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禹王城遺址的結果 展開

禹王城遺址

山西省夏縣禹王鄉禹王城遺址

禹王城遺址,即古安邑,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西北7.5千米處禹王鄉的禹王村、廟后辛庄、郭里村一帶,地處青龍河平川和鳴條崗丘陵地帶,因傳說夏禹曾在此居住過,故俗稱禹王城,為春秋戰國時期(前562年—前339年)的魏國國都安邑城,也是秦、漢(前206年—前202年)及晉(266年—420年)時的河東郡治所,總面積13平方千米。

禹王城遺址有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大城形狀如梯形,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台在小城的東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禹王城遺址文化遺物有錛、鋤、钁、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鐵錛等。漢(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時,古安邑(禹王城遺址)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對後世的文化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是華夏尋根溯源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988年1月13日,禹王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簡介


禹王城遺址
禹王城遺址
禹王城遺址南 面中條山,青龍河、天鹽河、白沙河、姚暹渠流經東南,鳴條崗枕其西北,地勢北高南低。
禹王城景點原始次森林
禹王城景點原始次森林
中 國東周魏國早期都城安邑遺址傳說禹曾居此,故俗稱禹王城。位於山西省夏縣西北 7.5公里處。據《史記·魏世家》載:晉悼公十一年 (公元前562)魏絳由魏(今芮城縣北)徙治安邑。至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按竹書紀年為梁惠成王九年,前361)“徙治大梁”。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此設河東郡,兩漢、魏晉因之。北魏為北安邑縣,旋改為夏縣。隋徙治今夏縣,舊城遂廢。1959年、1961年和196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曾對城址進行 3次調查。1967年對中城南部漢代冶鐵遺址進行發掘。禹王城為保存較好的東周及漢代較大型城址。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規模面積


禹王城遺址
禹王城遺址
禹王城遺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廟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廟在小城的東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大城

禹王城平面圖
禹王城平面圖
大 城形狀如梯形,總面積13平方公里。四面城牆皆板築夯打而成,北牆和西牆保存較好,一般殘存2米,最高達5米,南牆和東牆保存較差,東牆南段已沒有一點痕迹。除北牆外,其餘城牆都不直。東牆長1530米,西牆長約4980米,隨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個城牆中彎曲最多的,南牆長3565米,北牆長2100米,外側有護城壕。大城沒有經過發掘,文化堆積一般厚2米左右。城北部有戰國時代的灰坑和灰層。城中部偏東的廟后辛庄以北,調查發現了一處戰國中晚期的手工業作坊,文化遺物有錛、鋤、钁、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鐵錛等。據實物和文獻考證,大城即戰國時魏都安邑。

中城

中城方形,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西、南兩城牆分別是大城的西牆和南牆的一部分,北牆長1522米,高1——5米不等,東牆現存長960米。城內遺物豐富,堆積層厚2米左右,有戰國時代遺存,但主要是漢代遺存。從出土遺物分析,中城稍晚於大城,應為秦漢時河東郡治。

小城

禹王城石刻
禹王城石刻
小城總面積75.4平方米,形狀是缺去東南角的長方形。西牆和北牆分別長930、855米,城牆現存1——4 米之間。小城高於周圍地面,地勢西高東低,堆積層厚3米左右。1990年秋試掘,出土遺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范;印有陰文“東三”的鏟范、鏵范、車車范、六角承范,圓形承范、花紋范等;瓦分板瓦和筒瓦,瓦當多為雲紋圓瓦當,此外還有五銖錢、半兩錢、鐵渣等。小城的使用時間最長,建於東周,沿用至北魏。禹王廟亦稱禹王台、青台,在小城西南角的方形夯土台上,系近代建築,民國時毀於戰爭。當地傳說青台為夏禹時築,是塗止氏望夫之處,夏桀玩樂之地。

發掘歷史


五十年代末曾作過較詳細的調查。九十年代以來,又多次調查、鑽探和發掘,對其時代、性質及內涵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近幾年的考古發掘主要在古運糧河兩岸和太原三門峽公路南、北兩面。發現的遺跡有灰坑、陶窯、水井、道路及半地下式工作面等。出土東西特別豐富,有許多類型的陶罐、盆、筒瓦、板瓦、瓦當、磚、貨幣、鐵渣、鼓風管殘片、爐渣及各種陶范、陶模等。瓦當有半瓦當和圓瓦當,圓瓦當分捲雲紋和有“長樂未央”、“千秋萬歲”文字的兩種。磚有“海內皆臣歲豐登熟毋飢人”方形文字磚。陶范陶模多為西漢時遺物,有禮器陶范、五銖錢陶范及四銖半兩陶模等。
目前,禹王城遺址的宮殿、道路還不清楚,城牆城門也需解剖,與城址相配的墓葬區也沒有調查和發掘,這些都有待於今後考古工作的深入。
禹王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遺存


城址有三重城垣,方向北偏東。

大城

大禹像
大禹像
大城平面略呈梯形、北窄南寬,周長約15.5公里。北牆、西牆和南牆西段保存較好,一般高出地面 1~4 米,西牆最高處達8米。東牆大部僅存斷續殘基。城牆夯築,底部一般寬10~12米,西牆北段寬達22米。夯層厚6~8厘米。大城西北部較高地方普遍分佈春秋晚期至戰國的文化層,一般厚約 2米,遺物有鬲、罐、盆、豆等陶器和瓦類。

中城

中城位於大城西南部,周長約 6.5公里。西、南牆利用大城城牆,西北、東南角經補修,現高約 4~5米,北、東牆現高 1~2米。牆夯築,寬5~7米,夯層厚約10厘米。中城內滿布漢代文化層,厚約 2米,遺物有漢代捲雲紋瓦當、“長樂未央”瓦當、“海內皆臣歲豐登熟道無飢人”字磚、“半兩”錢範、五銖、貨泉貨布等錢幣以及盆、罐、瓮等陶器。採集的一件泥質灰陶缽腹壁外拍印“安亭” 2字。小城普遍有厚2~3米的文化層,下層出戰國遺物,上層則多漢代遺物。據初步研究,大城可能為東周魏之安邑,中城屬秦漢時代或稍晚,應為當時的河東郡治。

小城

小城使用時代最長,可能原為安邑的“宮城”,延用至隋以前,或即北魏之北安邑縣城。小城位於大城中央,平面正方形,周長約 3公里。城牆保存完好,現高約1~4米,寬5~6米。夯層土質厚薄不一,可能經多次修築。東南角呈缺角狀,有一個方形夯土台基,每邊長約70米,高約 8米。上部為近世禹王廟廢墟。下部夯土層厚6~9厘米,夯窩直徑4~5厘米,含少量東周陶片。三重城垣皆有闕口,有的可能原為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