萩蘆溪
福建沿海中部主要河流之一
萩蘆溪,福建莆田市獨流入海主要河流之一。萩蘆溪上游有二源,西源出自仙游縣東北部山地(仙游縣游洋鄉馨角山);北源與永泰縣交界,流經庄邊鄉,於白沙鄉的寶陽匯合,再經白沙、萩蘆,接納三叉河,在江口鎮注入興化灣,流向台灣海峽,萩蘆溪河流短促,全長60公里。流域還包括仙游縣和福清市各一小部分,流域總面積709平方公里。
萩蘆溪,宋代南遷漢人即有水利開發,著名的南安陂、太平陂一直被沿用,灌溉兩岸田地。建國后流域興建中、小型水庫二十餘座,多為灌溉為主,結合防洪、發電、養殖,也為莆田城區供水。
太平陂
萩蘆溪,為縣內第二大河,河流短促,發源於仙游縣游洋鄉馨角山,經莆田市涵江區庄邊鎮、白沙鎮、萩蘆鎮,至江口流入興化灣。全長60公里,流域面積709平方公里,其中境內有662平方公里。宋代,在下游建有太平和南安二陂,1972年,在幹流上建外渡引水工程,控制405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徑流量:豐水年6.11億立方米,平水年3.74億立方米,枯水年2.05億立方米。
三叉河是萩蘆溪最大支流,發源於福清縣,全長26公里,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於江口匯入萩蘆溪,在中上游建有中型的東方紅水庫,控制62.3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
興化灣:在福清龍高半島與莆田埭頭半島所環抱的海域,北起江口橋,西至三江口,南至石城,南日島扼其要衝。
秋蘆溪大橋
秋蘆溪
本流域面積占莆田縣北部山地之大部,氣候溫暖潮濕,雨量充沛,最大降水區在新縣鄉與福清市交界處。中上游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1800毫米之間,多年平均徑流深都在850毫米以上。全年大於10毫米的降水日數,一般為42~48天。平水年徑流量約6.25億立方米;十年一遇乾旱年徑流量為3.68億立方米。
本流域地下水一般為裂隙潛水,局部地帶由於構造原因,可形成承壓水。單泉流量一般為0.002~0.744升/秒,年補給量約2000多萬立方米。
萩蘆溪上游植被覆蓋好,河流含沙量小,污染源少,水質較好。1971年,建“外渡引水工程”,把萩蘆溪水引入東圳水庫,年可補充水量約2億立方米。
建設中的福廈鐵路萩蘆溪特大橋
莆田縣水利建設歷史悠久。早在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萩蘆溪幹流興建南安陂,至宋嘉祐二年(1057年)在南安陂上遊興建太平陂。1950年,對這兩座古陂進行整修擴建。
太平陂
太平陂位於萩蘆溪上游萩蘆鄉崇林村蓮花石下,離城20公里。《興化府志》載:“太平陂,亦名太和陂,宋嘉祐間(1056~1063)知軍劉諤創,灌興教、延壽二里田七百頃”。“諤址石溪流堰為陂,深二丈、寬20丈,水色紺碧,流源演迤,乃作圳引而南注,圳沿山而行,皆用石砌理,遇山壑斷處,乃作砥柱聯駕石船而飛渡之,其勢盤折,蛇行二十餘里,及入境,乃分上下二圳,上圳得水七分以灌興教、延壽二里高仰田土,下圳得水三分,專灌興教里吳塘、漏頭等處平洋田地”。
宋紹定間(1228~1233)和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二次重修。清乾隆十三年(1748),道光二年(1822)重修上下圳渠道。
1951年,成立太平陂灌區管理委員會,分期整治,全面整修加固陂首,加高滾水壩,增加引水量,開挖南埔至劉庄渠道4.6公里,修水利建築物28座,增加灌溉面積0.4648萬畝(原灌溉面積0.8萬畝)。1957年,又挖支渠3條總長8.6公里,分渠11條總長13.5公里,修水利建築物35座,增加灌溉面積0.4353萬畝,總灌溉面積達1.5758萬畝。
1972年,外度引水工程通水后,渠道提高13米,擴大斷面8.55公里,新開渠道13.9公里,增建水利建築物130座,其中長400米石拱渡槽6座,灌溉面積增至2.3625萬畝。1976~1990年,太平陂渠道在原基礎上逐步實現石渠化,至1990年止,干支渠長41.95公里,附屬建築物245座,灌溉5個鄉鎮30個行政村,面積1.53萬畝,投工181.4萬工日,投資235萬元。
南安陂
南安陂位於萩蘆溪下游江口石獅泗壩自然村,離江口鎮5公里。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創建,舊名南灣上下洋陂,從溪循山作圳入溝,灌江口九里洋一帶。陂高1.5米,長342米,右側有進水閘1座,高2米、寬3米,有單孔排沙閘1座,渠長10.2公里,灌溉面積7000畝。紹興十五年(1145),縣丞王康功率眾重修。明正統七年(1442)陂壞,知縣劉璣率眾修復,將南灣上下洋陂重修為一,改名南安陂。民國時,陂身年久失修,滲漏不堪,民國31年(1942)當局以“有利軍事”為名,毀掉渠道,給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很大困難。
1950年,成立南安陂管理委員會,堵塞陂身漏洞,整修被毀渠道,恢復灌溉面積0.8萬畝。1955年1月對灌區進行全面擴建,抬高三十六埔渠道1米,新開雙魚山至普陀庵總乾渠1條,長1.25公里,開左右乾渠2條,左乾渠長2公里,直達新墩灘地,右乾渠長7.25公里,延至后郭灘地,又開挖支渠14條、分渠5條,總長22公里,毛渠200多條,修建大小水利建築物265座,至1956年2月竣工,灌溉江口、海星、新墩、李厝、前面、五星、東樓、西樓、石東、石西、新前、豐山、豐美、鰲山、后郭等15個村,增加灌溉面積5000畝,改提水灌溉為自流灌溉7600畝。1971年後,灌區面積達11686畝,比建國前的3000多畝,增加2。6倍。縣人民政府對南安陂不斷整修、配套、加固,左右乾渠和支渠總長29.5公里、毛渠49公里,建成大小建築物204座,有效灌溉面積達12842畝,抗旱標準從30天提高到80天,工程投工315.39萬工日,投資578萬元。
五、外渡引水工程
1958年,外渡引水工程、東圳水庫同時上馬,后因農田水利基建戰線太長,人力、物力、財力跟不上而下馬。
1971年3月,成立莆田縣外渡引水工程指揮部,縣革委會主任韓德厚任指揮,同年12月動工,以公社為單位分18個民工團,共8萬多勞力奮戰工地,於1972年7月1日建成通水。
外渡引水工程建有連拱壩1座,引水渠1條。引水渠平均流量3.92億立方米,豐年雨量可達6億立方米,連拱壩為石砌,位於白沙鎮龍西村龍洞,工程分兩期施工。
第一期工程,1971年12月動工,壩高設計15米,首期先砌10米,蓄水庫容160萬立方米,拱壩由6跨5個支墩、2個隔牆、2個重力擋水牆組成,壩長180米,其中溢流段長122.3米,迎水坡比1:0.2,傾斜度78°41′拱圈厚2米,拱軸半徑11.1米,弧長23.25米,圓心角120°,中心距21米,凈跨17.5米,支墩厚3.5米,頂長4米,底長23.5米,成梯形斷面;拱壩左側砌一條1×1.2米寬高輸水涵洞,回歸灌溉太平陂、南安陂灌區。工程由埭頭公社負責施工,投工18萬工日,投資20萬元,於1972年5月竣工。工程質量優良,造型美觀,為全省第一座連拱壩。
第二期工程,1977年9月動工,連拱壩加高5.1米,支墩加長8.5米,蓄水增加326萬立方米,總庫容達486萬立方米。連拱壩加高后,為消除水躍而引起的沖刷,在連拱壩下游42米處,增建二道壩1處,長102米,高4米,投工3.6萬工日,投資37.7萬元。
外渡引水渠全長32.5公里,渠道繞山經萩蘆、梧塘、西天尾、城郊等4個鄉鎮,至東圳水庫左岸溢洪道旁流入庫內,多年平均引水量6052萬立方米,增加東圳水庫來水量和補充南北洋水源之不足,沿途有大小建築物220座,其中單跨40米、長90米的石盤石拱渡槽;單跨23米、長32米的坑口石拱渡槽為較大工程。有進水閘1座,節水閘11座,引洪、排沙閘各1座,排洪涵洞1座,溢水堰3座,公路橋5座.還有人行橋、溢水堰、放水孔等。引水渠共投工645萬工日,投資921萬元,其中國家撥款210萬元。
東方紅水庫
東方紅水庫位於江口鎮官莊村,離江口鎮10公里,在福清與莆田交界的蒜溪上,工程由省水電廳勘測設計院設計,有主副壩兩段,粘土心牆壩,壩基中心有混凝土齒牆1道,壩高47.5米,頂長413米,頂寬6米,防浪牆高0.8米,迎水坡比為1:4、1∶25、1:1.6,背水坡比為1:1.7、1∶2.0、1∶1.2,用石塊干砌護坡。其中副壩高24米,長151米,迎水坡比為1∶3、1:2.7、1∶2.4,背水坡比為1:2、1∶2.5、1∶2,草皮護坡。庫容2120萬立方米,其中死庫容150萬立方米,屬中型水庫,庫內淹沒土地1514畝。主壩左側設鋼筋混凝土輸水涵洞1條,長171米,內徑1.5米,錐閥閘門啟閉,輸水量4.5立方米/秒;鋼筋混凝土圓形放水塔1座,高38.5米。溢洪道於副壩左側,劈坡建成,控制閘5孔,孔口5×6米,總長34米,閘墩厚1米,長16米,閘門為鋼筋網混凝土結構,控制閘下段連接兩段不同坡變陡坡,第一段寬34米,長63.39米,比降1∶20,基礎為堅硬岩石,第二段陡坡寬34米,長155。41米,基礎較差,為鋼絲混凝土結構。襯砌厚0.5米。
東方紅水庫1966年10月動工,1969年5月竣工,歷時2年7個月。由於福清塘邊軍墾農場缺水灌溉,在省水電廳支持下,經莆田、福清兩縣和駐軍三方協調,其工程投資、投工,除由部隊負責部分外,兩縣分別負責6成、4成。工程由5028部隊副師長任指揮,兩縣副縣長任副指揮,投工395萬工日,投資590萬元,其中軍隊60萬元。灌溉面積3萬畝,其中駐軍1萬畝。
鳳跡溪(三叉河)
位於縣境西南,全長31公里,流域面積83.7平方公里。福清境內長22公里,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發源於尖山南麓,經東張鎮的金芝和新厝鎮的鳳跡,穿過東方紅水庫,進入莆田縣境。在橋尾匯入萩蘆溪,是萩蘆溪的一條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