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花鼓舞
彝族花鼓舞
彝族花鼓舞,彝語稱“熱波比”,流傳於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區的雙柏縣和峨山彝族自治區的新平一帶,是一種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里的花鼓徠班子表演。彝族花鼓舞的表現形式特點是“歌”、“舞”結合。表演者都是男子。在雙柏縣,每逢年節和辦喪事時,就請花鼓班子來跳。人們說,人在世上活著高高興興,死後也要高高興興,所以辦喪事要跳花鼓,相反辦喜事是不能跳的。
據考證和調查結果表明,彝族花鼓舞最有可能是與安徽“鳳陽花鼓”結合的一種彝族文化藝術形式。兩者所使用的道具鼓幾平同轍,鼓都是以懸掛腰際為主。另外,從彝族花鼓舞中的漢語唱詞和花燈曲調來看,如:“聽唱鳳陽花鼓”、“聽唱雲南鼓”、“唱燈滿來紅似火,唱燈丑來包含些”、“金童玉女兩邊站,一對白鶴擺面前”、“魯班師傅來瞟梁”等等,都是彝族花鼓舞吸納漢文化的表現。從彝族花鼓舞本身的舞蹈語彙特徵來看,主要以彝族的另一種民間舞蹈“跳樂”動作為主,如“左右打花”、“左右前後跺腳”、“翻身點腳”、“對腳”等許多基本的舞蹈動作和語彙。由此看來,峨山彝族花鼓舞中有著不可分割的漢文化藝術成分。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彝族花鼓舞是漢彝文化交融的結晶。這也說明,某種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產生不是偶然和孤立的,它是多種文化互相交融、相互滲透和相互促進的過程中,經過本族人民長期的繼承和發展創新的結果。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包含和發展是某種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產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和結合形式。
彝族花鼓舞由打擊樂伴奏,樂器有大小鈸、大小鑔、大小鑼。
花鼓呈橢圓形,一尺二寸長,紅色鼓身,用綢帶系鼓,斜掛於右肩。
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位師傅手持木製龍頭,龍頭上插有野雞羽毛,並用紅綢紮成繡球系在上面,作為指揮。另由四人背鼓,鼓橫掛在腰的左側,左手拿白毛巾,右手持槌打鼓。打鼓動作有一定程序,每套動作都有頭步和收步,動作先後順序及圖形變化均有嚴格規定,由持龍頭的師傅用手中道具指揮。?
花鼓舞的風格矯健有力、開朗豪放、開奏鮮明。舞蹈在重拍時向上彈跳,一拍擊鼓一下。動作特點是小腿靈活,有不少高難度技巧,如小腿在空中划圈等。?
在徠表演花鼓舞時,因整個舞蹈都在彈跳中進行,舞者體力消耗大,故分段表演,每跳一段舞蹈先唱一段花鼓詞。曲調分為玩場歌和送喪歌兩種。?
新平縣的花鼓舞只保留在前進鄉的磨皮大寨,故又稱為“磨皮花鼓”。“磨皮花鼓”來源於慶賀戰爭的勝利,表演時至少要有十一人,手持雉翎的指揮者一人,耍大刀、二節棒、水火棍、三叉戟、雙刀、雙鉤鐮的各一人,腰系花鼓的四人。舞蹈充滿戰鬥氣氛,逐一持兵器表演武藝,在隊形變化上也依照戰士出征的排列,如跋山涉水、擺陳設仗、短兵格鬥、凱旋而歸等九段。舞蹈動作豪邁粗獷,古樸大方,場面頗為壯觀。
彝族花鼓舞
整個彝族花鼓舞活動先用鈸、鑼,鑔聲作為前奏,用鏗鏘悅耳的伴奏樂烘托氣氛,激發熱情,振奮人心,繼而鼓聲頻頻,鑼、鈸、鑔聲陣陣。場上舞蹈隊員們合著鏗鏘有力的節奏飄然起舞。舞蹈動作非常豐富,特別是腳部的動作變化萬千,令人目不暇接。如:蹬、頓、甩收、跳、越;繞花、蹬轉、崴腳等。再如吸腳空轉、雙腳縱步,空中崴腳等更是力度重、技巧高、難度大。令人嘆為觀止。同時腰、頭等部位大幅度搖擺晃動,動作乾淨利落、粗礦豪放。充分體現了彝族人民特有的勇敢強悍、豪爽開朗、剛毅大方的性格和氣質。
彝族花鼓舞的表現形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歌”、“舞”結合。但與其他歌舞不同,其他歌舞是由樂器伴奏或者邊唱邊舞,而花鼓舞是唱一段停下來再舞,舞一段停下來再唱。唱時無伴奏,只是舞者用鼓槌在鼓邊上敲著節拍。曲譜都是花燈調,唱詞清晰。唱詞內容是根據取表演場合即節日慶典、繼嗣、喪葬等屬性而定的,表演場合不同,唱詞內容也就不同。當然,唱調也是有所不同的。花鼓舞的場次多數是表達舞者對邀請者的祝願、讚美和感謝。這體現了彝族人民聰明,淳樸、善良的性格特點。如賀新房的唱詞:“一進門來一見天,楚石欄桿排兩邊,三間正堂閃金光,堂窗天井四角方,五星高照大紅帖,魯班師傅來瞟梁,漆工畫匠畫彩圖,八字粉牆加牌坊,里鑲九面金銀瓦,外加十道格子窗。”歌詞整齊、順口易記,生動感人。
2021年6月10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