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繞城高速公路

北京市繞城高速公路

北京市繞城高速公路,簡稱“北京繞城高速”,又稱“北京繞城高速公路”,別名“北京六環路”,是中國北京市境內的高速公路線路,為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主要城市繞城線路。

北京市繞城高速公路全長187.6千米,2009年9月12日實現全線貫通。北京西六環高速路作為國慶60周年獻禮工程,隨著西六環的通車,全長187.6千米的北京六環路實現全線貫通。

規劃背景


2005年1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原交通部(今交通運輸部)頒布《中國高速公路網規劃》(“7918工程”),並規定了國家高速公路的主幹線、地區環線和支線的編號規則,並對國內若干重要城市進行了編號的指導,北京市繞城高速公路編號為[北京]G4501(“7918工程”時期,各省繞城高速公路國家高速網編號允許重複)。2013年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頒布《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北京市繞城高速公路規劃不變。2017年9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已併入市場監督管理部)頒布《公路路線標識規則和國道編號》(GB/T 917-2017,取代GB/T 917-2009),由於對城市環線的編號原規則存在編號跨省可重複利用所產生的管理和發布信息混亂的問題,本次修訂採用與聯絡線相一致的編號方式,對管理部門認定的繞城環線(含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管理部門認定可設置國家高速城市繞城環線的城市)進行梳理,按主線前進方向順序統一編號,其餘地級城市繞城環線為省級高速公路,北京市繞城高速公路編號為(全國統一編號的)“國家高速G4501”。

簡要介紹


概況

六環路全線封閉、全立交、雙向4至6車道,路基寬26至28.5米,設計時速為80至100公里。六環路連接了京承、京平高速等12條對外放射高速公路,以及國道101線、103線等北京區域內所有的放射線國道。

通車日期

北京市六環路
北京市六環路
西六環(良鄉—寨口段)2009年-09月-12日通車

線路簡介

北京六環路共穿越北京市內9個行政區,連接順義、通州、亦庄、大興、房山、門頭溝和昌平7個新城,是一條聯繫北京市郊區衛星城鎮和截流、疏導城市過境交通的重要環線高速公路,路線全長187.6公里。六環路屬於收費公路,與北京市的多條放射形高速和國道聯接,距市中心大約15-20公里。現在環路的交通狀況較以前好,但是隨著逐漸出現的大貨車互相超車現象,部分路段的通行能力亦下降了不少。在環境和地理上,六環路也起到了一個屏障作用,2009年10月1日起,“黃標車”,即尾氣排放不符合環保標準車輛不準進入六環路以內範圍。
六環路為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千米/小時,屬於收費公路。2009年9月12日,北京西六環高速路作為國慶60周年獻禮工程於當日通車,隨著西六環的通車,全長187.6千米的北京六環路實現全線貫通。
是北京市城市區域和郊縣區域的分界線,串聯起了北京近郊衛星城。
環路的交通狀況非常好,車流量經常暢通,但是有時候因為大貨車互相超車,可能導致小範圍內的交通不暢通狀況。

工程概括

西六環的良鄉到寨口段全長38.28千米,是六環路最後一段,也是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段,山區路段較多,連通房山、門頭溝、昌平和海淀地區。西六環道路的綠化、交通標識設置都已經結束,全線雙向4車道路面平整,已經具備了通車條件。西六環的通車也標誌著建設8年、總長187.6千米的北京六環路全環貫通運營。是國內最長的環城高速公路,總投資181億元。連接京承(大廣)高速(S11)(G45,酸棗嶺橋)、京開(大廣)高速(G106,雙源橋)、京津高速(S15,徐庄橋)、京平高速(S32,李天橋)、京禮高速(S3801,土城村西橋)、京哈高速(G1,施園橋)、京滬高速(G2,馬駒橋)、京台高速(G3,北野場橋)、京港澳高速(G4,房山梨園橋)、京昆高速(G5,大苑村橋)、京藏高速(G6,百葛橋)、京新高速(G7,樓自庄橋)、京沈路(G101,六元橋)、通燕高速(G102,三惠橋)、京塘路(G103,土橋新橋)、京福路(G104,南大紅門橋)、京澳路(G105,南大紅門橋)、阜石路(雙峪橋)、京廣路(G106,雙源橋)、京深路(G107,葫蘆垡橋)、京原路(G108,卧龍崗橋)、京拉路(G109,三家店橋)、京銀路G110,百葛橋)、京加路(G111,六元橋),六環路全環貫通運營,標誌著北京高速公路網架構基本建成,路網整體功能將得到較大提升。

發展規劃

六環路是一條連通北京遠近郊區衛星城鎮並與北京市所有放射線國道以及12條放射線高速路連接的重要環狀高速交通幹線。其中,途經房山、丰台、門頭溝、海淀的西六環,更是屬於北京西北貨運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六環路將充分發揮截流、疏導過境車流的作用,增強路網總體通行能力。
六環高速公路兩側總計402萬平方米的綠化帶,對汽車尾氣和雜訊能夠起到明顯的吸收、凈化作用,對北京市的環境非常有利。另外,到2020年,六環高速公路直接連接的昌平、順義、通州、亦庄、大興、房山、門頭溝等7個新城,人口規模將達400多萬人,相當於北京中心城規劃人口的一半。六環高速公路將成為這些新城相互連通的最重要通道,同時也為北京市產業的整體布局創造了更有利條件。據測算,六環路全環貫通運營后的20年內可量化的社會經濟效益,比如車輛節約行駛成本、旅客與貨物節約時間、交通事故率降低、沿線土地增值、項目投資對區域經濟的拉動、廣告收益、改善市區環境效益等,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將高達1844億元。

施工難度與環保


難度

西六環良鄉—寨口段全長38.28公里,為六環路最後一段,也是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段,山區路段較多,連通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和海淀區。

工程之最

總投資181億元的六環路是國內最長環狀高速,始建於1998年12月。

環境保護

六環路通車后,將充分發揮截流、疏導過境車流的作用,增強本市路網總體通行能力,同時大約可減少市區3%的汽車污染排放,路兩側總計402萬平方米的綠化帶,對汽車尾氣和雜訊也能夠起到明顯的吸收、凈化作用。

東六環改造


工程介紹

東六環改造工程隧道段採用分離式雙洞布置,每洞布置3條車道分為三層,上層為排煙通道、中間層為行車通道、下層為疏散救援通道。隧道段要連續下穿京津公路、通三鐵路、濱河路、北運河廣渠路、地鐵6號線、京秦鐵路、通胡路、減河、通燕高速、京榆舊線等,與12條道路、11條軌道、3條河道相交。工程預計2023年12月完工。2020年9月27日,中國國產當時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在湖南省長沙市下線,將用於北京東六環(北京市繞城高速公路東環)改造工程。

改造意義

東六環改造工程是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重點項目,是縫合城市空間,串聯宋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路縣故城遺址、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北京環球主題公園等多個功能中心,形成貫通歷史現狀未來、功能匯聚、集約高效的創新發展軸,是連通順義、大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的重要道路,對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務水平,促進京津冀區域交通一體化,構建綜合交通體系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