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係數

兩個經濟變數之間增長的關係

彈性係數是一定時期內相互聯繫的兩個經濟指標增長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個經濟變數的增長幅度對另一個經濟變數增長幅度的依存關係。

經濟學


例如投資彈性係數和消費彈性係數就是經濟增長率與投資需求增長速度和消費需求增長速度之比,分別反映投資增長、消費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彈性作用,表明投資、消費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帶動經濟增長多少個百分點。
從計算方法上看,彈性係數又有名義彈性和實際彈性之分。
名義彈性係數是用相關指標現行價格數值計算得到的速度之比;而實際彈性係數則考慮了物價因素,是用不變價格或扣除了物價因素以後計算的速度求得的比率。
經濟學中的彈性是指一個變數變動的百分比相應於另一變數變動的百分比來反應變數之間的變動的敏感程度。彈性的大小可用彈性係數來衡量,彈性係數=y變動的百分比/x變動的百分比。
稅收彈性係數被定義為稅收對經濟增長的反應程度,即稅收收入增長率與經濟增長率之比,其公式為:
ET=(△T/T)/(△Y/Y)×100%
公式中,ET為稅收彈性,T為稅收收入總量,△T為稅收收入增長量,Y代表GDP,△Y代表其增量。
按上式計算,ET=1表示稅收與經濟同步增長;當ET>1時,表明稅收增長快於經濟增長,並且稅收參與新增國民收入分配的比重有上升趨勢;當ET<1時,表明儘管稅收絕對量可能增大,但稅收增長速度慢於經濟增長速度,新增國民收入中稅收集中度下降。
商品的供給價格彈性,是指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供給量的變化對於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其數值等於供給量變動率與價格變動率之比,一般用供給彈性係數來表示。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於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其數值等於需求量變動率與價格變動率之比。 

物理學


彈性係數計算公式為:K=δF/δL
是物體所受的應力與應變的比值
詳情查看勁度係數詞條,單位都不同和彈性模量是兩個概念
彈性模量是描述固體材料抵抗形變能力的物理量。一條長度為L、截面積為S的金屬絲在力F作用下伸長ΔL。F/S叫脅強,其物理意義是金屬絲單位截面積所受到的力;ΔL/L叫脅變其物理意義是金屬絲單位長度所對應的伸長量。脅強與脅變的比較彈性模量:即E=(F/S)/(ΔL/L),也就是材料力學中的:彈性模量=線應力/線應變,又稱楊氏模量

詳細介紹


彈性係數
在對一個因素髮展變化預測的基礎上,通過彈性係數對另一個因素的發展變化作出預測的一種間接預測方法。彈性係數法適用於兩個因素y和x之間有指數函數關係yt=αx的情況,式中α為比例係數,b為y對x的彈性係數。彈性一詞來源於材料力學中的彈性變形的概念。彈性係數指材料長度變形的百分比同所施加力變化的百分比的比率。後來彈性的概念被推廣應用於社會經濟領域。彈性係數被用來表示兩個因素各自相對增長率之間的比率。在某一時期內能源消耗的增長率同工農業總產值的增長率的比率,就稱為在該時期內能源消耗相對於工農業總產值的彈性係數。如果這個係數為0.9,比例係數α為1.096,工農業總產值預測增長為7.2%,那麼能源消耗增長的預測就是6.48%。
預測公式 有3種表述形式:
①K=δF/δL
②ET=(△T/T)/(△Y/Y)×100%。
式中k為基期,t為預測期。相應地彈性係數b也有3種估值法:
①logyt=blogxt+loga用最小二乘法求得;
從y同x的函數關係中求得。當彈性係數為常數時,稱為恆彈性係數,否則為變彈性係數。當|b|>1,稱為彈性充足;|b|<1,稱為彈性不足。
應用彈性係數法在能源方面應用很廣,常用的是能源需求相對於國民生產總值(GNP)的彈性係數。例如工業的彈性係數,中國1950~1978年為0.95~1.0;美國1950~1973年為0.94;日本1960~1973年為1.0,1975~1978年降為0.43。大多數國家在1.0附近。對於商品的市場需求量,可對消費者收入水平求彈性,稱為需求量的收入彈性;對其價格求彈性,稱為價格彈性;對另一產品(互補產品或代用產品)的價格求彈性,稱為交互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