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更夫的結果 展開
更夫
職業
更夫是指每天夜裡敲竹梆子或鑼的人。打更是古代民間的一種夜間報時制度,由此產生了一種巡夜的職業更夫,更夫也俗稱打更的。提醒人們現在是什麼時候(時間)。現在只有電影或電視里才有。有的地方有提醒人們防火、防盜的人,與更夫的工作類似。
“打更”的“更”讀gēng。
打更是古代民間夜間的一種定時報時的做法,類似於現在巡夜的工作。更夫通常兩人一組,一人手中拿鑼,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時兩人一搭一檔,邊走邊敲,“篤篤———咣咣”。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個時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時俗稱五更天,這時雞也叫了,天也快亮了。
打更時常說的話:”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鳴鑼通知,關好門窗,小心火燭!”;“寒潮來臨,關燈關門!”;“早睡早起,鍛煉身體!”……
在古鎮磁器口,每晚都有一著馬褂,提燈籠,持銅鑼的老者沿街鳴鑼。這就是打更的大概情景了.
打落更(即晚上七點)時,一慢一快,連打三次,聲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晚上九點),打一下又一下,連打多次,聲音如“咚!咚!”。“咚!咚!”;
打三更(晚上十一點)時,要一慢兩快,聲音如“咚!——咚!咚!”;
打四更(凌晨一點)時,要一慢三快,聲音如“咚——咚!咚!咚”;
打五更(凌晨三點)時,一慢四快,聲音如“咚——咚!咚!咚!咚!”。
總體來說是由慢到快,連打三趟便收更結束。但為什麼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時)呢?因為古代中國人民早睡早起,五更一過便開始起床做家務了,“一日之計在於晨”嘛,就連皇帝也在五更天便開始準備上朝了。另外,還有種說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時不宜驚動他們以免影響他們回不到陰間而在陽間為禍,當然,這是古代中國人民的封建迷信了。
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覺,而要守著滴漏(一種記時的東西)或燃香(也是計時的東西),才能掌握準確的時間。打更的職業雖然高尚,但似乎古代中國人民有時也常拿打更的開涮,有句俗話叫“打更人睡覺——做事不當事”就是明證。還有句話叫“落手打三更”,意思是一更天打成了三更天,指搞錯了。
打更的歷史源遠流長,起源於原始的巫術,主要起驅鬼的作用,那可是受人尊敬的巫師才有資格來打的,所以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保留了打更驅鬼的習俗。如著名的《紅樓夢》就有這樣一段描寫“晚上吳貴到家,已死在炕上。外面人人因那媳婦兒不妥當,便都說妖怪爬過牆吸精而死。於是老太太著急的了不得,替另派了好些人將寶玉的住房圍住,巡邏打更……”。
打更人中也不乏有名人物,如孫中山先生的父親就參曾經是打更的,可他卻培養出孫中山這樣傑出的人物。在孫中山南洋紀念館里,至今還保存著其父打更的物品,不由讓人引發多少打更的思緒.
在解放前,還算是個較為普遍的職業,一般城市都少有鐘錶,晚上的報時就幾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農村城鎮都有打更的。那時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娛樂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聽到更夫的打更聲,便知道了時間,按慣例該做什麼,人們都過著一種按部就班的平靜生活。打更也就成一門古老的職業。
解放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晚上的文化娛樂生活也大大豐富起來,鐘錶也已得到普及,人們掌握時間比打更可精確多了。自然而然的,打更這門古老職業也就逐漸消失了。但有些人仍然懷念打更時代那種平靜淡然的生活。每每聽到打更聲,就有時間流轉,景色依舊,物是人非的感覺。磁器口古鎮就是這樣一個保留了傳統打更文化的地方。聽說許多人更是慕名而來,專門夜遊磁器口,聽聽打更聲哩。
如今“出更”引申為出去上崗值班,已經不只限於晚上出動,但是用在(警察)兩人結伴巡邏的情況,依然很貼切。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群英會蔣干中計》有“來日四更造飯,五更開船”,“從巳時殺到未時”;施耐庵的《水滸傳》第一回“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三年三月三日一更三點,天子駕坐宸殿,受百官朝賀”;古代章回小說上常用午時三刻推出午門斬首”;魯迅的《阿Q正傳》中的“宣統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把搭連賣給趙白眼的這天———三更四點……”。這些時辰、更點和刻相當於現代的幾時和幾分呢?我們可以從古聖先賢創造的十二地支紀來推算。
十二地支紀一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
23時00分00秒至0時59分59秒為“子時”,
1時00分00秒至2時59分59秒為“丑時”,
3時00分00秒至4時59分59秒為“寅時”,
5時00分00秒至6時59分59秒為“卯時”,
7時00分00秒至8時59分59秒為“辰時”,
9時00分00秒至10時59分59秒為“巳時”,
11時00分00秒至12時59分59秒為“午時”,
13時00分00秒至14時59分59秒為“未時”,
15時00分00秒至16時59分59秒為“申時”,
17時00分00秒至18時59分59秒為“酉時”,
19時00分00秒至20時59分59秒為“戌時”,
21時00分00秒至22時59分59秒為“亥時”。
每個時辰為兩小時。
古代十二時辰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國人民“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名: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古代把晚上的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
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里的每點只佔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00分00秒至2時59分59秒做飯,3時00分00秒至4時59分59秒開船”。“五更三點”為五更的第三點,即3時48分00秒—4時11分59秒。“三更四點”為三更的第四點,即0時12分00秒—0時35分59秒。
古代中國人民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時”字表示。即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每一時刻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這十二時辰與現今計時法的關係是:子時是現時的23點00分00秒至0點59分59秒,……依此類推,亥時是現時的21點00分00秒至22點59分59秒。
《智取生辰綱》:“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時”,古時報時時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時。辰時就是上午的7點00分00秒至8點59分59秒。
這種方法是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個時段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
各時段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比如“夜半”相當於子時,就是23點00分00秒至0時59分59秒,“平旦”相當於寅時,就是3點00分00秒—4點59分59秒。
《孔雀東南飛》有這樣兩句詩:“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黃昏”就是19點00分00秒至20點59分59秒。“人定”指的是21點00分00秒至22時59分59秒。
這種計時法出現較晚,它是專用計夜間時間的。“更”與“點”是兩種計時單位。
先說“更”。古代中國人民把一夜分為五個時辰,夜裡的每個時辰被稱為“更”。一夜即為“五更”,每“更”為現今的兩個小時。
《祝福》結尾段寫道:“我被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炸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的時候。”這“五更將近的時候”,就是將近早上3點鐘的時候。
再說“點”。“點”是比“更”小的夜計時單位。“點”本來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形狀頗似小銅鐘。中間突起,兩邊有孔,孔可以穿上繩把“點”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古時習慣是報更時敲鐘鼓,報點時則擊打“點”,“點”便成為計時單位了。古時為計時準確的需要,又把每個“更”劃分為五個“點”。經推算可知,一“點”等於現今的二十四分鐘,五個“點”的時間正好是一“更”。
漏刻是古代的計時方法,“漏”是盛水計時器具,一般用銅製。把一晝夜分一百份,每份即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課文中出現的“漏刻”時間詞語已非本意,只要“更點”的代名詞而已。
古代使用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分。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3.2分。
《譚嗣同》中“時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這裡“漏”也是“更”的意思了。現代常用的“刻不容緩”“一時三刻”等詞語中的“刻”意思就更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