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埕村

洋埕村

陽城,又名洋城、洋埕,位於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新度鎮洋埕村。

歷史記錄


林應之開闢陽城
南宋時期,莆田城東的熙寧橋建成后,因該地水陸交通發達、便利,吸引了許多有識之士陸續向興化平原進發,開闢家園,安居樂業。
闕下十二世裔孫林應之,在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任廣東惠州司里,致仕回故里烏石山(今東岩山)下義門后,“視城東十里,有許厚地,有水環繞,宛如腰帶,東處有一處二畝之池塘,有襆頭(古代男子束髮用的頭巾)池之清致,遂遷居其地。編其境曰陽城,立其社曰桂林,東建龍應堂,以鎮風神之惡,西創通行廟,以襲烏石山通應廟(在今九五醫院內,已廢)之香火也”。林應之晚年,於熙春地帶創建林氏宗祠以奉祀十二世祖、唐貞元旌表孝子林攢之神位。至此,古陽城初具規模。
今陽城有:樓下、門前、中境、金東、舊新橋、曲尺、西厝頭、盤頂、東轎共九個自然村。
陽城自開基以來,繁衍生息境內外闕下林氏有貢元房、中巷房(杜曲房)、按察房(主祭前溝房)、后溝房四大房系,以忠孝傳家,光耀一時,遺芳後世。宋時附馬之榮,元有雙副使之顯,明有釋褐而膺之寵、祖孫伯侄兄弟皆進士之貴、三鳳齊鳴之譽,清有十八舉人之盛,民國有一門三才子之美,卓績斐然,代不乏貴,為莆郡名村。
黃震之開闢洋埕
據《金墩黃氏宗譜》載:黃震黃源之次子明代洪武間由黃石金墩遷居於莆田洋城陡門兜。其中:金東、門前、西厝頭大多為金墩黃氏祖居。一世 府公徹公季子字大方又字用藏行火廿一號東美福建興化軍城徙莆陽黃石金墩黃氏始祖贈太尉諡清惠宋隆興元年進士與兄豐同年登第歷官長沙縣令從政郎簽書平江軍節度判官轉知楊州江都縣令通直郎晉階平海軍僉判節度判官副都統封典累封一品銜至榮祿大夫贈太尉謚清惠自興化軍城黃太常院卿第徙黃石水南之金墩遂為金墩始祖有傳宋高宗建炎庚戌年正月初四日生宋甯宗嘉定庚午年八月十五日卒配浙江台州臨海塘南謚獻肅陳良翰(1108-1172)太子詹事兼侍講長女陳廣誼(1135-1226)誥封長沙縣君潭州郡君累封一品夫人欽賜御葬莆城西北磨雞峰山華岩寺北岩山東有公崖書宋石煙靈在焉喝形金鳳煦卵穴敕勒節度判官石印石人石馬石虎石羊石狗石望柱各一對欽賜清惠黃府祭葬坊御祭馱龜石碑亭載生平事迹永福人宋進士秘書郎張淵為之銘郡志有傳 子安石宋進士翰林院館閣校勘孫二新州府教授近公居黃石金墩校書郎遠公居清江境下墩 二世安石府公子字公介行土卅九宋紹熙癸丑登狀元陳亮榜進士歷官朝請郎南陽縣令翰林院館閣校勘知制誥朝奉大夫簪纓世濟績學多才惟公為最時羨四代聯登八進士莆陽比事有載宋孝宗乾道庚寅年五月廿五日生宋理宗寶祐乙卯年十一月初二日卒壽八十有六贈翰林學士配水南書院山長艾軒林光朝女封安人南陽縣君合塋莆城西太平山子二長教授近公次校書郎遠公 三世 近公安石長子字士進號如輕行谷四十一守居莆田黃石水南之金墩官廣東新州府教授宋甯嘉定庚辰年二月十一日生宋元成宗大德庚子年十二月十四日卒以聖恩蔭長孫鳳公入太學承襲府學教授旋授蒙古學教授敕贈徵仕郎配進士建康推官吳穎長女封孺人葬今裏鄉陽門山子五松公權公檟公枊公梨公 遠公安石次子字士從號如軒行谷四十四襲父恩補宣教郎尋擢校書郎分居清江境下墩之祖官校書郎宋理宗宋理宗寶慶乙酉年正月初五日生元成宗大德乙巳年十一月十四日卒配詹氏葬化龍庵東子二棣公梧公 四世檟公宋教授近公季子少名佛保字本美號天德行千七仍守祖居黃石興美街金墩宋瑞宗祥興已卯年月日正月初五日生元惠宗至正丁酉年八月十六日卒配劉克莊孫女鄭氏葬蘇山子應孫諱勝公 五世勝公 檟公子字應孫又字學古號依江行明一洪武癸丑貢元甲舉孝廉乙卯廷試第一登廷元歷官編撰浙江湖州府教授浙江提舉邵武守備指揮使明洪武初杉關戰功食邑光澤鸞鳳金墩山武林其裔為杭甲族元成宗延祐丁巳年十一月二十日亥時生明洪武已巳年十一月初九日戌時卒著有依江集行世配後埭鄭氏葬羅漢山北有志銘側室吳氏子源公 六世源公勝公子字泉卿行敘十四吳氏庶出有傳元至正甲寅年正月初六日子時生明成祖永樂癸未年二月初七日午時卒壽六十配後塘方氏谷城山南子四長霽公次震公季壽公四稷公 七世霽公源公長子字時晴行益一明洪武戊午年九月十六日丑時生明永樂戊戌年八月十八日辰時卒配陳氏葬大埔山子三長智公次睿公季隹公 震公源公次子字時陽行益三莆邑庠生自金墩徙洋城別稱陽城陡門頭配塘尾郭氏葬鳳岡山明洪武辛酉年七月廿一日子時生明永樂丙申年十一月初九日戌時卒年三十六配郭氏子二雅公健公 壽公源公季子字時紀號上余行正九遷居黃石上余為上余房之祖明洪武丁卯年三月初三日未時生明天順丁丑年正月卅日子時卒年七十一配林氏繼徐氏子二欣公隹公 稷公源公四子字時國行正十明洪武已巳年九月初七日巳時生明天順甲申年十二月卅一日申時卒配吳氏繼子徐氏二頎公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