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粱7號

豫粱7號

1986年,該品種參加河南省區域和預備試驗,平均畝產484.4公斤,比對照品種原雜10號增產10.8%。 1987年參加河南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04.2公斤,比對照原雜10號增產13.3%;1988年平均畝產516.4公斤,比對照品種原雜10號增產14.2%。 1989、1990年參加省高級生產試驗比對照品種原雜10號分別增產10.1%和12.0%。

百科名片


“豫粱7號”是河南省農科院糧作所高粱室利用新型細胞質雄性不育系配製而成,於1984年選育定型,是我國育成的新型細胞質高粱雜交種之一,對解決高粱生產長期利用單一細胞質可能帶來的毀滅性病害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品種1990年通過了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命名。

特徵特性


豫粱7號是一個高產、中桿、早熟、夏播雜交種。單株穗重108克、千粒重30克以上;葉片濃綠、半披、中散穗穗長約35-43厘米、二、三級分枝多,株高約180-200厘米左右,生育期90-95天,紅殼紅粒,角質率70%,出米率82.5%。該雜交種生長健壯,豐產潛力大,抗病、抗倒、易脫粒、耐旱、耐澇。子粒灌漿速度快,活稈成熟,不早衰。對絲黑穗病表現免疫。

產量表現


91年以來大面積試種,推廣近100萬畝,表現增產潛力大,綜合抗性強,平均畝產450-550公斤。高產田可達600公斤以上,試驗最高產量650 公斤。

品質分析


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測定,子粒品質優良,含蛋白質8.9%、澱粉74.0%,賴氨酸0.21%,單寧0.486%,米質優良,適口性好,適宜作食用、釀酒、秸桿飼料。

適宜地區及栽培要點


豫粱7號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河南各地均可種植,中上等肥力的地塊更能發揮其增產優勢。夏播種植,可以直播,也可以麥壟套種。適播期在河南直播為6月上旬,最遲不宜超過6月15日,麥壟套種為5月20日左右。播量1-1.5公斤/畝。種植方式可以等行距種植,以寬窄行為好,寬行行距70-100厘米,窄行行距30-50厘米,株距20-27厘米,每畝留苗6000-8000株,如能與低桿作物間作其經濟效果會更為顯著。追肥的關鍵時期是拔節期,可結合施肥澆水,生長期間注意防治蟲害。開花前以防治鑽心蟲蚜蟲為主,開花后以防治穗螟為主,可用呋喃丹撒心葉防治鑽心蟲,用樂果1000-2000倍液噴霧或拌毒土撒施防治蚜蟲,用“1605”乳劑、敵殺死1000倍液在開花末期和灌漿初期噴穗部防治穗螟,並及時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