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痰包

耳廓痰包

耳廓痰包,中醫病名。以耳廓凹面局限性隆起,膚色不變,按之有彈性,不痛或微痛等為主要表現。病因不明,患者以男性居多,發病年齡一般在30-40歲。中醫稱耳廓痰包,認識屬痰熱蘊結耳廓。西醫學的耳廓假性囊腫可參考本病辨證施治。

名詞解釋


耳廓痰包是因痰濕阻滯,凝注耳竅所致的局限性腫脹,以不痛或微痛為主要特徵的耳病。西醫學的耳廓假性囊腫可參考本病辨證施治。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學的耳廓假性囊腫可參考本病辨證施治。

病因


痰濕阻滯,凝注耳竅。

病機


多因飲食、勞倦傷脾,以致脾胃運化失健,痰濕內生,復受風邪外襲,挾痰濕上竄耳竅,痰濁凝滯而為腫。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病變多位於耳廓外側凹面,多為單發。青壯年為多。
2、多為偶然發現,痰包小者無任何癥狀,稍大者可有患處微脹、微痛或麻木感。
3、痰包呈半球形隆起,界限清楚,皮膚色澤正常或微紅,觸之如按皮球,穿刺可抽出淡黃色清液。
4、治療不徹底可反覆發作。
5、處理不當,痰包染毒化膿,可發生斷耳瘡。

病證鑒別

斷耳瘡:兩病發病早期均有耳廓腫脹,但斷耳瘡多有耳部外傷史,局部紅腫顯著疼痛劇烈。

相關檢查

多於耳廓凹面局部腫起,腫處皮色不變,按之柔軟,無壓痛,透光度好,穿刺可抽出淡黃色液體,抽后腫消,但不久又復腫起。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由風邪兼挾痰濕上竄耳殼而致。風性輕揚,善攻頭面,且變化迅速,故耳殼突然發病,並有麻木感或癢感。痰濁為陰邪,其性凝滯,故其被風邪兼挾上竄耳廓,則在局部結而為腫,並可有波動感,穿刺可獨得淡黃色液體,因不是邪熱為患,故腫而膚色不變,無紅腫焮痛。抽吸可使腫塊變小或消失,但不久又復腫如前,皆因病根未除,痰濁內生不止。

治療原則

治療上,宜疏風散邪,化痰散結。若邪毒入侵,火熱壅盛,則以清熱解毒,滲濕消腫為治。

證治分類

風邪痰濕,上因耳竅
癥狀:起病較急,多於睡醒后或偶然發現,多發生於耳殼凹面。局部腫起,大小不一,皮色不變。若腫塊較大,則按之如乒乓球,無明顯疼痛,或有微癢、麻脹感。腫物久不自消,穿刺可抽出黃色液體;抽后腫物變小,但可複發。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或見舌苔微膩,脈緩滑。
治法:消痰散結,袪風散邪。
方葯:二陳湯加減。
常用藥:法夏陳皮、雲苓、僵蠶、絲瓜絡、柴胡、丹參。

其他療法


1、在無菌操作下,用七號針頭獨出腫物內液體,加壓包紮或用石膏作耳廓固定包紮,一周后解除。
2、以無菌操作抽取液體后,用艾條懸灸5分鐘,再加壓包紮。
3、以無菌操作抽出液體后,用酒精消毒過的磁片作異極相對敷貼(即病變局部及耳背對座位置各放一片),並加壓包紮。

轉歸預后


預后良好。若染毒,則可發展為斷耳瘡。

預防調護


1、一般不宜切開引流,以免染毒而轉為斷耳瘡。即使穿刺抽液,也應嚴格消毒。
2、對腫塊不宜反覆揉按,以防增加機械性刺激,促使腫塊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