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坊

墨池坊

墨池坊,巷名,在今溫州市城區。我國唐代以來,有坊市制度。坊居人,市貿易。坊內建屋,外有坊門,早晚啟閉。

基本介紹


坊便是居民地。北宋《祥符圖經》載:溫州有坊五十七。紹聖年間,楊蟠知州時,定為三十六坊,墨池坊即其一。相傳其地原有一個水池,每當大地春回,蝌蚪滋生,游於水中,水面時見墨點,而沒之則無,故有墨池之稱。但唐以後則傳為:東晉王羲之曾任永嘉郡守,常臨此地作書,洗硯於此池,於是變成墨池;至北宋,米芾又大書“墨池”二字於其上。因王、米二人均為我國大書法家,故歷代地方史志都採取此說,而此池也為邑人所喜愛,頗有記述和吟詠之作。如明周旋詩云:“何以清池喚墨池,昔年臨此有羲之;......學書老我猶成拙,為表遺蹤一賦詩。”南宋以後,坊市制度逐漸廢棄,所謂坊者,都改稱為街或巷;而墨池坊之名,卻沿襲至今,始終不變。這也可視為邑人愛護此坊之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