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跑竹馬的結果 展開

跑竹馬

跑竹馬

邳州跑竹馬流行於江蘇徐州(主要於邳州)一帶的自娛自樂型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相傳始於宋代,內容取材於女真族(金兀朮)跨馬游春的故事,已有一千年的歷史。並於2006年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徠西跑竹馬是風行於山西農村、城市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形式,至少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簡介


竹馬,馬馬社、紙馬、火竹馬、褲馬,都是跑竹馬的別名。
邳州跑竹馬又稱竹馬舞、竹馬會。邳州跑竹馬流行於灘上、八路、徐塘等鎮,屬於自娛自樂型的傳統民俗舞蹈。相傳始於宋代,內容取材於女真族(金兀朮)跨馬游春的故事,已有一千年的歷史。經歷代民間藝人的排演與實踐,已形成了固定的演出形式,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這種傳統文藝表演形式也流行於山西省內各地。這種活動內容,通過有關資料的證實,至少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風行於山西農村、城市一種傳統民俗文化形式。

傳承與發展


竹馬,一般是用竹皮或者竹篾紮起骨架,外面用紙裱糊,再經過彩繪而成。竹馬分為前後兩半,繫於表演者的腰部,使表演者如騎馬狀。山西晉城市的陽城縣,則是用中式大襠褲填滿乾草,一頭作馬首,一頭作馬尾,白褲腰是表演者的坐騎部位,外加馬頭,人稱之為“褲馬”。
跑竹馬
跑竹馬
跑竹馬,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鬧“紅火”時活動於廣場或街頭巷尾。山西省各地參加跑竹馬錶演的人數不等,活動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沁縣的跑竹馬,是由四名女童騎馬,四名男童備在手裡持雲板燈兩塊配合跑竹馬錶演。在跑竹馬的行列中增加一個倒騎驢的“縣官”。這名縣官可以在隊伍的前後、左右來回自由地跑動。在跑動中,還作馬撩蹶子踢人的動作,以增加跑竹馬的趣味性。
永濟縣的“火竹馬”是在一喜迎神儀式之後表演,由 馬柱、馬童、騎士各徠八人組成。馬柱,是代表壯士。跑馬時,有速度快的快跑馬、有低速度的碎步跑馬、慢步溜馬、勒馬等多種舞步。表演進入高潮時,八位馬柱走進場子中央蹲成一個小圓圈,八名馬童一個虎跳后,分別站在馬柱的肩膀上,馬柱直立,馬童一腿旁踢成個“朝天蹬”,腳掌上放置一個火花筒,一手扶腿,一手高舉另一隻火花筒,點燃后,竹馬、馬柱由慢漸快地在場內穿來穿會。此時,火花四濺,花色繽紛、鑼鼓震天、人聲鼎沸,甚為壯觀。
江蘇省徐州市的邳州跑竹馬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表演者共有10人,裝扮成歷史人物。頭騎跨馬或麒麟,稱老韃子(金兀朮),后隨4妃,系男扮女裝,均跨馬。每一騎後跟隨一馬童。10名表演者"拉路勢"進場,跑出各種"陣勢",表現興圍狩獵的場景。有的藝人還說五馬穿索,是表現金人在受到宋軍追擊時,迷惑宋軍,布陣逃跑。老韃子頭戴大額子,插翎子,戴白鬍須,右手執雲肘,雙手托馬或麒麟頭。上身穿黃馬褂,披雲肩;4妃頭戴小額子,插翎子。上身穿繡花豹衣,左手握馬鬃環,右手執馬鞭;馬童戴羅帽,上身穿豹衣勒攀甲絛,腰勒大帶,背插雙刀,雙手執馬旗。馬色與服裝顏色一致,依次為黃、紅、綠、白、黑五種。馬殼分頭、身兩段,系篾扎、紙糊而成,繫於舞者腰間。馬殼周圍有馬圍布,遮住舞者雙腿,雙腿佯作四蹄,實為以步代馬,翩翩起舞。

表演形式


跑竹馬的表演形式簡便,動作也比較簡單,跑動時,以走場為主,有“雙進門”、“四門斗”、“水溜溜”、“繞八字”、“蛇脫皮”、“十字靠”、“剪子股”、“跑圓場”、“二龍出水”、“南瓜蔓”等十餘種場圖,表演時,伴奏樂器大多使用鑼、鼓、鑔等打擊樂器,也有的地方用嗩吶吹奏民間樂曲的。跑竹馬從場線、隊列、舞步表演上分,有蛇脫皮、四門斗、一窩蜂、龍門陣、八卦陣等;從音樂演奏上分有節節高、老開門、將軍令;從節目內容上分,有白蛇傳、戰幽州、三打祝家莊、打漁殺家、回娘家、慶豐收等,內容更是新鮮、時尚、豐富。

竹馬製作


竹馬在製作上很有講究,很有特色。馬首、馬臀腳是用荊條編織的,再用棉紙糊裱,油漆漆過,用顏料畫上眼睛、鼻子和嘴巴,其形狀神態維妙維肖,十分漂亮。馬尾是用絲麻做的,染成黑色,裝在馬臀上,就象真的一樣。馬腰部分是用木料做成的挎架,用繩帶拴套在表演者的肩上,挎架與腰齊。馬臀連在挎架後部,馬首墩在挎架前部,表演者用手提著。表演者根據劇中人物角色臉譜化妝,穿戴上古裝或現化服飾,跨馬執鞭,跑竹馬的整套造型就算現成了。

角色


跑竹馬的角色,少則十個八個,多則十四、十六個,已發展到了二十多個,一般為雙數。其中引馬、趕馬、頭馬,二馬(項馬)、中馬(腰馬)、尾馬比較重要,各有角色要求,各具鮮明特色,需要“好把式”來表演。引馬的從肩到胯,斜挎一個大串鈴,頭戴英雄帽,手執大長鞭,起著指揮、引導群馬的首領作用。鞭桿是硬質灌木做成的,用紅漆油漆,兩頭有花邊圖案,很是精製好看。長鞭是用牛皮條扭結編製的,后粗前細,梢端續著用絲做成的鞭穗,還挽著紅綢緞條子,很有神韻。引馬人在群馬錶演的節奏間和關鍵處,不時地甩著長鞭,“叭、叭、叭”,震得山水嘩嘩響。趕馬的需要一個靈活精幹,富有幽默感的表演者,他在跑碎步,甩響鞭的同時,還時不時地做一些滑稽動作,引逗得觀看者前仰後合,笑個不停,大大增添了表演效果。
跑竹馬在民族吹打樂器精彩演奏的配合下,由慢到快,馳騁跳躍,只見馬首不見人影,猶如萬馬奔騰,沙場衝殺。整個馬群舞步疾速,樂響激昂,情緒亢奮,氣勢粗獷,表演場景十分熱烈火爆。儘管正月里寒風料峭,但是三兩場下來,整個表演者全部都是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所以表演者是十分辛苦的。

踩高蹺


踩高蹺跑竹馬,當地老百姓叫高蹺跨馬。高蹺是用很硬的木料製作的,上部鑿孔,安有橫樁,把人的腳和小腿捆綁固定在橫樁和上截部分,邁步行走,叫踩高蹺。高蹺又分為二蹺和高蹺。二蹺約20—30公分,高蹺長達1米以上,表演者踩上去可靠坐在房頂的瓦沿上休息。
高蹺跨馬難度大,要特別注意安全,所以表演者身邊要配備一兩名服務保護者。保護者手持安有月牙形托架的長桿,隨時供表演者支撐托扶。表演者不僅要大膽機智,更需要刻苦訓練,掌握嫻熟高超的技藝,以特定的舞步、身姿和表情,表演起來更加驚險,精彩、神武和壯觀,別具風格和韻味。

其他相關


馬腰一帶的跑竹馬是非常精彩、很有特色很有名氣的。他們每年正月初二就要開始準備、操練、演習,表演者積極,老百姓熱心,村幹部支持。每逢元宵節或廟會,耍廣場、跑竹馬,都要表演三至五天,引得十里八鄉的男女老少,蜂擁而至,爭相觀看欣賞,讚不絕口。本村的每戶人家都要爭著讓竹馬到自家院內跑上幾圈,以祛除災禍,降臨福祉。竹馬每到一戶人家大門口,全家都要出來放鞭炮迎接,表演結束后,還要拿出花生、紅棗、白饃、香煙等,慰問演出人員。據說,這樣可以逢凶化吉,終年平安。
跑竹馬這項民間廣場藝術,充分顯示著農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創新理念,抒發著鄉村百姓的情感生活和精神風貌,展示著傳統藝術的鄉土特色和天然魅力。從上世紀50年代起,一、二代跑竹馬的“老把式”們雖然已經先後作古,但他們把精湛的技藝無私地傳授給了後人。跟竹馬的三、四代人積極自覺地擔負起了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歷史重任,一支男女參與,全民上陣的群眾表演隊伍已經形成,一批新的民間藝術的表演藝人正在湧現,跑竹馬這項民間藝術後繼有人,而且興旺發達。
數十年來,以馬腰村民為骨幹的李家山竹馬,每年都應邀赴縣城演出,獲得縣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普遍讚揚。在每條街道的演出場點上,場場喝彩,好評如潮,年年得獎。凡是看過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誇讚:“這個竹馬跑得帶勁有味功底深。”
願跑竹馬這項民間藝術與時俱進,藝苑爭輝,越跑越紅火,越跑越精彩,成為一項全縣全市乃至全省的傳統文化精品,成為一朵絢麗多姿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藝術奇葩,成為一種營養豐富的促進和諧小康的精神食糧。
民間遊戲匯總
民間遊戲是指流傳於廣大民眾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俗稱“玩耍”,主要流行於少年兒童中間和節日里成年人娛樂節目之中。
撞拐
頂頭
抵肩
擲仙
彈棋
跳大繩
彈玻珠
放風箏
騎竹馬
盪鞦韆
捉迷藏
鬥蟋蟀
跳房
跳百索
拔河
賽龍舟
摔跤
下土棋
扭秧歌
踩高蹺
跑竹馬
摺紙
打尜
打瓦
打鬼
足達熊
過家家
斗羊
鬥鴨
斗鳥
鬥鵪鶉
斗狗
斗蟻
鬥魚
鞭春牛
爬滑木
乍螂拋
賽瓜
乞巧
走月亮
冰嬉
台閣
舞龍
耍龍燈
解九連環
拼七巧板
挑急急令
斗拐
猴抱蛋
小雞趕火
穿白楞葉
拍煙牌
揣包兒
叫手勢
打鼻子眼
扣沙布袋
彈槐豆
堆寶塔
官打捉賊
跑驢
老漢推車
皮影戲
木偶戲
拉洋片兒
猜謎語
射覆
猜枚
繞口令
翻交交
九九消寒圖
抽陀螺
跳皮筋
田雞競走
邀人過河
滾鐵環
投繡球
丟花包
搶頭巾
老鷹抓小雞
穿針競走
穿花衣競走
接棍
瞎子跨欄
頂瓮競走
賽海馬
扯皮條
指星過月
摸瞎魚
跳年
割韭菜
老虎換山
掏個火
拉大鋸
重陽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