄰面有附著喪失,至少波及兩個恆牙,其中一個為第一磨牙。其他患牙不超過兩個”。
廣泛型的特徵為“廣泛的鄰面附著喪失,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數在三顆以上”,也就是說,侵犯全口大多數牙。
5.家族聚集性
家族中常有多人患本病,患者的同胞有50%患病機會。臨床上並非每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均有家族史。
徠6.全身情況
侵襲性牙周炎患者一般全身健康,無明顯的系統性疾病,但部分患者有中性粒細胞及(和)單核細胞的功能缺陷。多數患者對對常規治療如刮治和全身藥物治療有明顯的療效,但也有少數患者經任何治療都效果不佳,病情迅速加重直至牙齒喪失。
本病應抓住早期診斷這一環,因患者初起時無明顯癥狀,待就診時多已為晚期。
臨床上常以年齡(35歲以下)和全口大多數牙的重度牙周破壞,作為診斷廣泛型侵襲性牙周炎的標準,也就是說牙周破壞程度與年齡不相稱。但必須明確的是,並非所有年齡患者的重度牙周炎均可診斷為侵襲性牙周炎,應先排除一些明顯的局部和全身因素。如:
1.是否有嚴重的牙排列不齊,導致咬合創傷,加速了牙周炎的病程;
2.是否曾接受過不正規的正畸治療,或在正畸治療前未認真治療已存在的牙周病;
4.有無伴隨的全身疾病,如未經控制的糖尿病、HIV感染等。
1.早期治療,防止複發
本病常導致患者早年失牙,因此特彆強調早期、徹底的治療,主要是徹底消除感染。治療原則基本同慢性牙周炎,潔治、刮治和根面平整等基礎治療是必不可少的,多數患者對此有較好的療效,治療后病變轉入靜止期。但因為細菌可入侵牙周組織,單靠機械刮治不易徹底消除入侵的細菌,有的患者還需用翻瓣手術清除組織內的細菌。本病治療后較易複發,因此應加強定期的複查和必要地後續治療。根據每位患者菌斑和炎症的控制情況,確定複查的間隔期。開始時約為每1-2個月一次,半年後若病情穩定,可逐漸延長。
2.抗菌藥物的應用
本病單純用刮治術不能消除入侵牙齦中的細菌,殘存的細菌容易重新在牙根面定植,使病變複發。因此主張全身服用抗生素作為潔治和刮治的輔助療法。近年來主張在齦下刮治后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二者合用效果優於單一用藥。
3.調整機體防禦功能
吸煙是牙周炎的危險因素,患者應戒煙。
4.綜合治療
在病情不太重而有牙移位的患者,可在炎症控制后,用正畸的方法將移位的牙複位排齊,但正畸過程中務必加強菌斑控制和牙周病情的監控,加力也宜輕緩。
如前所述,侵襲性牙周炎的治療需要強化的、綜合的治療,更要強調積極治療階段后的定時維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