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草蛉
麗草蛉
麗草蛉,拉丁學名: Chrysopa formosa Brauer ,昆蟲綱、脈翅目、草蛉科節肢動物。主要分佈於黑龍江、遼寧、吉林、北京、河北、山東、山西、河南、湖北、天津、甘肅、新疆、上海、四川、陝西。
麗草蛉
卵大多為單粒散產,少見有2-3粒在一起。卵粒橢圓形,翠綠色,肥而短,長0.84-1毫米,寬0.30-0.35毫米,絲柄長3.50-5.50毫米。
麗草蛉形體結構
一齡:體長1.80-2.40毫米,淺褐色,斑紋褐色。前胸和腹部1-8節的體側毛瘤上有剛毛2根。中、后胸側毛瘤上有剛毛8根。頭頂有對稱的三叉形褐色斑紋。前胸背板有倒“八”形黑色斑紋,除脛黃褐色,腿節末端與徑節基部有褐斑。二齡:體長5毫米左右。體黃綠色,斑紋黑褐色。體側毛瘤上的剛毛多根。頭背面有對稱的“V”形斑紋。前端有細“八”形紋。體背面兩側有2條較粗的亞背線。
三齡:體長8.50-10毫米。體桔黃色,腹面青灰色,斑紋黑色。體側毛瘤上有剛毛多根。頭背面有對稱的三叉形黑褐色斑紋,前方有“八”字形黑褐色斑紋,胸部有黑褐色斑紋。
繭白色,圓球形,長3.50-3.80毫米,寬3-3.20毫米。表面光滑無雜物。
麗草蛉
2、年生活史:麗草蛉在黃河流域以預蛹期在繭內越冬。翌年4月上旬開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化蛹盛期。羽化盛期在5月上、中旬。產卵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9月中旬以後陸續進入預蛹期並開始越冬。麗草蛉在山東泰安地區一年發生4代,1-3代成蟲羽化盛期分別在6月中旬、7月中下旬和8月中旬,9月中旬以後陸續進入預蛹期。10月中旬有一部分個體羽化,其餘以預蛹期越冬(山東農學院植保系,1980年)。麗草蛉在陝西關中地區一年發生d-5代(西北農學院植保系,1977年);在山西省陽城縣發生4-5代(陽城縣農業局,1977年)。
3、繁殖:成蟲羽化后需要經過補充營養階段才能達到性成熟,開始交配,這段時間大概需要3-5天。產卵前期4-7天,平均5天左右。隨著代次不同其產卵前期長短也有不同。根據山東農學院1977年室內觀察,產卵前期在第一代為5-7天,平均6天;第二代4-5天;第三代4-6天;越冬代6-7天。
成蟲產卵的趨上性比其它草蛉成蟲更為明顯。喜歡在植株的上部或產卵盒的頂部產卵。卵散產,在棉田內多產於棉花嫩葉、嫩頭、苞葉處。
麗草蛉
4、捕食:麗草蛉成蟲可以、捕食棉蚜,根據我們室內測定,其日捕食量170-330頭,平均261.7頭;捕食棉鈴蟲卵,其日捕食量26-81粒,平均48.70粒;麗草蛉幼蟲亦為廣捕性,可以捕食多種害蟲以及一種害蟲的多種蟲態。
麗草蛉
牟吉元(1979)在山東省泰安縣調查的結果是:5月下旬在麥田內麗草蛉的發生量占當時草蛉總量的3.4%;6月份在惠民縣的棉田內麗草蛉的發生量佔37.10%。自7月份以後麗草蛉的數量減少。
河南省民權縣1978年6月份在該地區的麥田、棉田、穀子田、玉米田和樹上進行調查。結果麗草蛉的數量僅次於葉色草蛉而居第二位。
西北農學院植保系(1975)在關中地區從黑光燈下誘集的8種草蛉以麗草蛉的種群數量最多,佔總蛉量的33.04%;6-7月間棉田仍以麗草蛉為主。
據河北省土肥研究所1975年在博縣調查,5月上旬在麥田內麗草蛉的數量占麥田草蛉總量的4.40%,6月下旬占棉田內草蛉總量的40%,8月份以後數量較少。
綜合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在黃河流域各省,麗草蛉是棉田內種群數量最大的一種,其發生數量以6月份為最多。這對控制棉蚜等害蟲有一定的作用。此種草蛉在湖北省雖有分佈,但發生數量較少,因此在自然情況下對害蟲的控制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