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窩鎮
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轄鎮
龍窩鎮,隸屬於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位於紫金縣東南部,距紫金縣城28公里,距汕湛高速紫金東出口13公里,東鄰五華縣,南接惠東縣,轄區總面積422平方千米。2020年,龍窩鎮常住人口為40783人。截至2020年6月,龍窩鎮下轄3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
龍窩鎮是廣東省定中心鎮,歷來是紫金縣南路各鎮的商貿和經濟中心。龍窩鎮人文底蘊深厚,歷史上曾湧現出詩人黃遷、花朝戲創始人之一黃亞亮等名人,有國家級非遺項目花朝戲、 廣東省級非遺項目木偶戲、浦米製作技藝以及縣級非遺項目龍舞、獅舞和嶂下七月十四田園節。龍窩鎮下轄的桂山村入選廣東省古村落名錄,境內有清嘉慶年間始設的“桂山文明書舍”、桂山石樓、龍窩天主堂、牌樓村節孝牌坊等文化遺跡。龍窩是革命老區,曾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地區之一,蔣中正、周恩來率軍東征駐龍窩圩,民國十六年(1927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曾在此會師。
2020年,龍窩鎮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1億元,農村人均年收入達16396元,完成稅收1954萬元。
龍窩鎮
1958年,建龍窩人民公社。
1983年度,社設區。
1986年冬,撤區建鎮。
2003年,撤銷洋頭鎮,併入龍窩鎮。
截至2020年6月,龍窩鎮下轄3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
龍窩鎮下轄地區 | ||||
龍窩社區 | 牌樓村 | 羅洞村 | 東坑村 | 竹徑村 |
梅園村 | 茶松村 | 紅星村 | 公柘村 | 黃洞村 |
慎田村 | 南奮村 | 寶洞村 | 公村村 | 琴星村 |
上坑村 | 雙下村 | 琴口村 | 光明村 | 連塘村 |
龍窩村 | 黃田村 | 洋頭村 | 慶豐村 | 桂山村 |
琴江村 | 彭坊村 | 琴南村 | 黃竹塘村 | 高坑村 |
禮坑村 | 嶂下村 | 五星村 | 官田村 | / |
龍窩鎮
龍窩鎮
龍窩鎮
2021年6月,紫金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截至2020年龍窩鎮常住人口為40783人。
龍窩鎮
據傳,約五百年前,該地剛建市集,有一客商投宿,嫌棄客棧骯髒,戲言“狗窩”,店主不悅,不給住宿。后客商改盲美稱“龍窩”,不得留狗。龍窩由此得名。
龍窩話屬梅縣客家方言體系,龍窩境內客家話分屬紫金客家方言紫城腔和南路腔。
● 花朝戲
花朝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源於紫金縣鄉村的“神朝”祭祀儀式,用客家話演唱,流行於廣東省東部客家地區。
花朝戲的傳統劇目題材多取自民間傳說,大都宣揚懲惡揚善、忠貞愛國、婚姻自由等積極主題。客家人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及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等人文觀念在花朝戲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花朝戲在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方面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花朝戲已於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紫金提線木偶戲
龍窩鎮
龍窩鎮
紫金提線木偶戲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俗風情,在傳統戲劇、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紫金提線木偶戲的劇本唱詞中,反映了地方社會文化的變遷,為研究客家地區社會發展提供重要重要佐證材料料。
桂山村
桂山村,廣東省古村落,原稱埔巷,約在1685年前出過舉人等有功名的讀書人,當地人認為該地出貴人,又因桂樹多,故改名為桂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客家古村落,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可耕可種,現村中居民以廖姓居多。
廖姓先祖來自中原河南,由於歷史原因,逐漸由黃河流域遷到江西、福建,后至廣東地區平遠,再遷至永安。桂山村廖氏開基始祖廖叔胤,墓碑所立時代為明朝萬曆年間。
桂山石樓
龍窩鎮
桂山石樓坐落於村中心位置,桂山石樓前後左右共130餘間房舍連成一片,是河源市從清代至民國時期保留最高、最龐大且基本完整,具有典型客家民居特點的古建築群。
1999年1月,桂山石樓被列為紫金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桂山石樓被公布為河源市第一批受保護古建築名單。2014年,桂山石樓被列為河源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