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宮遺址
山陝西省咸陽市的淳化縣的遺址
遺址總面積約600萬平方米。甘泉宮興廢年代待考。現存遺跡有城牆、大型建築夯土台基、陶窯等。南城牆長1948米,西城牆長890米,北城牆長1950米,東城牆長880米。城牆殘高不等,周長約為5668米,夯土築成。在遺址中心區現存有西漢的石熊、宋代的石鼓各1件。附近發現有五角形陶水管道、各種陶質建築材料及生活用具等。
甘泉宮是富麗豪華宮殿群的總稱,涼武帝村一帶是甘泉宮的主體建築所在,在此周圍還有許多附屬宮、觀、台建築,甘泉宮的規模僅次於長安未央宮,史書記載甘泉宮在漢武帝建元中增廣后“周回十九里一百二十步,有宮十二台十一”(《關中記》)。兩千年前的古宮殿,沿至今天,在遺址上能見到的是零散的建築台基和城牆殘跡,見到的遺物主要是建築材料,如鋪地磚、空心磚、子母磚、板瓦和筒瓦。石刻有漢代石熊、宋代題記石鼓。這些文物,是研究古宮殿的珍貴實物資料。
甘泉宮志
古代重視甘泉宮遺址,秦、漢兩朝在此營建宮室,是因為甘泉一帶在古代以地勢險要聞名。范雎《戰國策》中記述:“大王之國,北有甘泉,谷口。”甘泉山是屏障咸陽的前哨。秦始皇為了防禦侮,在甘泉宮遺址築林光宮,又從甘泉至內蒙九原修直道,以利軍備。甘泉宮遺址山高氣爽,是避暑勝地。而秦始皇到甘泉林光宮,不僅是為了避暑,更有威懾匈奴的安邊作用。
西漢時期,甘泉宮遺址的規模僅次於長安未央宮。史書記載甘泉宮在漢武帝建元中增廣后,“周回十九里一百二十步,有宮十二台十一”(《關中記》)。另有記載說甘泉宮遺址“宮殿樓觀略與建章相比,百官皆有邸舍”(《括地誌》)。宮的宏偉壯觀由此可見了。《漢書·郊祀志》記載漢代皇帝到甘泉宮:“高祖時五來,文帝二十六來,武帝二十六來,武帝七十五來,宣帝二十五來,初元元年以來亦二十來。”《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二十年(646年)曾到甘泉宮。秦漢下降至唐,帝王們往返於甘泉宮遺址,是因為有許多重大朝政決策安排在這裡進行,如朝見諸侯,宴飧外國使臣等,而防外侮,安邊始終是重要活動內容。
甘泉宮遺址當前地表保存多處大型夯土台基、西城城牆、西城門址、西漢石熊等,歷年來遺址本體及周圍發現多件石柱礎、石砌散水(暫名)、空心磚、瓦當(文字瓦當有甘林、衛、長生未央、長生無極、櫻桃轉舍等,其他有饕餮紋半瓦當、素麵半瓦當、葵紋、雲氣紋瓦當多種)以及圓形、五角形陶質排水管道、外粗細繩紋、內大小麻點紋筒瓦、板瓦、五銖銅錢等遺物。
2015年,陝西考古研究院的專家完成了甘泉宮遺址的勘探,發現圍繞一號、二號墩台(通天台)分佈的5處大型建築遺址以及多處遺跡現象,包含夯土基址150處、柱礎石177個、石砌基址6處、踩踏面4處、鵝卵石散水3處等。
本次考古勘探,目的是界定甘泉宮遺址的最遠四至,了解外牆外遺址的分佈與內涵。通過調查確定了同時期遺跡12處,包含陶窯遺跡兩處、夯土牆遺跡一處、墓葬封土或建築台基42座。其地表殘存秦漢時期陶片較多,目前觀察最早可到秦末漢初。
可喜的是外圍調查中,發現10餘件陶器戳印“雲市”、“雲亭”文字,進一步確證秦漢雲陽縣城位於甘泉宮遺址附近。
甘泉宮外牆外遺址的調查,不僅明確了甘泉宮遺址的最遠四至、牆外遺址分佈規律,證實了遺址範圍超過1000萬平米,也為探討秦直道與甘泉宮遺址的關係、山前宮殿建築的防洪設施等提供了有益線索。
漢武帝時修建的通天台被確認為眾多建築遺址圍繞的中心處一號、二號墩台,根據對二號墩台的考古工作,發現其為高約15米的三層夯土台基結構。底部平面長方形,南北長74米,東西殘寬57米,高2米至4米;中部近似方形,南北長40米,東西殘寬36米,高4米至6米;頂部近似方形,南北長21米,東西殘寬20米,高4米至5米。
在二號墩台(通天台)的三層台基上,共發現柱礎石18處,東側、北側發現曲尺形的石砌基址,給後人想象甚至重構漢武帝版“通天台”提供了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