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連城

山東德州十二連城

十二連城位於山東德州。

基本介紹


十二連城是明太祖朱元璋之燕王朱棣進行的3年“靖難之戰”中修建在德州城北的防禦城營。明建文元年(1399年),剛剛做了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朱允炆決定削藩,而燕王朱棣是其提防與整治的重點。於是派都督韓觀屯兵德州駐防演練。同年8月,燕王北平起兵,“靖難”開始。惠帝朱允炆命大將耿炳文率兵 30 萬禦敵,未果。10月又命李景隆為大將,於德州合兵 50萬攻燕,過營河間。12月,李景隆戰敗,退回德州休整。其間,都督韓觀即在德州衛城以北(在今德州德城區天衢辦事處及二屯鎮境內)修築了“十二連城”。明初開始,運河漕運日益興旺發達,因河而興的德州便成為朝廷重要的倉儲基地,大批的軍糧和官方物資被儲藏在運河東岸一帶的倉庫里。“靖難之戰”發生后,為了保護這些重要的糧食和物資,需要眾多軍隊把守,“十二連城”就是這些護倉軍隊和準備抗擊燕軍的“南軍”將士屯兵駐防的地方。因為這些城實際上都是兵營,所以當地百姓也把“十二連城”叫做“十二連營”。 1400年5月,李景隆又奉命率軍攻燕,大戰於白溝河,再遭敗績撤回德州;而燕將陳亨、張信則乘勝追擊攻佔德州,繳獲軍糧百萬餘石,再攻濟南未果,撤回德州。9月,都督盛庸、山東參政鐵鉉等率軍與燕軍交戰,收復德州。惠帝遂命盛庸為平燕將軍,在德州屯兵備戰。明建文三年,盛庸率兵20萬攻燕,激戰於夾河,慘敗后又退至德州。燕王朱棣率部追擊,僅在德州一帶就先後擊敗過明廷大軍80餘萬,最終成了明朝的永樂皇帝。由此可見德州及建在德州的“十二連城(營)”在這場征戰中的地位和作用。據史料記載和後來有關部門的考證,明德州“十二連城(營)”遺跡,南起北營、張庄,北至哨馬營,西倚運河,東至長庄王家道口,南北長約 10里,東西寬約 5 里。從南至北依次為:鮑家營、夏家營、王家營、大營(何家營)、肖家營、中營(顧家營)、北大營(瞿家營)、薄荷營(白賀營)、連營(錢家營)、陳家營、半邊營(邊家營)、哨馬營。全部城牆都是由夯土築就,多成正方形,少有長方形,大多為四門,城牆上多有“馬面”圖案;城牆四周腳下均挖有城防壕溝。其中邊家營只有東西兩牆,而無南北城牆,城中由南北向一條大道貫通,因此又被稱為“半邊營”。如今德州明代“十二連城(營)”的城垣或成村莊房基地或成耕地,已經難以追尋。只有在此地先後出土的銅製火銃、火炮、泥彈丸等,能夠成為當時那場爭奪皇權戰爭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