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家

經學家

專門指稱闡釋、註解、研究與宣傳儒家經書(或逕稱“經學”)的學者,官方的經學家通常具有博士、助教之類的官職,但在歷史上出名的人物通常是民間學者。

研究內容


構成儒家經書的基礎是《詩》、《書》、《禮》、《易》、《春秋》此《五經》,經過各學派間的長期分化、傳承而演變出“六經”、“七經”、“九經”、“十三經”等體系。
在漢代的圖書分類,《論語》和五經屬於“六藝”(分為九類),《孟子》則屬於“諸子”中的儒家類,這是因為孔子與六藝的內容共同為諸子百家引述或是批評,而《孟子》則是僅止於儒者的一家之言。在漢武帝親政之後,根據儒家學士的建議設立了“五經博士”,正式根據五經的內容來教授、拔舉官吏,而後《論語》和《孝經》得到官方重視,進一步擴大經書的內容。
到了唐代,官方科舉正式納入《三禮》、《春秋三傳》,晚期經由韓愈等人的提倡,《孟子》得到重視,並在宋代確立為經學的內容之一。
但即使如此,經學家仍是以五經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而旁涉其他儒學著作,但這個觀點並不是絕對的。北宋以後,由於朱熹的影響,特別是明清時期,經學家把認為四書五經以外的著作當做異端。

經學家理學家


顧炎武認為“經學即理學”,兩者異文同義。這種說法本為挽救明代儒學的流弊,主張儒家學者應該重返經書、重新去仔細閱讀經書。在清代,學術上有所謂的“漢宋之爭”,儒學被劃分為“漢學”(經學)與“宋學”(理學)兩個對立卻又相互影響的內容。前者由阮元大力提倡,獲得許多民間學者(例如惠棟)的支持,後者以姚鼐、方苞為代表,同時也是官方科舉的考試內容(以四書為主)。
目前的一個觀點是,漢宋之間的歧異在“文字訓詁”的方法和“性與天道”的關註上,這恐怕跟《論語》、《孟子》被列為經書的轉變有很大的關係,也因如此,清代的“十三經註疏”可能是目前經學和理學的研究者們惟一共同遵守的經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