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結果 展開

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它是與製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是從製造業內部生產服務部門而獨立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本身並不向消費者提供直接的、獨立的服務效用。它依附於製造業企業而存在,貫穿於企業生產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諸環節中,以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作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引進位造業,是二三產業加速融合的關鍵環節。主要包括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貨物運輸、倉儲和郵政快遞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節能與環保服務,生產性租賃服務,商務服務,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服務,批發經紀代理服務,生產性支持服務這幾類服務行業。

理念內涵


1966年美國經濟學家-H.Greenfield在研究服務業及其分類時,最早提出了生產性服務業(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
1975年,Browning和Singelman在對服務業進行功能性分類時,也提出了生產性服務業(Producer Services)概念,並認為生產性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法律工商服務、經紀等具有知識密集和為客戶提供專門性服務的行業。
Hubbard和Nutter(1982)、Daniels(1985)等人,認為服務業可分為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認為生產性服務業的專業領域是消費性服務業以外的服務領域,並將貨物儲存與分配、辦公清潔和安全服務也包括在內。
Howells和Green(1986)認為生產性服務業包括保險、銀行、金融和其他商業服務業,如廣告和市場研究,以及職業和科學服務,如會計、法律服務、研究與開發等為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務。
據香港貿易發展局認為生產性服務包括專業服務、信息和中介服務、金融保險服務以及與貿易相關的服務。
我國政府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一五綱要》)中將生產性服務業分為交通運輸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以上是一些學者和機構從服務活動的角度對生產性服務業的認識。
還有一些學者和機構從服務功能的角度對生產性服務業進行了定義。Gruble和Walker(1989)、Coffer(2000)認為生產性服務業不是直接用來消費,也不是直接可以產生效用的,它是一種中間投入而非最終產出,它扮演著一個中間連接的重要角色,用來生產其他的產品或服務。同時,他們還進一步指出,這些生產者大部分使用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作為主要的投入,因而他們的產出包含有大量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的服務,生產性服務能夠促進生產專業化,擴大資本和知識密集型生產,從而提高勞動與其他生產要素的生產率。

發展趨勢


1、工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模日益壯大
近十年來,工業生產性服務業是世界經濟中增長幅度最快的行業,它已經成為外國投資的重點。以OECD國家為例,外國直接投資中服務業投資的總額明顯高於製造業投資的總額,且主要集中在金融、商務服務、工業信息服務業中。據《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2001年,美國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中有 1/3投向了金融保險領域;歐盟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業主要在公共服務、媒體、金融等領域;日本跨國公司在英國的投資50%以上集中在金融保險部門。幾乎在所有國家,服務業的表現都能影響經濟增長的快慢,由於具有廣泛的關聯效應,更有效的服務業(金融、通信、國內運輸和專業服務)可以提高整體經濟績效,這些行業共同發揮作用,對提高國內生產率至關重要。發達國家的經濟主體已經從原來的製造業轉換到服務業,其工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長遠遠超出服務業的平均增長水平,發展速度非常引人注目。在OECD國家中,金融、保險、房地產及經營服務等生產性服務行業的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均超過了三分之一。
行業專家預計,工業生產性服務業在未來幾年中將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以信息服務業為例,2001年,普華永道的信息技術諮詢和服務的收入超過90億美元;在德勤的諮詢業務總體收入中,1/5來自信息技術諮詢業務;在畢馬威諮詢公司,信息技術諮詢業務創造的收入已超過了總收入的50%。新近匯總的“世界信息服務業銷售額調查”結果顯示,2002年世界信息服務行業銷售總額為5362億美元,比上年減少了0.6%,為實施世界信息服務業銷售額調查以來的首次下跌。但是,根據美國高科技市場調查公司——Gartner公司公布的一份市場研究報告,世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2002年跌入低谷后,可望在 2003年開始緩慢復甦,公司預計,2003年世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收入仍將增長3.5%,達到5550億美元。北美仍是世界最大的信息技術服務市場,其收入將達2615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47%;西歐市場規模將達1603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29%;日本的信息技術服務市場規模為701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12.6%;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的市場規模將增長到308億美元,佔5.5%。報告同時指出,全球信息技術服務業在2004年將繼續復甦,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到5840億美元。同時根據IDC的統計報告,至2005年,全球信息技術服務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000億美元,其中信息技術諮詢服務將佔到50%。
2、工業生產性服務業和製造業的關係日趨緊密
製造業的國際營銷網路的形成,就是聚集營銷人才、進行研發產品、產品運輸與儲存、廣告、保險、會計和法律服務等開發市場的過程,在這一過程的每一環節都伴生服務需求。換句話說,工業生產性服務業和製造業的關係正在變得越來越密切,這主要表現是製造業的中間投入中服務的投入大量增加。在近10年間,多數OECD國家產品生產中的投入發生了變化:服務投入增長速度快於實物投入增長速度,同時,工業生產性服務業和某些經濟活動特別是製造業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經濟活動由以製造為中心已經轉向以服務為中心,最為明顯的是通訊產品。同時,某些信息產品也可以像製造業一樣進行批量生產。另一方面,製造業部門的功能也日趨服務化,主要表現為:一是該製造業部門的產品是為了提供某種服務而生產的,例如通訊和家電產品;二是隨產品一同售出的有知識和技術服務;三是服務引導製造業部門的技術變革和產品創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像以往那樣通過提供某種產品而在市場上佔據主動獲得大量利潤的情況,已經很難出現,許多跨國企業已經認識到保持企業原有高額的利潤率只有向服務型企業轉型。近幾年來,許多原有的製造型企業通過大規模的進入或兼并工業生產性服務業來整合原有的業務,如GE通過進入金融業為其客戶提供貸款,來刺激其產品的銷售;HP公司通過兼并服務性企業,從而能夠為客戶提供從硬體到軟體,從銷售到諮詢的全套服務;IBM公司在90年代成功由製造型企業轉型為服務型企業等均有力說明了工業生產性服務業與傳統製造業的關係。
3、工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服務方式呈現虛擬化、網路化、外包化的趨勢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工業生產性服務業的虛擬化、網路化成為可能,這種服務方式也日益凸顯其優越性,促進企業智能化水平明顯提高。在一個虛擬化的框架之中,高效地“整合”或“疏散”傳統上認為的“內力”和“外力”資源,並讓這些相關聯的結構性要素髮揮市場價值,充分體現企業的現有優勢。
另外,企業要充分發揮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把自己所不擅長的那部分業務外包出去從而更加聚焦於自己的核心業務,而相關的專業外包公司也能提供更加專業、優良的服務,降低企業的成本,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如美國著名的Nike公司,自己只生產其中最為關鍵的耐克鞋的氣墊系統,而其餘全部業務幾乎都是由外部公司製造提供。憑藉其獨特的設計能力,耐克公司將主要精力集中於新產品的研發和市場營銷上,在全球範圍製造和銷售Nike牌運動鞋,其產值以20% 的年遞增率增長,在過去的7~8年間,耐克公司為股東賺取了超過30%的利潤。
1989年柯達公司把IT部門賣給IBM的決定,開創了巨型公司IT部門外包的先河,而雙方簽訂的長達10年的合同似乎也暗示,此類外包業務中,服務商持久的生命力和強勢品牌的穩定表現,在客戶方的外包決策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就在不久前,惠普發布的高達30億美元合同金額的寶潔公司的 IT外包定單和諾基亞外包定單,也說明了服務外包化這一趨勢日益流行。2002年IBM成功併購普華永道,正是基於這一背景做出的決策,同時IBM也是全球最大的外包公司,其外包業務從1993年的“0”到現在的差不多200億美元。
美國採購協會(APS)1997年的調查表明,年收入在8000萬美元以上的公司外部採購服務增加了26%,信息技術服務的外部採購佔全部外采費用的30%,人力資源服務佔16%,市場和銷售服務佔14%,金融服務佔11%。在歐洲,信息技術服務的外部採購也是增長最快的,主要國家有英國、法國和義大利。在日本,通商產業省(MITI)在1997年的調查表明,工作培訓(佔20.1%)、信息系統(佔19.7%)、生產方法(佔17.4%)、會計和稅收(佔14.0%)、研發(佔13.7%)等服務項目是外採的主要項目。
同時,根據IDC公司的預測,包括人力資源、後勤、採購、工程、營銷和銷售功能的業務流程外包市場到2006年收入將達到1.2萬億美元,該市場2002年的收入是7120億美元。由於美國在這一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美國將佔全球業務流程外包市場60%的份額。
4、工業生產性服務業逐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近幾十年來,工業生產性服務業在發達國家得到充分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這條產業鏈能夠為企業提供從產品立項到產品營銷與服務的全方位支持。無論是諸如IBM、HP等大公司的成功轉型,還是小型企業的異軍突起,都必須在這條產業鏈中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位置。工業生產性服務業作為貨物生產或其他服務的投入而發揮著中間功能,它們提高了生產過程不同階段產出價值和運行效率,被定義在包括上游(如可行性研究、風險資本、產品概念設計、市場研究等)、中游(如質量控制、會計、人事管理、法律、保險等)和下游的活動(如廣告、物流、銷售、人員培訓等)。換句話說,工業生產性服務業貫穿於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社會再生產環節之中。一個生產企業在世界市場上保持競爭地位的關鍵是保持“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個階段的服務優勢,因為貫穿於生產三個階段的服務在產品價值鏈中開始勝過物質生產階段。生產性服務,無論是“內化”服務(即企業內部提供的服務),還是“獨立”服務(從企業外部購買的服務),都已經形成了生產者所生產的產品差異和增值的主要源泉。這條完整的產業鏈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市場經濟非常必要的發展軟環境,工業生產性服務業成為市場資源強大的調配器。

戰略選擇


多年來,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已經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結構中增長最快的部門。例如,在OECD國家中,金融、保險、房地產以及經營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的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了1/3。同時,近年來美、日、德等發達國家製造業中間投入部分的生產性服務所佔比重不斷升高,服務投入的增長速度明顯快於實物投入的增長速度,可以說,製造業和服務業相互融合發展的趨勢日漸明顯。
一、文獻回顧
1975年,Browning和Singelman在對服務業進行功能性分類時,最早提出了生產性服務業(Producer Services)概念,並認為生產性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法律工商服務、經紀等具有知識密集和為客戶提供專門性服務的行業。Hubbard和Nutter(1982) Daniels(1985)等人,認為服務業可分為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認為生產性服務業的專業領域是消費性服務業以外的服務領域,並將貨物儲存與分配、辦公清潔和安全服務也包括在內。Howells和Green(1986)認為生產性服務業包括保險、銀行、金融和其他商業服務業,如廣告和市場研究,以及職業和科學服務,如會計、法律服務、研究與開發等為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務。還有,香港貿易發展局認為生產者服務包括專業服務、信息和中介服務、金融保險服務以及與貿易相關服務。再有,我國政府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一五綱要》)中將生產性服務業分為交通運輸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以上是一些學者和機構從服務活動的角度對生產性服務業進行了認識。
還有一些學者和機構從服務功能的角度對生產性服務業進行了定義。Gruble和Walker(1989)、Coffer(2000)認為生產性服務業不是直接用來消費,也不是直接可以產生效用的,它是一種中間投入而非最終產出,它扮演著一個中間連接的重要角色,用來生產其他的產品或服務。同時,Gruble和Walker還進一步指出,這些生產者大部分使用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作為主要的投入,因而他們的產出包含有大量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的服務,於是生產性服務能夠促進生產專業化,擴大資本和知識密集型生產,從而提高勞動與其他生產要素的生產率。Hansen(1990,1994)指出生產性服務業作為貨物生產或其他服務的投入而發揮著中間功能,其定義包括上游的活動(如研發)和下游的活動(如市場)。美國商務部又進一步將這種中間功能的形態分為兩類,一類是“聯合生產性服務業”,總部與外國生產性服務業子公司之間的交易(占生產性服務業總量的10%);另外一類是“獨立的生產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直接與國外廠商、私人企業、國外政府的合作(占生產性服務業總量的90%)。我國學者鍾韻、閆小培(2005)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為生產、商務活動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費性服務的個體使用者提供的服務,它不直接參與生產或者物質轉化,但又是任何工業生產環節中不可缺少的活動。
總體上看,國內外學者和機構對於生產性服務業是一種中間需求性服務業(而非最終需求),並且具有專業性和知識性的特點,在這些方面的認識上基本達成了共識。而對於生產性服務業所包括具體活動的外延上還沒有形成一致意見。在這裡,我們主要採用《十一五綱要》中對於生產性服務業的外延分類。因此,我們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提供的是市場化的中間服務(非最終消費服務),即作為其他產品或服務生產的中間投入的服務,並具有專業化程度高、知識密集的特點,具體包括交通運輸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等重要的行業和部門。
二、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之間的互動關係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內部的服務項目不斷的分離出來,形成獨立的專業生產性服務業,同時也使得生產性服務業逐步外部化。實際上,就是製造業企業將一系列以前由內部提供的生產性服務活動進行垂直分解(Noyelle,1988),實施外部化,將研發、設計、內部運輸、採購等活動外包給生產性服務企業。企業將其內部的非核心的服務性經濟活動外包給專業的服務商來做,不僅使製造企業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帶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根據IDC公司的預測,包括人力資源、後勤、採購、工程、營銷和銷售功能等業務流程的全球外包市場到2006年收入將達到1.2萬億美元。
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這一現象本身來看,伴隨著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如彈性生產方式的採用)和專業分工細化的趨勢,製造業企業基於自身核心競爭力,對價值鏈進行分解的趨勢也就變得非常明顯,它們將自身價值鏈的一些支持活動,甚至是基本活動都外包出去,例如,人力資源活動、會計活動、研發設計、採購活動、運輸、倉儲、售後服務,等等。這些外包出去的業務就逐漸形成了獨立的產業,這些產業在為客戶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同時,自身的業務水平也不斷提高,同時分工也更加細化,提供服務所發生的成本的也在不斷降低,規模經濟效應和學習效應不斷得到釋放,進而又推動製造業企業將更多業務進行外部化,從而進一步促進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生產性服務業的產生和發展就是建立在成本優勢基礎上的專業化分工的深化,以及企業外包活動的發展。如果將企業視為一個生產函數,那麼企業需要組織多種要素(包括:勞動力、資本、技術、管理等)才能夠生產出產品或者提供服務,同時,企業又必須尋求成本的最小化,即通過獲得成本優勢來贏得市場優勢。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企業需要對各種生產要素做出“做”或“買”(make or buy)的決定,是在自己內部生產還是在外部市場採購,因為這一決定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成本結構、製造方式、組織結構,以及區位選擇。也就是說,對於企業而言,如果外部的組織能夠做得更有效率,同時成本更低,那麼此項活動就應該由外部的組織來完成;反之,如果企業自身能夠做得更好,則應該選擇自己做。科斯在《企業的性質》一書中就曾探討過企業和市場的邊界,並引入了交易費用這個概念,來對企業內部化和外部化的活動進行解釋,並認為伴隨著社會分工的深化,製造商和服務提供商之間交易數量將會擴大,只要勞動分工的邊際收益大於交易費用的邊際增長,那麼勞動分工就會進一步細化,同時還會促進位造業生產效率的提升。
如果我們進一步將內部化-外部化的概念引入,就可以發現,事實上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本身就是內部化—外部化活動特徵變遷的過程。在這裡,我們將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階段劃分為三個階段種子期、成長期和成熟期(見圖1)。
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
在種子期內,製造業企業所需要的各種生產性服務基本上是企業內部提供,還沒有形成一個外部的生產性服務市場,但是,知識密集型和創新型的製造業企業已經對生產性服務產生了極大的需求。
在成長期內,外部的生產性服務市場逐步形成,製造業企業的內部活動逐步開始外部化,同時,外部的生產性服務供應者之間的競爭也開始表現出來。在該階段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不僅有那些知識密集型和創新型的製造業企業,還有那些知識密集和創新程度相對較低的一般性製造業企業。另外,值得強調的是,在該階段生產性服務業的成長,又表現為兩類特徵,一類是成本驅動的成長模式;另一類是差異化驅動的成長模式。前者主要是那些標準化和日常性的生產性服務業,後者主要是信息和知識更加密集型的生產性服務業。當然,這種區分是為了對生產性服務業成長更好的理解,實際上,在生產性服務業成長過程中兩種模式或特徵通常是同時表現出來的,並沒有十分清晰的邊界。
在成熟期內,生產性服務業的市場細分程度更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也更高,既有標準化的服務,也有定製化和創新型的服務。同時,在該階段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將來自於各類企業。
人類社會經過工業社會發展到后工業社會(或者說是信息社會),相應地經濟活動也由以製造為中心轉向以服務為中心。服務業尤其是以金融、物流、信息等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的關係日益緊密,並呈現出互動發展的趨勢。一方面製造業的中間投入品中服務投入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如在產品製造過程中信息服務、員工培訓服務、研發和銷售服務的投入日益增加。另一方面,製造業服務化的趨勢日益明顯。這主要體現在:
(1)製造業的產品是為了提供某種服務而生產,如通訊產品和家電等;
(2)隨同產品一起出售的有知識和技術服務等,最明顯的就是計算機與信息服務緊密相連;
(3)服務引導製造業部門的技術變革和產品創新,服務的需求與供給指引著製造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方向。
實際上,在製造業服務化的同時,服務產業化的趨勢也逐漸明朗,某些信息產品可以像製造業一樣批量生產,形成規模經濟優勢。例如,IBM公司在20世紀90 年代成功由製造型企業轉型為服務型企業等均有力說明了生產性服務業與傳統製造業的關係。一些學者認為,隨著信息通訊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傳統意義上的服務業與製造業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兩者將會呈現互動融合發展趨勢。
另外,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從發達國家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經驗來看,生產性服務在製造領域的作
生產性服務作用的變化
生產性服務作用的變化
用也在發生著變化,從最初以輔助管理為主的潤滑劑作用,發展到20世紀70-90年代以管理支持功能為主的生產力作用,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轉向以戰略導向功能為主的推進劑作用,見左側表。
三、現階段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重大戰略意義
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的客觀要求,有利於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我們更好地抓住未來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也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有利於我國服務業和整體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的各個門類都較為薄弱,由此決定了我國服務業整體競爭力的低下和結構的非優化,形成了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和數量擴張的非良性循環。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其現代化水平,可以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一是推動服務業供給總量的增加和結構的優化;二是有利於推動需求結構的改善,生產性服務業投入效率的提高將有利於減少經濟增長對高投資和高資本積累的依賴,增加人力資本積累,從而有益於改變投資率畸高、消費率偏低的局面,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消費需求為主導方向轉變。
2、有利於提高我國參與國際分工的地位,培植動態競爭優勢,獲取更多的比較利益
隨著我國參與國際分工深度和廣度的日益提高,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益匪淺。但總體上看,我國在國際產業鏈條中處於中低端,國際分工和貿易的利益更多地流向發達成員,我國直接獲益相對較少。其原因在於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憑藉其先進的生產性服務業特別是高水平的研發和市場營銷能力控制了全球生產網路和價值鏈,取得了支配權。我國如能儘快提升生產性服務業水平,將有利於逐步改變這一局面,推動我國參與國際競爭戰略從單純依靠廉價勞動力的靜態比較優勢模式向發揮人力資源綜合優勢和培育人力資本的動態競爭優勢模式轉變,逐步進入和戰略國際產業鏈的中高端環節,從而能夠在參與國際分工和交換中獲得更大化利益。
3、有利於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中國製造”的轉型
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和創新對我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尤其具有關鍵意義。一是現代工業和製造業已經廣泛融入研發、產品設計、品牌策劃等生產性服務業成分,對企業技術進步和創新有直接作用;二是現代市場營銷服務不僅可以發現市場需求,還具有創造市場需求的功能,對於企業開展市場需求導向的創新活動具有重大影響;三是現代金融服務和專業服務等都是企業創新必不可少的條件;四是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廣泛應用了信息技術成果,是產業創新鏈條的重要組成部分。
4、有利於推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
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的現代化,有利於我國擺脫舊型工業化道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一是為新型工業化提供高水平的生產性服務業中間投入,佔領經濟價值鏈的中高端環節,不斷挖掘經濟效率提高的源泉;二是有利於加快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在整個社會再生產過程的應用,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和創新,更好地實現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三是創新和效率提高以及產業結構向服務業升級,將大大降低經濟增長對資源投入的依賴,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從而有利於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經濟,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國際經驗
近年來,物流業、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產業發展迅速。上世紀90年代,全球物流業年均增長7%以上,高於同期GDP增幅,2003年,全球物流市場規模達3.5萬億美元。同樣,金融服務業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不僅市場規模越來越大,而且一些新技術也在金融服務業得到廣泛應用,同時,金融服務業也表現出多元化、集群化、信息化、網路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日本東京等少數城市已經佔據了全球主要的金融業務,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就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情況而言,從2000年到2004年,全球信息服務業的規模從6660億美元增加到11740億美元,到2005年有望達到13750億美元。同時,從區域市場的未來發展來看,北美和歐洲信息服務業將進入穩定發展階段,而亞太地區將成為重要的信息服務業新興市場。就生產性服務業而言,近年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迅速,僅以研發服務業為例,1996—2004年間,美國研發服務業的年均增長率就達到 9.9%;1990—2001年間,加拿大研發服務業的年均增長率就超過10%;1996—2001年間,英國研發服務業的年均增長率更是高達 16.8%。綜合來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生產性服務業發達國家,在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經驗:
1、健全的法律法規支持和保障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基礎
生產性服務業在許多發這國家起步較早,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為了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制定了一系列法規,逐步放寬對公路、鐵路、航空、航海等運輸市場的管制,通過激烈的市場競爭使運輸費率下降、服務水平提高。1977-1978年制定“航空規制緩和條款”,1980年提出的“鐵路和汽車運輸的條款”,1984年制定的“航空條款”,1991年頒布《多式聯運法》大力提倡多式聯運的發展。在促進金融服務業發展方面,美國國會1999年通過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2000年英國頒布的《2000年金融服務和市場法》,都對促進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促進信息服務業方面,美國政府先後頒布了《電子信息自由法案》、《個人隱私保護法》、《公共信息準則》、《削減文書法》、《消費者與投資者獲取信息法》、《兒童網路隱私保護法》、《電子隱私條例法案》等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對促進信息服務業發展上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另外,在促進商務服務業發展方面,美國、英國、日本等都制定了相應的法規或專業資格認證程序,從制度上保證了商務服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服務運作的規範化進程以及契約簽訂的嚴謹程度。
2、行業協會建設是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關鍵
從美國、日本、英國等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經驗來看,它們都通過組建行業協會的形式來加強和完善生產性服務業市場的管理。在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方面,美國、日本、德國的物流協會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美國物流協會由個人和公司會員組成,擁有3000多個會員;日本的物流系統協會(JILS)和日本物流學會;德國的物流協會擁有6000多個會員。這些協會不僅協助政府做好物流規劃、制定政策、規範市場競爭秩序,同時還開展物流研究,指導行業發展,舉辦交流活動,提供信息諮詢服務和各種專業培訓,為物流業的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在促進信息服務業方面,日本的信息處理振興事業協會(IPA)、信息服務產業協會(JISA)、日本數據處理協會(JDPA)、西格馬系統等等,這些行業組織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職責,它們既是政府聯繫企業的橋樑,同時也對促進信息服務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促進商務服務業發展方面,美國的註冊會計師就是通過註冊會計師協會進行自我管理的,日本也參照美國的做法,成立了公認會計師協會。這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企業在缺乏決策支持或出現問題時尋找專業服務機構的意識,還能通過信息的溝通與互動,進一步構建分層次競協作相結合的市場結構,培育成熟的專業服務市場體系。
3、完備的基礎設施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從發達國家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經驗看,基礎設施建設是生產性服務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在促進物流業發展方面,德國政府不僅提出了長距離運輸以鐵路和水路為主,兩頭銜接與集疏以公路運輸為主,做到宜水則水、宜路則路,多式聯運的運輸戰略。同時還把大力培育和建設貨運中心作為戰略實施的重要環節,德國已經先後興建了20多個貨運中心,到2010年,全國總共將建設30-40個貨運中心。在實施措施上,德國政府通過新的通信技術來幫助改善物流並促進裝卸,促進貨運代理和運輸商之間的合作。另據統計,在日本政府在認定的結構改革特區中,有關發展國際物流特區構想的就有15項,除了北九州的國際集裝箱港口外,橫濱市國際物流特區、川崎市國際航空物流特區,都在加緊實施之中。再有,在促進信息服務業發展方面,美國政府先後提出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行動計劃和建設全球信息基礎設施(GII)的倡議,旨在建立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並通過衛星通訊和電信光纜連通全球信息網路,形成信息共享的競爭機制。
4、人力資源開發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健康發展的保證
從價值鏈分析的角度看,生產性服務業的價值增值更多地體現在專業服務人員與客戶之間不斷交流和溝通上,實際上,生產性服務人員的知識儲備、專業化水平在這裡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基於此,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國,都建立了多層次的人才培訓體系和科學的人力資源開發利用體系,以保證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大量的專業人才。它們都建立了多層次的專業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職業教育等。同時,在行業協會的組織和倡導下,還全面開展了在職教育,建立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值得強調的是,協會的職業培訓工作非常注重以實踐應用和實際操作為主。再如,日本、德國就建立了科學、開放的人力資源開發體系。它們通過確立了專業人才能力開發和客觀評價的體系引導培訓教育工作,並從世界各國引進生產性服務領域的專業人才,促進生產性服務領域的人才的流動。其中,德國從2000年8月1日開始就開始實施了“綠卡計劃”,旨在從國外引進2萬名電腦人才,以滿足國內信息服務業的發展的需要。根據德國勞動局中介中心的資料顯示,截至2001年6月,正在申請和已經得到綠卡的人數達到了7588名。
五、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瓶頸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工業化的推進速度明顯加快,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2003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4658.0億元,是1990年的5.7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逐漸成為拓展城市能級、擴大城市就業的重要領域。到2004年底,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共有從業人員3122.9萬人,佔全部服務業從業人員的20.3%。1997~2004 年生產性服務業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3.6%,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重要力量。然而,生產性服務業在發展中也面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產業總量仍然不足,占整個服務業比重由1990年的43.5%降至2003年的37.4%,比美國低20多個百分點;傳統服務業份額過高,2003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佔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17.4%,明顯高於美國(7.9%)、日本(8.8%)、德國(8.8%)的水平;地區發展差異拉大,東部地區佔全國產業總量的比重達到58.0%,增長貢獻率達60.4%;新興服務業投資不足,大量投機性資本湧向房地產業,2004年房地產業占服務業投資比重41.9%,信息服務、商務服務和技術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只有6.1%;民間資本和外商投資進入仍有種種壁壘和限制,2005年生產性服務業吸收外資 71.3億美元,只佔全部外資的11.8%。總體上看,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主要有以下一些瓶頸:
1、改革步伐緩慢,市場化程度較低,缺乏發展動力
由於體制、政策的原因,生產性服務業的市場准入門檻普遍高於工業,管制過多、市場化程度低的問題較為突出。一些行業對非國有經濟和外資也沒有完全開放。較高的進入門檻和狹窄的市場准入範圍將絕大多數潛在投資者拒之門外,甚至其他行業的國有企業也難以進入。所有制結構單一,造成服務業部門資源流入不足,弱化了競爭機制在產業發展中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其結果是服務業創新不足,企業經營效率低下,供給能力的擴張受到制約。一些“熱門”行業的價格水平明顯高出國際市場,不僅服務質量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市場供求狀況和企業的成本效益也難以得到真實反映。較低的市場化程度還導致市場競爭的不規範和不成熟,凸顯了市場分工的不確定性,抬高了市場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削弱了工業企業外包生產性服務的內在動力。
2、工業生產方式落後,生產性服務需求不足
目前,在我國工業經濟中佔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產品。受競爭環境和自身素質的影響,相當數量的企業還在採用傳統以至陳舊的生產模式,競爭策略主要依賴成本優勢和價格競爭,技術進步、產品開發和產業升級的速度較為緩慢。工業企業產業鏈過於側重實體產品的生產,物質材料消耗占產品成本比重較大,外包項目主要以產品生產為主,外包服務不多且涉及面窄,與產品製造相關的金融、市場銷售、人力資源、外購信息技術等佔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 2000年,我國製造業中間投入中生產性服務所佔比重只有12.0%,遠低於美國的32.6%、德國的28.4%和日本的26.6%。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來說,由於勞動用工體制僵化,業務調整和人員精簡還面臨著高昂的交易成本,導致對外包服務需求不足,也束縛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3、外資製造業與本地生產性服務業關聯程度較低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本地各類廉價資源(勞動力、土地和環境等)對接由跨國公司主導的國際產業轉移,迅速擴大產業規模和經濟總量,逐漸成為東部沿海地區越來越普遍的工業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在有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較為明顯的局限性,即外資企業與本地經濟的產業關聯薄弱。外資製造業中加工型、出口型、生產型企業居多,而且大多屬於跨國公司全球生產組織體系中的封閉環節,產品線和產業鏈延伸不足,呈現“二少一多”特徵。即外資企業對本地金融機構的信貸服務需求少;產品設計、關鍵技術、零部件依賴於進口,對本地研發或技術服務需求少;產品直接出口多,而且多進入跨國公司營銷體系。此外,外資製造業所需的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物流服務、法律服務、廣告策劃、市場調研等商務服務,也表現出明顯的外向化特徵,製造業與服務業之間內在的產業關聯被割裂,產業鏈向服務業增值部分的延伸受到抑制。
4、工業布局相對分散,城市化相對滯后,生產性服務業沒有形成有效集聚
服務業的內部結構與城市規模結構有較高的相關性。一般說來,高附加值、為生產服務的、新興的服務業往往與城市規模聯繫在一起。這是因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資源、信息和產業,是服務業產業化的基本載體。長期以來,由於在戰略上沒有充分重視城市對工業發展的聚集和支撐效應,我國城市化水平與工業化進程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脫節。2004年,城市化率與工業化率之比僅為1.02,遠低於國際公認的1.4~2.5的合理值。城市化進程相對滯后和工業布局相對分散弱化了對生產性服務的中間需求,導致服務業面臨資源分佈相對分散、業態種類較少、集聚程度偏低等問題。製造業鏈條上的技術研發、人員培訓、經營管理、會計服務、法律諮詢、信息服務等關鍵環節,得不到相關支撐服務體系的協作與配合,大量本應通過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務活動不得不在工業企業內部消化完成。
5、缺乏有效的區域分工和協作機制
隨著中心城市在區域範圍內集聚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產業要素能力的大幅提升,區域產業結構的同構化基礎不斷被瓦解,建立基於比較優勢和產業鏈區別定位之上的區域分工體系越來越具有經濟性和現實意義。但是,作為各城市互設壁壘、低效率同質化競爭的制度基礎,分稅和分灶吃飯的財稅體制並沒有明顯的改變。受地方利益的驅使,在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中也出現了工業領域的“頑症”——低水平重複建設、過度競爭和資源浪費。例如,以長三角為中心的華東地區,機場數己達每萬平方公里0.8個,超過美國平均數0.2個,已經成為國際上機場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長江江蘇段南京往下內河港口林立,能力一擴再擴,現擁有萬噸級碼頭泊位100多個,但大多貨源不足、浪費嚴重。由於缺乏有效的區域分工,重複建設、結構雷同不可避免地要降低服務業增長的集約化程度,犧牲增長效率。
6、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還存在著一定的政策性歧視
在分工和專業化機制的作用下,生產性服務從工業內部獨立出來,通過外包方式演變為專門的產業形態,這既是我國工業發展高級化的必然趨勢,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環節。生產性服務業的成敗關鍵在於專業化的服務質量及其成本水平能否使工業生產效率得到改進。顯然,這也應是相關政策取向和措施選擇的主要著力點之一。但是,目前服務業領域存在著嚴重的政策性歧視問題,對產業發展構成了明顯的束縛和抑制作用。其中,反應強烈的主要是服務業用水、用電和用地政策與工業政策的巨大反差。此外,在一些服務業領域的開放上也存在外資“超國民待遇”問題。某些服務業領域對外資開放但遲遲不對內資開放。如果僅僅依靠國有企業和外資,不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尤其是民間資本的積極介入,必然會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健康發展埋下重大隱患。
六、戰略途徑與對策建議
1、消除制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積極引入和強化市場競爭
加快對壟斷性行業的改革步伐,合理引導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推進非基本服務行業的資源配置由政府為主向市場為主轉變。加大服務業對內和對外開放力度,利用多種渠道和手段吸引產業要素投向現代服務部門,提高競爭程度,推動產業升級。除國家法律、法規禁止進入的領域,其他投資領域各類資本均可進入。對於有利於製造業升級、解決就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通過稅收優惠、放寬審貸條件、項目融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的方式,充分調動民間資本進入服務業。建立公開透明、高效規範的市場監管體制,加強對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和統籌管理,全面清理涉及服務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積極推進產業標準化工作,提高服務質量,規範服務行為。健全完善行業自律機制,減少和避免無序競爭造成的資源浪費。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專業化服務企業的分工優勢
對重點行業實施稅收優惠。物流企業將承攬的業務外包給其他單位並由其統一收取價款的,以其全部收入減去其他項目支出后的餘額,作為營業稅計稅基數。研發、設計、創意等技術服務企業可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相應的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新辦從事物流技術和諮詢服務、物流信息服務企業在技術改造中使用國產設備時,享受所得稅減免優惠。經批准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再擔保機構從事擔保業務的收入,享受營業稅減免優惠。各級政府要設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主要用於對影響大、帶動作用強、具有示範效應的服務業重點項目的貼息或補助,重點扶持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現代物流、金融業、商務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等領域的重點項目建設。
3、加強產業關聯,構建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的互動發展機制
實行“主輔分離”,推進企業內置服務市場化、社會化,降低運營成本。進一步完善勞動用工制度,強化企業內部資源、業務整合的自主性。引導和推動企業通過管理創新和業務流程再造,逐步將發展重點集中於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和品牌運作,將一些非核心的生產性服務環節剝離為社會化的專業服務,以核心競爭優勢整合配套企業的服務供給能力,大力發展產業內部的專業化分工體系。圍繞外資製造業,有針對性地吸引關聯性外資服務業進入,變單純的製造業集聚為集成製造與服務功能的產業鏈集聚。規範服務業競爭秩序,降低服務外包的合作風險。鼓勵規模大、信譽高、服務質量好的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的兼并重組,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集中化、大型化、組織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體系,推動相關企業間合作,實現社會化服務與製造環節的“無縫式對接”。
4、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自主創新,塑造核心競爭力
建立健全技術創新機制,鼓勵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建設各類研究開發機構和增加科技投入,使企業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支持企業組建各種形式的戰略聯盟,在關鍵領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專利和技術標準。增強企業技術集成與產業化能力,促進各種形式的知識流動與技術轉移。廣泛普及和應用先進技術,加快電子化、自動化進程,用信息化改造傳統服務業。重點扶持技術含量與附加值高、有市場潛力的龍頭企業,對品牌創立、管理與延伸進行戰略規劃,由傳統的接單經營轉向品牌經營。鼓勵生產性服務企業以商標、專利等為紐帶,進行跨地區、跨行業兼并和重組。引導中小企業靈活採用品牌特許經營、品牌租借、貼牌與創牌并行等方式,使自身的勞動力成本、營銷渠道、客戶資源等優勢與知名品牌有機結合,借知名品牌擴大自身的規模和實力。
5.優化產業布局,大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式發展
深化戶籍管理、土地流轉和社會保障等體制改革,打破束縛人口流動的制度障礙。引導製造業向城市周邊集中布局,依託製造業集聚擴大生產性服務業的有效需求,形成支撐產業發展的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效應。按照集聚發展、強化輻射的要求,考慮城市建設、交通、居住、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等因素,科學合理地劃分生產性服務業不同的功能區域,以功能區、集聚區建設為載體,實現園區化管理、專業化服務和社會化、市場化運作新機制。通過規劃布局、政策引導和必要的財政支持等形式,支持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區域性集聚。儘快消除針對服務業的政策性歧視,對生產性服務業在用水、用電和用地上實行與製造業同等政策,對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應給予與工業開發區相同的政策扶持。
6、加強區域協調,構建職能劃分合理、比較優勢突出的層級區域分工格局
制定並實施區域規劃和區域政策,並納入國家宏觀調控體系,以加強對區域發展的協調和指導。健全市場機制,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探索區域發展的利益調整機制,對區域協調中可能發生的地方利益流失嘗試引入補償機制。依據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明確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超大和特大城市要突出在金融、物流、商務服務、信息服務、教育培訓等行業上集聚要素和向外輻射的核心能級。大城市作為區域性、綜合性現代服務業中心,要承擔傳遞超特大城市輻射效應的區域性“增壓”功能。中小城市要利用產業垂直分工和產業鏈的延伸性,承接大都市產業擴散效應帶來的發展機遇,形成城市間融合配套、錯位分工、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

近年發展


Hansen(1990,1994)指出生產性服務業作為貨物生產或其他服務的投入而發揮著中間功能,其定義包括上游的活動(如研發)和下游的活動(如市場)。美國商務部又進一步將這種中間功能的形態分為兩類,一類是“聯合生產性服務業”,總部與外國生產性服務業子公司之間的交易(占生產性服務業總量的10%);另外一類是“獨立的生產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直接與國外廠商、私人企業、國外政府的合作(占生產性服務業總量的90%)。
我國學者鍾韻、閆小培(2005)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為生產、商務活動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費性服務的個體使用者提供的服務,它不直接參與生產或者物質轉化,但又是任何工業生產環節中不可缺少的活動。
總體上來說,生產性服務業又稱生產者服務業,在理論內涵上是指市場化的中間投入服務,即可用於商品和服務的進一步生產的非最終消費服務。生產性服務業是生產者在生產者服務業市場上購買的服務,是為生產、商務活動而非直接向個體消費者提供的服務。生產性服務也可理解為服務生產的外部化或者市場化,即企業內部的生產服務部門從企業分離和獨立而去的發展趨勢,分離和獨立的目的是降低生產費用,提高生產效率,提高企業經營的專業化程度。
“生產性服務業”內涵和外延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變化。2006年出台的“十一五”規劃就明確提出拓展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主要面向生產者的服務業,細化深化專業化分工,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在“十一五”規劃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被確定為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序發展金融服務業,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規範發展商務服務業。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規劃則提出,深化專業化分工,加快服務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位造業融合,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加速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有序拓展金融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壯大高技術服務業,規範提升商務服務業。國務院2014年7月28日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現階段我國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研發設計、第三方物流、生產性租賃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商務諮詢、服務外包、售後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和品牌建設。

發展水平


中國服務業發展水平仍然低於發達國家,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較弱,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從全球看,近年來發達國家服務業增加值佔比普遍超過70%,生產性服務業增速高於服務業平均增速,發達國家依靠研發設計、商務服務、市場營銷等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領先優勢,主導著全球生產網路和產品價值鏈,顯著提高了產業發展素質和資源配置效率,獲取了巨大的超額經濟利益。
總體上看,我國產業仍然偏重於生產製造環節,在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中,仍處於中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