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江區下轄鎮

穿山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江區,地處柳江區南部,東鄰里雍鎮,東南與西南分別與來賓市象州縣馬坪鄉及興賓區鳳凰鎮相接,西連百朋鎮及進德鎮,北至魚峰區白蓮街道。穿山鎮行政區域面積447.62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穿山鎮戶籍人口66321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穿山鎮常住人口為68431人。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穿山鄉,屬柳州縣。1950年,設第七區,屬柳江縣。1958年,設東方紅公社。1962年,改為穿山區。1968年,穿山區改公社。1984年10月,穿山公社改鄉。1996年11月,穿山鄉改為穿山鎮。截至2020年6月,穿山鎮轄3個社區、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穿山鎮南北街2號。

2018年,穿山鎮有工業企業169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歷史沿革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馬平縣分建穿山巡檢司。2、乾隆二十年(1755年)屬六都下里。
民國20年(1931年)為大同區穿山鄉,22年為六區,36年為穿山鄉,38年為中團區穿山鄉。
1950年為第七區,1957年改為穿山鄉,1958年成立東方紅人民公社,1959年分為穿山、竹山2個公社。
1962年改為穿山區。
1968年底又復稱穿山公社。
1984年10月撤人民公社,改為穿山鄉。
1997年為穿山鎮至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穿山鎮地處柳江區南部,東鄰里雍鎮,東南與西南分別與來賓市象州縣馬坪鄉及興賓區鳳凰鎮相接,西連百朋鎮及進德鎮,北至魚峰區白蓮街道。穿山鎮行政區域面積447.6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境內為岩溶地貌,東北部為高山環繞,西南部屬丘陵區,土嶺連綿。中部地勢平坦。

氣候

穿山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短,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20.6℃,1月平均氣溫10.1℃,極端最低氣溫-3.4℃(1963年1月15日);7月平均氣溫28.6℃,極端最高氣溫39℃(1995年7月31日)。無霜期年平均332天,最長達365天,最短28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21.6小時,年平均輻射為95~110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65天(一般為1月1~12月31日)。年平均降水量1425.7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為1829.5毫米(1983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為998.2毫米(1963年)。

水文

穿山鎮境內屬紅水河水系。大渡河源於木團村六岩屯,由北向南流經高平、穿山、根倫、思榮、板塘、五道等村后,從來賓市興賓區大灣鎮流入紅水河。境內河道長62.8千米,流域面積為509平方千米,年徑流量36500萬立方米。

自然災害

穿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霜凍等。災害年均發生3~4次,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6月。最嚴重的一次自然災害是1996年百年一遇的7·19洪災,全鎮因澇受淹作物面積623.7畝,直接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64.23萬元。

自然資源


穿山鎮已探明地下礦藏資源有錳、硅土,其中錳礦石儲量達99.8萬噸,錳礦石採掘基本枯竭。

行政區劃


2011年,穿山鎮轄1個居民委員會,穿山、仁安、根倫、木團、龍鳳、竹山、林寺、高平、龍平、六廟、五道、思榮、板塘、定吉14個村,87個自然屯。
截至2020年6月,穿山鎮轄3個社區、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穿山鎮南北街2號。
穿山鎮區劃詳情
穿山社區新興農場社區新興工業園社區
仁安村板塘村林寺村
高平村定吉村龍平村
龍鳳村五道村六廟村
穿山村竹山村根倫村
思榮村木團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穿山鎮轄區總人口7.5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7萬人,城鎮化率15.54%。總人口中,男性3.92萬人,佔52%;女性3.61萬人,佔48%;18歲以下人口1.55萬人,佔20.45%;18至35歲2.53萬人,佔33.6%;35至60歲2.5萬人,佔33.2%;60歲以上0.96萬人,佔12.75%。總人口中,以壯族為主,達5.58萬人,佔74.1%;有漢族1.82萬人,佔24.17%;其他少數民族有仫佬、侗、苗、瑤、京、毛南族,0.13萬人,佔1.71%。2011年,人口出生率14.07‰,人口死亡率1.84‰,人口自然增長率12.23‰。
截至2018年末,穿山鎮戶籍人口66321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穿山鎮常住人口為68431人。

經濟


綜述

2008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62億元(含新興),財政收入1.06億元(含新興稅收),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767.7元,比2007年增長10%。
2011年,穿山鎮財政總收入2.46億元(含自治區農墾局直屬的新興農場),比上年增長48.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62億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00萬元,增值稅800萬元,企業所得稅1.6億元。人均財政收入3264.28元。
2018年,穿山鎮有工業企業169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農業

2011年末,穿山鎮耕地面積14.24萬畝,人均1.89畝,其中旱地10.34萬畝,水田3.9萬畝,以種植糖蔗、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8.60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03萬噸,人均314.77千克,其中水稻1.71萬噸,玉米0.2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糖蔗。糖蔗種植面積12.6萬畝,產量61.5萬噸。
2011年末,穿山鎮以飼養牛、生豬、羊、家禽為主。牛飼養量1.7萬頭,年末存欄1.09萬頭;生豬飼養量3.9萬頭,年末存欄1.29萬頭;羊飼養量1.21萬隻,年末存欄0.48萬隻;家禽年飼養量130.91萬羽。

工業

2011年末,穿山鎮以鑄造、機械加工及食品生產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9.11億元。擁有工業企業8家,職工6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84億元,比上年增長10.1%。

商業

2011年末,穿山鎮有商業網點860個,職工4003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7億元;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0.7億元。

文化


名稱來歷

穿山鎮有座高山,山中部有一個半月形洞,叫穿山,故名。

風味小吃

1、生酸:用蕎頭、生薑、辣椒、木瓜、蘿蔔、青菜等新鮮蔬瓜經傳統工藝淹制而成,色澤鮮美,酸甜咸辣五味俱全,堪稱開胃之極品。
2、炸魚:用新鮮小魚配以傳統佐料腌制並油炸而成,表皮油酥香脆,魚肉新鮮爽口,不愧為農家上等佳肴。

風俗

婚嫁,仍保留傳統的迎親儀式:即迎新前夜,新郎簪花掛紅;新娘邀來相好姐妹,唱“哭嫁歌”。迎親之日,接親的小夥子在途中與送親的姑娘一路對歌。新娘將進門時,小夥子攔住送親姑娘唱“攔門歌”,伴嫁姐妹即回“迎門歌”。迎親當晚興敬糖茶,鬧洞房,對歌(叫夜歡),唱至雞鳴,黎明前唱“散歌”。中秋佳節,男女青年聚集對歌,通宵達旦。

交通


穿山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位於柳江區、魚峰區、來賓市、象州縣三地交界處,209國道穿境而過,東南與象州縣馬坪鄉交界,西與柳江區百朋鎮及來賓市鳳凰鎮接壤,北與魚峰區和柳江區進德鎮毗鄰,東北與魚峰區里雍鎮交界,距柳江區黨政機關35公里,距市中心33公里,距柳州白蓮機場19公里,距桂海、宜柳高速交匯出口處17公里,東距象州縣城38公里,南距武宣縣城63公里,西南距鳳凰及湘桂鐵路鳳凰火車站15公里,往北30公里、往東38公里、往南26公里分別有雞喇、象州、石龍水運碼頭,沿江可直達廣州、香港等地。
穿山鎮境內有桂海高速公路、宜柳高速公路及209國道穿越而過。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文化站1個,面積304平方米;村文化活動中心1個,面積175平方米;各類文化專業戶2戶;各類圖書室15個,面積200平方米,藏書約5.3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8人。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穿山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425人,專任教師17人;小學17所,在校生3886人,專任教師24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8%;初中2所,在校生1433人,專任教師15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98.05%。
穿山鎮景觀
穿山鎮景觀

科技事業

2011年末,穿山鎮有農業服務中心1個,技術人員5名;農機推廣站1個,技術人員4名。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穿山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7個,其中門診部(所)1個;病床60張,每萬人擁有醫療床位7.97張,固定資產總值323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4名,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2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27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末,穿山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00戶,人數1896人,支出27.86萬元,比上年增長20.1%,月人均146.9元,比上年增長8.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0戶,人數2954人,支出216.6萬元,比上年增長22.9%,月人均609.3元,比上年增長20.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9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3.59萬元,比上年增長6.1%。敬老院1家,床位17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1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4萬人,參保率77.35%。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穿山鎮有郵政網點1個,全年征訂各類報紙期刊1萬份(冊),函件9983件;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68千米。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200門,固定電話用戶1200戶;行動電話用戶4800戶。

基礎設施

2003年,穿山鎮建成穿山鎮自來水廠,有深水井2眼及成套凈化設備,年供水58萬立方米。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有排水管道3000米
供電
1988年,穿山鎮變電站、供電站建成並投入使用。燃氣2011年末,鎮區燃氣代售點1個,1051戶居民使用液化氣,年用液化氣總量4204萬立方米,燃氣普及率100%。
穿山鎮
穿山鎮
園林綠化
2011年末,穿山鎮有花壇16個,綠化面積0.7萬平方米。

鄉鎮企業

穿山鎮企業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先後開辦過農具廠、澱粉廠、磚瓦廠等,但都先後停辦。1970年興建的穿山糖廠,也因蔗區甘蔗少而停辦。進入90年代,先後興辦了汽車配件廠、金美冶鍊廠、軋鋼廠、預製廠、化工廠等,從事汽車配件、有色金屬、鋼材、食品、機磚、化工等產品生產和加工。1997年,鄉鎮企業總產值2.4億元。1999年,鄉鎮企業收入達3億元,利稅1400萬元,總產值1.78億元。2000年,鄉鎮企業總產值2.26億元。2001年,鄉鎮企業總產值3.43億元,比上年增長62%。
穿山工業園列入柳州三大工業園區之一,整個工業園區佔地8000畝。目前,已經有湖南南燕汽車廠、柳州嘉程微電子、柳州珈程能源超導科技公司、柳州市建築材料機械總廠等企業落戶穿山工業園。主要產品有:超導通用鋁質傳導散熱器、CPU專用超導散熱器組件、攜帶型超導冷熱箱、輕型小客車、橋樑建築材料等產品。
柳州綽豐公司:是穿山工業園入園較早的企業,建於1994年6月,主要生產汽油機及其零件,具有生產3萬台汽車發動機的生產能力,現有職工143人,高級工程師3名,助理工程師2人。2001年產值1.1億元,利稅320萬元,利潤1425萬元。

城鎮建設

穿山街位於縣城南部43公里處,是穿山鎮政府所在地,緊靠柳覃公路。解放前有3幢圩亭,全街面積約有410平方米,經逐年修整至1985年圩場佔地面積7869平方米,圩亭5幢28間,覆蓋784平方米,街道擴大1條15米寬500米長的新街,還延伸了一節12米寬300長的柏油公路街。1988年對舊圩場進行改造,在圩北面擴建新圩,面積1萬平方米,與舊圩接連。從1990年以來,全鎮共擴建改建市場3處1.8萬平方米,開發居民住宅區35畝,硬化街道3000多米。

財政金融

20世紀50~70年代,鎮財政收入主要是農業稅。80年代,個體商業和鄉鎮企業發展較快,工商稅收增加,財政收入與日俱增。90年代,蔗糖生產發展,甘蔗特產稅成為鎮財政收入的大宗。1995年~2001年,鎮財政收入依次為425萬元、706萬元、899.18萬元、1178萬元、1128萬元、1173.86萬元、855.1萬元。2001年,鎮設有農行儲蓄所1個,信用社1個,郵政儲蓄所1個。儲蓄存款餘額3093萬元。

重要事件

民國15年(1926年)秋,中共地下黨員陳岳秀、張膽、熊秀明和進步青年李耀先、韋庚修深入到穿山鄉進行革命宣傳活動,發動民眾,組織建立了馬平縣穿山鄉農民協會,成為柳州第一個中國共產黨在農村建立的基層組織。
民國32年(1943年)冬,中共廣西工委代副書記黃彰和省工委機關工作人員高天梅、劉瓊轉移到穿山鄉板塘村,以燒瓦為掩護,建立省工委板塘隱蔽點。次年8月,中共廣西省工委書記錢興同志到板塘,向黃彰傳達中共中央的指示,研究形成領導廣西武裝抗日的《八月決定》,組織抗日武裝,進行武裝鬥爭。

旅遊


1、大渡河:穿鎮而過,在鎮區北面匯聚成水庫,自然環境優美,豐水季節水庫大壩猶如瀑布,與周圍的山巒、樹林、草地相融合,構成一道如詩如畫的風景線。
2、樂迷岩:位於鎮區東南部,岩洞分三層,可容納數萬人,各種鍾乳千姿百態,尤為壯觀,令人嘆為觀止。

獲得榮譽


2001年被列為自治區小城鎮建設重點鎮,2003年列為自治區二十二個小康示範鎮之一,2004年2月,2014年7月,兩次列為全國重點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